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我作为自由创意人参加一个篮球活动项目,认识了一个很潮的老板。他也四十几了,染着金发,穿着90后的灯笼裤,口头禅就是“建个群吧”。于是,我就“破处”地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群。
初体验还是挺新鲜的,群里面有好几位大侠,那时候更流行语音,我也把我的朋友加进去,大家聊着比稿项目,讨论得十分热烈。微信工作群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会议室,特点就是迅速、及时、图文并茂,以及调情打屁。
即使是坐在马桶上,或是在床上、在车上,你都可以收到最新结果,并参与讨论。哪怕你是在车震、马震,你还是可以拿起手机,参与到微信工作群,捕捉最新动态。
微信群大法好,“Bravo~”
1年前
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再对它有任何好感。人生的第一个微信工作群早已烟消云散,初玩工作群的怦然心动早已不在。
而拿起手机,里面就有公司大群,公司小群,还有5、6个客户群。我在一家Digital广告公司做新媒体营销。除了公司群不停闪烁,你不得不去看去听,客户群的闪烁,更是需要仔细聆听,小心回复。
有些客户群里面有十几个客户,公司群里呢,也有所有的同事。因为人一多,说话就要很小心,万一说错了大家都会看到。就如同在一个大会议室里几十人开会,为了明哲保身,大家往往倾向于认同大老板的意见,各种发言也不外乎大老板意见的二次翻译,以及创意性的翻译大老板的意见。
公司老板喜欢汪峰的歌《千百个黎明》,于是公司群就会在千百个黎明闪烁。然后所有的工作群,都会在深夜,在吃饭的时候,在每个意想不到的瞬间聊起来。
尤其是在周末。
当时有个Fashion品牌客户,群里聊的也是英语。记得我在家里,准备洗澡的时候,开聊了。然后我聊了几句,去洗澡。因为工作群在聊天,我也没心思洗澡,洗完我一看记录已经是几百条了。其中有个90后对接人,她在周末没有工作的习惯。于是,我只好代她回客户的意见。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2次。某一次,我们公司群在聊工作,结果,一个小伙伴在北欧旅游,她正在看极光,她也忽然参与进来。原来她在旅游时居然还开着工作群。
还有一次,我在公司大群骂另一个同事,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来只是两人之间可能有些小矛盾,经过公司大群的放大,就好像拿着扩音器在骂人一样。然后所有同事听到的反应,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囚徒,惊呆了。
搞得我现在都很想说对不起。
1天前
现在我换了一家公司。如今因为工作并不像Social广告那么需要捕捉动态,所以我的工作群不多。而且周末聊工作的现象比较少。(要不然我敢写这篇文章?)
并不是说前面那家公司不好,可能是因为…老板还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我是属于喜欢背后伤人但表面也伤人那种,就是我绝不会表里不一,我会当面、当着很多人,也指着对方的鼻子说:“我不喜欢你。”
这已经成了我的口头禅。甚至,某次我对着警察说:“我不喜欢你。”我知道我这种水瓶座的个性,很糟糕。
言归正传,其实很多人加入工作群,在黄昏、黎明、深夜、洗澡的时候,参与聊天,并没有意识到微信工作群在悄悄的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包括甲方、乙方,老板和下属,在我们假装热情似火的聊工作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在非工作时间,殚精竭虑的开会群聊,这是占用了休息时间,可能违反《劳动法》。
据说,在法国新劳动法,雇主禁止下班后给下属发邮件或打电话。
其实我觉得邮件还算人性,如果在车震的时候,发现手机也在震,甲方在群里发飙了,那可能真的不太人性化。
但在阳光灿烂的周末,惬意的醒来,然后同时观看近十个工作群的聊天记录,还不如让我返回昨夜的恶梦更好。
最近听到一个大好消息,我国正酝酿出台4天半工作制。比起我爹娘从前的6天、7天工作制,我真的是太幸运了。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这种好事情都被我赶上了。
然并卵,你还有微信工作群。以及千百个黎明,你都会在工作群里开会。
我不仅忧伤的想起,我最初工作的时候,很多人连手机都还没有,下了班基本上就消失在行色匆匆的人群里,老板也找不到你的踪影。
从前
没有工作群的时候,我们在聊什么?
从前慢,
只有张震马震,
没有手机震。
没有公司群和客户群。
大家都放鸽子。
偶尔用用电话。
BB机拷过来,
你没回,人家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