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樊登老师讲解《王阳明哲学》这本书,听完后瞬间被折服了,是那种虽然没有完全听明白,但是比没听过这本书的混沌要好一点,因为之前有经常听说“致良知”,“知行合一”等,but听完这本书觉得自己理解太肤浅了,甚至这些含金量如此高的概念在脑子里都不是很清楚,天哪!我竟然就介么稀里糊涂的过来了。
听完这本书后除了被折服,还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道行太浅,直接说自己肤浅可能更合适,真是尴尬,感觉自己太渺小了。
王阳明是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的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学的核心思想,那么它们到底是啥?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知行合一”:是“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的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
比如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那么如何用到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家里干家务比如洗洗碗,扫扫地,给爸妈揉肩捶背等,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而若是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比如习惯性对父母大吼大叫,与兄弟斤斤计较,这就不是真知,也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因为知行合一的前提是真知,就是知道孝顺父母,并且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实践在对待父母和兄弟的行为上。
比如我们都知道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本钱,锻炼身体是正确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的良知,那么表现到实际行动中,可以是经常户外运动比如跑步,打球等,或者去健身房健身,去游泳馆游泳等通过多种方式来锻炼自己,提高身体素质,这是“健康”的知行合一。
现代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如果用“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来解释,那就是懂得很多道理却没有真正去实践行动的就不叫真正的懂得,又谈何过好这一生呢?
这本书提到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真我”,一个是“假我”,王阳明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谓人欲就是私欲习气,假我,已渐渐向良知之说靠拢。
王阳明在濒临生死,百折千难中大悟之后,犹如经历了一场大病,元气初复,于是开始静坐,类似于冥想打坐之类,主要是去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这个修炼起来真不是很容易,本宝宝打坐6个多月以来,目前在冥想修炼的过程中总是心存杂念,简单的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之间这个良知开启了,然而“致”的行动并非那么简单。所以接下来还是需要持续不断刻意练习。
“己”分为“真己”和“躯壳之己”,“克己”是指躯壳的“己”,即自己的身体,“为己”是“真己”即人心。“身”和“心”不是对立的,所谓“克己”不是不让自己不吃美食,不听音乐,不看帅哥美女,不嗅好闻的气味等,而是不可“随躯壳起念,通俗的打个比方,晚上快睡觉了,但是嘴贪吃想再吃一个冰淇淋然后睡觉,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克己”,戒贪吃。
“真己”与“躯壳之己”是主从关系,没有“真己”做主宰,躯壳便只是个行尸走肉,若是有“真己”做主宰,躯壳变成了“真己”的具体表现,即身心合二为一。
知行合二为一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其实说句实在话,要做到“知行合一”,说起来挺简单,做起来真不是那么容易。
为什么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
我的理解是知道很容易,花的时间也比较短,但是做到很难,难的是“做到”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实践检验这个“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再进行调整再继续“行动”,从而才能把“知道”的道理进行内化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方可提升自己的认知,获得进步成长。
但正因为难且正确才更有价值,如果特别简单,大部分人都能轻而易举的拿下它,那或许意义并不是很大。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