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三个半月的网课终于告一段落。因为疫情,我无法回到美国继续上课,在家里白天赶作业,晚上熬夜上课。陷入每天网课的恶性循环,起早贪黑,Zoom卡顿和闪退也是家常便饭。这一学期真的很难,但庆幸的是,疫情让我对大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得以体会到大学真正带给了自己什么。
1
大概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朋友迈克联系到我,当我和他吐槽在国内上网课的感受,他问我想不想把我的经历写下来,刊登在他们的网站上。我说好啊(当时答应的多爽快,我就拖延的有多厉害。)因为学校事情实在太多,我十月份才开始动笔写,还好学期没结束,大家还会关心这个话题。
这学期在上市场干扰(Market Disruption)这节课的时候,每个周三Bergman教授都会邀请一位校友线上分享经验。我记得一次有个同学问学姐,你觉得在学校上的哪节课对以后的工作很有用处。我们都打起精神,想要知道这节“有用”的课到底是什么。学姐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还真没想到是哪节课。
村上春树说过,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
所以,学校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再到现在的大学,研究生。即将结束四年的留学生活,想聊聊大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2
上了大学意识到的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是给自己学的。我们从小为了爸妈,为了有脸面,为了老师的赏识,为了考个好学校,我们拼命努力,考出好成绩。可是到了大学以后,我发现这些都没有那么重要了。与此相比,我发现更重要的是,自己想要怎么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能交到知心的朋友,骄傲的时候能提醒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扶我一把;能结识可能会影响你很久的恩师,在我迷茫的时候总会耐心地指导我;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哪个专业不试试怎么知道;参加各种社团,而不是只受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有一次不管输赢都愿意去拼一拼的机会……我们都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要在大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什么。
大二上的一节组织行为学课,一次上课,Cruz教授说给我们机会随便问,有位同学问教授,你是怎么决定做一位管理学教授的呢?我记得教授说,因为我喜欢,跟你们讲啊,你们要知道,上大学是为了探索你喜欢的领域,很多学生没有抓住机会,等到了毕业才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教授的回答很简单,但好像戳中了在座很多同学的内心。
前两天我和文学教授Siebert聊印第安电影课的论文,教授问我说,我还没见过哪个学生像你这样认真学印第安电影,能和我聊聊你对这节课是什么感受吗?我回答说,教授,您还记得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你安慰我说,即便没法和大家同步上课、参与讨论,只要你感兴趣,主动去了解,你的收获不会少。我觉得我好像当时听进去了你的建议,印第安文化真的很有意思,他们有太多值得我去学习和了解的地方……
无法同步上课,平时也见不到同学和教授,好像在这节课里我是孤军奋战。我刚选上这门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一节文学课啊,文学课最大的乐趣在于课上讨论,可是这学期,我是没这机会了。可正是因为我自己主动的学习,有问题就zoom和教授探讨,尽管我没有亲自参与一节课,可我觉得自己一直就在课上,只是用一种叫自学的方式进行下去。
3
其实我们每天都有在自学,只是还在上学的年纪,主要是老师带着我们学,培养我们自己学的能力,我们实际自学的机会比较少。可是我们要知道,等离开了校园,我们会迎接一段全新的生活状态。我们新入职场,我们初入社会,这些难道都不需要学习吗?为什么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一开播这么受年轻人的欢迎?因为离开了校园,我们很少有再次回到教室里的机会和在老师的辅导下系统的学习过程了。这时候,我们能够抓住的,就是我们的自学能力。所以,如果我们能在毕业以后,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自学能力,我觉得这就是学校给我们的一个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再次回顾那位学姐所说的,没想到哪节课对她工作以后很有用处的时候,其实不是真的没有,而是学校在培养我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在训练我们的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我们常常容易忽视。不管我们学哪个专业,很多的技能是相通的。你觉得一篇论文,只是在考察你的专业知识吗?不是的,更多的在于你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有说服力的表达出来。怎样寻找研究方向?怎样借助别人的研究支撑自己的观点?怎样对研究题目进行自我分析和解读?怎样表达才能让别人理解你的研究?这些都在考验你如何去运用你的综合能力。一篇论文都在反复训练这些技能,难怪学姐会想不到具体是哪节课。因为你选的每节课都有它的用武之处。
所以,学校到底教会我们什么?学校教给我们如何拥有自学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村上春树所说的,“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