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29日,这是简书100天日更计划的倒数第3篇。
昨天,我们话题聊了赚钱的话题(没事,还是多赚钱,因为生活很贵),在其中,我们讲到了一个观点,关于贫穷,借用薛兆丰老师的观点,贫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当前的财务状况没什么钱没,而能力和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尺度,所以我们很正常的会感到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年轻,还没有到获取资本财富的年级。但是我们可以不穷,穷代表着的是穷尽了,没有希望了。试想想,我们年轻人多少是又贫又穷的人,又有多少是贫而不穷的呢?在《奇葩说》的节目上,薛兆丰举了詹青云的例子,青云为了攻读一个哈佛的学位,借了一百多万。从财务状态来说,她欠了一百多万是贫,但是她不穷,因为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年轻的时候,懂得花钱投资自己,换取未来长线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要再说自己穷,我们只是贫,没有钱,但是我们对未来是满怀希望对。说到穷这个话题,可能在我们身边都会回响着这两个词,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大抵很多公众号都在推崇富人思维,贬低穷人思维。但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两个词汇,一方面是它们带有严重的阶级划分,把人分成了富人和穷人,但两者之所以有思维方式的区别,很可能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他们贫,缺钱,思维方式不应该成为背锅侠。另外 一方面,这两个词汇并不精准,富有的人难道就没有穷人思维吗,不见得吧?贫穷的人难道就没有富人思维吗?不见得吧?我们看到多少中国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供孩子上学读书,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所以,更精准的表达应该是富裕思维和稀缺思维。
最近在得到 APP上,听罗胖讲了《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战列舰“大和号”的故事。当时的“大和号”可谓是海上的巨兽,可以抵御当时绝大多数的炮弹和鱼雷攻击,排水量甚至比现在一般的航母还要大,但是后来故事很悲催,在太平洋战争中,花费巨资的“大和号”非但长时间没有参战,而且到最后参战的时候,也被迅速击沉了。我们从历史上看总会觉得日本人建“大和号”愚蠢又盲目,但是当我们回到历史中去,我们会看到这并不是日本人一厢情愿的妄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当时,质量取胜的大和号的造价相当于1.5艘美国的战列舰,而且美国的航母在对战大和号这种战列舰并不具备优势,所以当时日本建“大和号”是他们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理性的最优解,但是为什么后来“大和号”没有派上用场呢。总结起来就是一句流行的话,贫穷限制了日本人的想象。当时的日本没有意识到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也没有认识到太平洋战争的全貌,更重要的是没有看到航母的巨大潜力。(具体可以到得到 APP罗辑思维654期)
在这里为什么要取太平洋战争的故事呢?因为思维方式的差距大到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小到影响每个个体。正如猎豹移动CEO傅盛说: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根本是思维。
今天,我们来认真剖析一下到底什么是富裕思维,什么是稀缺思维。
在很多公众号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穷人思维的描述是他们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关注的也都是眼前的钱,不愿意花钱对自己做一个长期的投资。但是,当我们把这一层说法再往里面挖一层的时候,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形式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带来的结果。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很容易就会养成这样思维方式,因为他们是真的缺钱,很多时候是迫于生计,没办法的事。所以他们是在钱这个资源上的稀缺,当我们在苛责这种思维时,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很难想象他们的设身处地是如何?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一样,带来的思考方式也就会不一样。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生一直是处于困难模式也有。幸运者偏见会让我们只看到大抵成功的人,很少让我们看到那些失败的人去哪里呢?
在《稀缺》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人的大脑好像一台电脑。因为机能有限,它会把更多的内存用于处理优先级更高的问题,代价就是挤占其他程序需要的资源。而对于穷人来说,缺钱无疑就是他们面对生活优先级最高的问题,当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省钱上时,就会拼命的用放大镜去寻找省钱的机会,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个恶性循环会不断俘获大脑的机能,降低我们的大脑容量,从而降低我们的智商,以致于我们很容易就会其他问题上因短视而犯傻。在这个过程中,稀缺会带来一正一反的效果,正的方面是说它会让我们专注于紧急的重要事情上,反的方面说的是会让我们的视野局限在非常小的范围里,从而忽略了其他的东西。就像我们看那些杂技表演,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上看,两只手怎么可以这么快不断的接球,抛球,但是玩杂耍的人看到的只是那颗即将落下来的球,然后把它接住。
之前看《人民的名义》里面有一句台词让我很触动,就是贪官赵德汉从每一笔经受的款项中榨取钱财,全部换成现金摆在别墅中,整整一墙,连冰箱也都塞满了。在事情败露被抓的时候,在检察官面前痛哭说的那番话,
我一分钱都没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很穷,穷怕了……
穷怕了,表面上说的是因为没有钱,受过了没钱的痛苦,但是更重要的是心穷了,这才是真正的可怕。内心的匮乏感是再多金钱也无法填平的。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他们是有他们内心的富足感的。这种富足感也就早就今天我们所说的富裕思维,他们更多会考虑自己为什么要付出,而非付出之后需要多少的回报,因为付出本身加载在身上的成长就是一种回报。所以当具备富裕思维的人看到机会来临时,他们不会过多考虑担忧自己是否能够得到,而是马上去开展行动,努力去抓住机会。对他们来说,千万不要让我们抓住机会,一旦我抓住了,我拼了命也会抓住。
贫穷,可怕的不是贫,而是穷,尤其是心穷,因为心穷,我们会拒绝成长,自然也就不会投资自己;因为心穷,我们就会形成管窥效应,从而看不到更长远的未来;因为心穷,我们会不自觉的向外去索取。心理学大师卡伦·霍尼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我们想要告别稀缺思维,我们必须首先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诚实的面对自己,了解自己的舒适区在哪里,哪些又是自己不擅长的,优势在哪里,哪些短处又是可以提升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去突破自己的心牢,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