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上特别懒散的我,口头上非常自责。
以前知道很多事不好,也懒得去改。
现在听到的都是张口闭口的佛系,随缘,顺其自然。他们管这叫顺从内心,我管这叫未老先衰,借口罢了。这个世界是没有百变的人生,只有存在虚度的人生。丧过2017,所以别在一边耍赖式的一边躁作,一边说养生。一边不努力,一边却又在抱怨什么都得不到。顺其自然。
尽管活到一个年纪,你已经不再相信风平浪静的人生能出现突变,心里的小鹿要么已经撞死了,要么就是也懒得弹动。但是你还是每逢新的一个月就会发朋友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请对我好点。
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别说什么都不想要。竭尽所能,是你做了所有,得不到,才有资格说一句自己不需要了。
或许,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心理,每到一段时机需要得到回应。但是相对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或者一段感情,却往往因为在一定时期得不到相对的回应而自疑。为什么自疑呢?其实不是怕做错,而是怕做了过多无为的事,因为我们都太注重“价值”。我们都想一步就到位,过多的无为,却看不起那可怜的“回应”或是报酬,心生不值,便不肯竭尽所能的去做。
陈道明说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也许这无为之事,正是是用心的体现。而这用心的表现,往往体现在你做的无为之事上。
曾听一个先生说过:我有女朋友,但是没有爱情。如果爱情里既没有关心这无为的事,也没有幸福。只有互相牵绊跌跌撞撞地前行,倒不如洒脱地单身。爱情里若没有那无为的付出,只怕到头来被感动的只有自己。
人便是这样,太容易感动自己。回想起在校时光,临近考试,通宵达旦,要么复习个一两天都是凌晨二、三点休息,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自己为自己感动了。
若平时的认真是无为之事,临考试的抱佛脚是有为之事。等真的到考试的时候,却印证了那句老师的话:“告诉你们考试我会给你们画范围,考试范围有多大?宇宙一样大”。“你们尽管抱佛脚复习。考到算我输”。最后的结局是看到的没考到,考到的却没看到。自己却感动自己那几天的通宵,熬夜。
换个角度,倘若关心和幸福是无为之事。但是你却不坚持的做着无为的事,只有那斤斤计较的心。计算着价值,最后觉得不值。结局是放弃。告诉自己顺其自然吧。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竭尽所能。
竭尽所能,往回推,便是做过所有,所有便包含了无为之事。无为之事便是用心的体现。对待一件事,或者一段感情,或者一位你喜欢的姑娘请你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