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没有好坏,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你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主要是心中大象的负面情绪反应造成的。
今天用黄金思维圈来看看这本“21世纪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心理学家”之作吧!
首先就标题,我们来看看作者眼中的“大象”和“骑象人”。海特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桀骜不驯的大象,一半又是理性的骑象人。桀骜不驯的大象指的是人内心的自动化系统,包括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等;理性的骑象人则是能进行各种理性思考,提出理性要求,但又无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
当内心大象遇到坏事时,其反应比遇见好事反应更强烈,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遇见坏事的反应更有生存优势,可是它的副面影响就是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放大负面情绪,让我们感到不幸福。所以,如果骑象人能够正确引导大象的话,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那具体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切身感受我们对于幸福的感知。具体表现则为,我们要对现状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这个判断是将现状和已经适应的条件做对比,看感受更好还是更坏,而非和过去的条件作对比。那什么是“已经适应的条件”呢?“适应”其实是神经元的一种特性,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神经细胞会逐渐“习惯”,对已经适应的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再之,现代科学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金钱、权利、地位等身外之物确实受到“适应原则”的影响,不会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就如佛陀所言,放下身外之物,向内求。事实真是这样吗?
就佛陀所言,后现代科学又发现其观点不够全面,因为确实有少数身外之物能够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值得我们追求。例如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感到幸福快乐,而快乐的人又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也是值得追求的身外之物,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全力以赴投入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就如花不脱女神说的“阶段性,集中力量,打硬仗”。
除了上面提到的适应原则,内心的大象在感受幸福的同时还遵循着进展的原则,即为朝着目标前进比达到目标来得快乐。每当内心的大象做对一件事情时,大脑会分泌带来快乐的多巴胺物质,但这样的满足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我们只有在向目标一步步前行的过程中,才会持续不断地感到幸福与满足。
最后,学会在生活中忙里偷闲吧,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风景无数”,大自然总能够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全新理解。
作者:乔纳森·海特,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被人们称为“21世纪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心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如何在组织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