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gǔ,古代乐师]”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古代学校就是为了培养忠于帝王的辅臣,科举则是给每个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1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学校里开始普遍推行。
在我国,1903年的学堂里设置了“学监”,以后,设置过“管理员”、“主任教员”、“训育主任”等,而且,也不是每个班都设置一个专人进行管理,有时是一个年级设置一个人。1938年之后,我国的学校改为导师制,每个班级或每个年级设一名班导师或级导师。与此同时,在苏区和解放区的学校内,实行了级任制或班主任制。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各国普遍采用了班级授课制。前苏联在30年代就有了班主任,卫国战争之后,正式颁布了《班主任服务规程》,确立了班主任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在教育上主要学习前苏联的理论,将原来的级任制或导师制一律改成了班主任制。195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明确规定,“中学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在各班教员中选聘,教导主任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科教员,指学生生活和学习……”从此,班主任制及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就在我国被正式确定下来。现代的班主任制产生于班级授课制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因为这样的教育形式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为机器大生产培养所需的人才。
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后,出现了专门管理学生的专职人员。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班内学生年龄相同,教材相同,人数固定,教师按固定的课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班级就是个小社会,是个集体,而不是团队。仔细想想,和古代帝国建制一样,有皇帝(老师),有内阁(班委),有官史(队长、组长、课代表),实则为了提早锻炼学生们尽早适应社会结构管理体系。
说了半天,其实现代学校的真相就是为了大批量的生产合格的工人或职员,按时作息、出勤、工作,这些人都像《黑客帝国》里的人物一样在沉睡着。
虽然很多人都在努力读书,想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只是社会中的一粒小小的电池,无论怎么努力工作只是为了尽快放电。还是有一部分人发现了学校的真相,这些人跳出了常规的思维,于是他们成为了老板,销售电池!所以,如果不当老板,至少也要做充电电池,每天不断学习,被利用价值还多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