说起古代的贤君良臣,进入我们脑海里面的会有许多CP:比如秦孝公与商鞅,比如刘备与诸葛亮,比如乾隆与纪晓岚,当然不能忘记赫赫有名的另一对: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
魏征生前,曾数次搞得太宗下不来台,导致太宗有一次回到后宫恨恨地说:“我恨不得杀了这个乡巴佬!”以至于长孙皇后出来打圆场,说:“只因有您这样的好皇帝,他那样的臣子才敢说实话啊。”这才使唐太宗转怒为喜。当然,更著名的典故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留下了千古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你看,多么地相爱相杀:臣子竭诚进谏,皇帝虚心接纳。两人互相成就,给我们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但是,剧情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情形呢?根据河南大学郭灿金教授的一篇分析,我们得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太宗与魏征的互相成就,没有我们表面看起来的那样简单,它是双方小心翼翼、极力维持的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史料记载,在太宗之前,魏征有五个主人,最后一位就是玄武门事变的被害者——太子李建成。魏征在服务李建成期间,给太子出了一个主意——先下手为强,干掉李世民,以除后患。因为在那个时候,李世民日益坐大,对太子宝座形成了巨大威胁,但是最终得手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就把魏征绑过来,质问他:“为何离间我兄弟两人,还要杀掉我?”魏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说出了这么一句:“当日皇太子若听从我的劝告,哪会遭逢今日之祸?”怎么样,硬气吧?明显不怕这个新皇帝。那太宗呢?“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居然让魏征升官了。史书上说,太宗素来器重良才,更被魏征大无畏的耿直精神所感动,因此放过了魏征。如果就这样解释,那就没有戏剧性了。我们仔细想想,太宗放过魏征,有没有无法说出的原因呢?
我们来还原一个背景:李世民是杀死太子,逼迫高祖老爹退位才登上宝座的。那么李世民就要处理一件比杀兄夺位更复杂的事情:我是如何合情合理地成为皇帝的?解释不清,老百姓可是不认可的啊。魏征的出现,恰好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太子有杀心在先,我李世民可是为了自保,被逼无奈才动手的啊。魏征这个太子集团的骨干之人说出来的话,足够可信吧?老百姓,你们信了吧?所以让魏征活下来,比杀了他解心头之恨有更大的价值,而且还能让李世民留下“贤君”的名声。连这样一个人都能宽容,那是怎样的一个胸怀!反过来魏征这边,他也明白,自己的“忠贞”历史是不可能改变了,但他冒死进谏,就有可能获得一个“良臣”的美誉。他要通过自己这个工具,让太宗显得自己是一个贤君。这就与太宗有了一个“博弈”:臣进谏,君杀臣,两者双输;臣死谏,君不杀臣,双方都得美名,两者双赢。所以魏征说过一句话:“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你让我说,我才敢说,你要是不听我说,我怎么敢冒犯你呢。这背后的意思就是和李世民达成一个默契:我尽情地说,你尽量地忍。我说到最后,你忍到最后,咱俩都能成就美名。高明吧!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了。
但是,后来有了一个小反转: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发现,魏征把自己上谏的奏疏,都暗暗留下了副本,并且交给史官保存。李世民心中那是一个恨啊!想想看,魏征暗地里把那么多皇帝不足的方面都写出来,而其中一个主角竟然不能当场与魏征解释,不能一起互动演给观众们看,那皇帝不就是一个大大的昏君了?所以唐太宗盛怒之下,令人毁掉了自己给魏征题写的碑文。不过没多久,唐太宗就想明白了,没有魏征,自己一代明君的形象也就毁了。他们两人的个人恩怨,远远不及帝国的尊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就找了个机会,把魏征的墓碑给重修了。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理解了这个故事的深意,一点也不损害唐太宗的英明和魏征的聪明。我想说明的是,任何一种美德,都是相互成就的。任何一个人的美德,都是在允许这种美德绽放的环境里,才可以存续下来。所以,美德不是一个人的事,美德不只是内心的召唤,美德还是挑选环境和伙伴的智慧。
------文章内容来自罗胖325期《美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