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观赏》无疑是喜欢西方美术史但又并非专门人士的入门必读范本。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所体现的创作理念就是如此。它不是一套一套理论的生搬硬套,而是以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让你在同一主题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讲解比较中,形成成熟的绘画观赏理念。
作品开头就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画这幅画?”的确,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使我们透过画作,深层次地理解作品。
但是,除了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还有其它什么有用的观赏方法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观赏绘画的第二个方法是了解作品传达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画作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作画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特点,因此,从社会生活、社会特点反推,我们亦能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及创作意图。
观赏绘画的第三个方法,是看作品是否写实。但由于不同画作的追求各有不同,我们不能单单以作品是否写实来评判一副作品的好坏。有些作品追求事件的完整表达,有些作品追求画作的精致及人物的丰满,但不论哪种,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绘画观赏的第四种方法,是考虑它的构图设计,也就是看它如何使用颜色、如何运用形状等等。对构图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让我们看到艺术家为了达到他所追求的效果运用了哪些方法。而学会识别画家为达到特殊效果而创造的种种方法,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些画为什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分析绘画形式,常常能提高我们对作品的鉴赏力。
初步介绍了四种观赏绘画的方法之后,作者又紧接着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作者笔下各种类型画作的画法。同一类事物通过不同作者的不同表现方法后的表现效果是极其不同的,甚至,有些作者会脱离现实的绘画对象,融入自己的想象,以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及理念。
此外,书中还讨论了传承这个每个作画者都绕不开的问题。利希滕斯坦曾经说过:“我公开嘲弄的东西,正是我热爱的东西。”艺术家不可能凭空创造,他们的创作经常受别的艺术家和过去传统的启发。因此,即使是被划入背叛某个传统的行列,画家也仍然表现出对那个传统的依赖。
除了前面介绍的四种绘画观赏的方法,作者紧接着又提出了风格分析法这一概念。与前面介绍的方法不同,风格分析不需要考虑作品的主题或技法,而只考虑纯粹的形式概念。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作者引用了海因里希·沃尔弗林在本世纪初对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和巴罗克时期艺术作了多年研究之后的提出若干原则。
沃尔弗林提出的第一对概念是“线型风格”和“非线型风格”。所谓“线型风格”(文艺复兴盛期艺术)是指所有人物以及人物形象范围内和范围外的一切重要物体都用线条清楚画出,画中每一个实体都有明确的边界,都表现得十分清楚。每一个人物都平等着力,都像塑像一般分明醒目。“非线性风格”(巴罗克时期艺术)画里的人物则并非如此。他们不是平等着力,而是彼此交融。明亮的光线从一个方向射过来,把有些东西照亮,另外一些照不到的显得黯淡。在黯淡的地方,轮廓消失了,画家用画笔把单个的成分连接在一起,而不像文艺复兴盛期时一样加以区分。
接下来的一对概念是“平行布局”和“退缩布局”。“平行布局”(文艺复兴盛期艺术)的意思是绘画中的所有部分都安排在与该画表面平行的若干个平面上。“退缩布局”(巴罗克时期艺术)则是人物与画面形成角度,并向景深退缩,由此而主宰构图。
再接下来的概念是“封闭结构”和“开放结构”。文艺复兴绘画的“封闭结构”把所有人物都放在一幅画的框架之内,构图的基础是横线条和直线条,与画框的形状呼应,也适合于画框所确立的形式。而在巴罗克式的“开放结构”中,强劲的对角线与横平竖直的画框形成反差。对角线不仅体现在绘画表面,而且向后伸展向远方。人物形象不被局限于画框内,而是在边缘被切断。这让人感到空间是无限的,它流出了绘画的边框。这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构图,它隐含着运动,并有瞬间的效果,与文艺复兴绘画的平稳恬静正好相反。
最后一对术语是“多重性”(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和“统一性”(巴罗克时期艺术),这一对概念最能体现出相对性,因为所有名师巨作都必须这样地或那样地“统一”,而沃尔弗林在这里说的意思是:文艺复兴绘画明显地分成许多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如雕塑群像般自成一团,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独特色彩;而巴罗克绘画更加具有一以贯之的“统一性”,主要用直射的强光来做到这一点。所有的单元都融合为一,其中没有一个可以被分离开。色彩交替混杂,而其明暗则主要取决与光线的照射。
沃尔弗林提出的此类范畴,其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客观性。尽管它们在提出时是针对文艺复兴和巴罗克艺术特点的,但有效应用的范围要广泛得多。通过运用这些不带主观色彩的分析范畴,常能让我们眼光敏锐,有助于明了作品的结构。
另外,有一些画作中还包含隐喻。通过对画中事物象征的理解,我们也能更好的赏析作品。
最后,书中所提方法都是简练而实用的,但若想真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实践必不可少。掌握了这些艺术观赏方法并不断训练,我们就能够在艺术鉴赏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