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写作,充盈的真空——读《完美的真空》

因为出身的原因,莱姆往往被视为一名科幻小说作家。但是通过阅读《完美的真空》(为了避免与同名文章《完美的真空》混淆,涉及书名的时候,都会用作品、本书代替。直接出现的《完美的真空》,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是指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这本书,会发现“科幻小说家”这个头衔完全不能准确描述莱姆在写作上的伟大创举。起码就这本《完美的真空》来看,它不仅仅是扩展了科幻小说的边界,更是扩展了整个虚构文学写作的边界。甚至可以过分的说一句,这本书甚至对于现在的文学理论都是强烈的冲击。

在进一步讨论本书的内容的时候,必须要指出一个因为翻译而出现的有趣问题。在《完美的真空》这篇文章中,题头的出版单位是“华沙·读者版”。而当大陆读者阅读的时候,《完美的真空》这篇评论所针对的,包括“《鲁滨逊家族》,《虚无,又名后果》、《不可能的生命》、《文明算作错误》,《宇宙创始新论》……”等作品——叫做《完美的真空》——的书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批评的对象不是商务印书馆版,而是现实世界的“北京·商务印书馆版”。这个问题是因为翻译导致的,同时也是因为《完美的真空》这篇文章试图成为“元小说(作品)”的企图,所造成的扭曲。同时,也是因为有了这篇文章之后,本书就变得不再完美了。因为有一篇文章所评论的,恰恰是真正存在的作品。

从这点上看,如果整本书缺少了这篇“自指”的文章,乐趣真的是要大打折扣。要是比目鱼的《虚拟书评》能有一篇涉及自指的文章,也是会有更多层次的解读。

在莱姆自己对自己的书评的中,他最后评价:

《完美的真空》这本书成了关于可望而不可遇的事物的故事。它是关于愿望落空的书。

自己对自己的书进行了评价,而且并不是还是与其他篇目成为并列的部分——并非以“前言后记”——这就造成了一种悖论。文章自身必须要评价自己,当文章否认本书的价值的话,这篇文章的价值本身就值得怀疑;而如果赞扬的话,其立场又值得怀疑。当然莱姆在这篇文章里面设想到了这个结果:

难以捉摸的莱姆仍然可以利用的惟一借口,就是反击了:宣称写作本评论的人不是我这位评论家,而是作者本人,并把它添加在《完美的真空》这本书里面,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写作的主角与其他篇目的创造者已经分裂,是站在一个抽离的角度上去评价其他作品。但是这种嵌套的方式也仅仅是陷入了莱姆自己所说的:

其理论性强的导言,竟公然提出了“文学新样式”,这是声东击西 的运筹,是魔术师故意使就的障眼法,希望我们不要注意他 的实际动作。我们必须去相信,这是聪明灵巧的壮举,而实际正好相反。不是“假评论”的戏法产生了这些作品,而是作品徒劳无功地要求被表达出来,使用了这个戏法作为遁 词和借口。若是没有戏法,一切就会流于无言的领域。

莱姆已经将所有的可能面临的指责已经提前为评论界准备好,自然就会百毒不侵。就像是他在《千兆网络》里面说到的一样:

汉纳汉(与乔伊斯不同!)在书中提供了一个评论,篇幅两倍于小说本身(精确数字是《千兆 网络》有395页,评论有847页)。
反汉纳汉文学专家集团在担心失业。……相反,汉纳汉做的一切都靠自力 更生。他不满足于仅仅创作,还添加了参考资料,两倍于它的集注、索引、词汇等等。”

有趣的地方又是,恰恰是写出《<千兆网络>评论》的莱姆A成为了写出《完美的真空》这篇文章的莱姆B所不喜欢的。在前言《完美的真空》里面写道:

《千兆网络》最不合我的趣味。创意在于露出马脚, 不过,用那种玩笑来处理一部杰作对不对头呢?也许是对头的,只要不是本人写的就可以。

在这个地方的“本人”究竟是谁呢?究竟是哪个莱姆呢?是现实世界中的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还是《<千兆网络>评论》的作者,又或者是《完美的真空》的作者呢?不同的文章里面,斯坦尼斯拉夫·莱姆饰演不同的叙述者,正是这本书的有趣与迷人之处。

给一本不存在的书籍写书评,这并不是莱姆的独创,有关这一点,他在《完美的真空》里面开篇就提到。

虽然是“作者已死”,但是最了解创作初衷的,恐怕还是本人,所以也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他在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完美的真空》就对本书其他的文章分成了三类:

  1. 滑稽模仿(parodies)、拼凑(pastiches)、嘲弄(gibes):
    本组包括《鲁滨逊家族》,《虚无,又名后果》(两个文本均以 不同方式嘲弄“新小说”),也许还有《你》和《千兆网络》。
    2.初稿和提纲(确是特殊的提纲):比如说《小队元首路易十六》,还有《白痴》和《速度问题》。
  2. 《不可能的生命》、《文明算作错误》,《宇宙创始新论》。这三部作品则是莱姆用虚构的方式表达了在的纯文学和杂文书籍中阐述的观点。

从具体的内容来看,莱姆分类为滑稽模仿、拼凑、嘲弄以及初稿和提纲这两者区分的并不明显。在一个连续统上,这些文章都是在不断的牵连着的,将其放在一起来讨论,也是未尝不可。就像是上面说的那样,“作者已死”。

在展开具体文章的讨论的时候,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前提。为什么莱姆的这本书采用了这种写法。

这种拼贴、戏谑、模仿,是对原来小说的拆解,是对原有作品的重新构建。这点自不用说。通过直接评论不存在的小说,可以将小说中最为重要的、最为吸引人的部分凸显出来。比如在《鲁滨逊家族》《小队元首路易十六》这些文章中,就是对没有存在的文章的精华部分直接予以提炼,给人呈现了一部可能精彩无比的小说,一部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的小说。这样的评论,可以避过小说里面臃肿、枝蔓的部分,躲过具体内容细节的呈现,直接将作品中的结构、思想、写作方式这些抽象元素呈现。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也是因为被评论小说写作的不可能。如果说《小队元首路易十六》、《鲁滨逊家族》这些书仅仅是没有被写出来——但是与之类似的书籍倒是已经出现,马伯庸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就像极了《小队元首路易十六》的主线,《鲁滨逊家族》就是《鲁滨逊流浪记》的加强版——而有的书,比如《千兆网络》,则是根本不可能书写出来。

这本希望超过《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的著作,架构了比前两者更为宏大的迷局。甚至作者都要亲自为本书写出两倍篇幅于正文的评论。比如说书中有这样的一部分:

随机翻开本书,131页正数第四行,我们发现了感叹词“呸!”(Bah!)。美什“呸!”一声拒绝了司机递上的“骆驼牌” 香烟。在“评论”的索引里我们发现了二十七处“呸”,131 页的那个对应着下面的序列:Baal[太阳神]、Bahai[巴哈教]、Baobab[猴面包树]、Bahleda(大家会以为汉纳汉这里出错,把波兰登山家的名字拼写错了,没有的事!名字中省略c,按照我们熟悉的原则,指称康托尔0的c,是连续统超限性的符号!)、Baphomet、Babelisks(巴比伦的方尖塔,作者惯于生造新词)、BabeK Isaac)[巴别尔]、Abraham[亚伯拉罕]、 Jacob[雅各]、梯子、带钩子梯子、消防队、龙头,骚乱、嬉皮士(h!)、羽毛球、球拍、火箭、月亮、山密、Berchtesgaden[贝奇 特加登]——最后一个,Bah的h也表示追思弥撒的礼拜者,二十世纪有希特勒。

区区一个单词,竟四面八方起作用,普普通通的感叹词,大家还以为它在三段论方面无关痛痒呢!那么,想想看,像《千兆网络》这样的语言大厦的上层,又有多么庞杂的 语义迷宫等待着我们啊!

从对于《千兆网络》的评论之中不难看到,这部书如果真的要写作出来,会是什么样的鸿篇巨制,是何种的永恒经典。但是评论中夸张的描述和评价,也是我们知道,这本书恐怕永远是不会写出来了。

借用书中的评论就是:

这部小说是个地狱无底洞;不管触摸它的什么地方,都打开路径,路没有尽头(第六章使用逗号的图型模拟罗马地图!),路不是通向四面八方,它们统统有无计其数的分支,全部和谐地交织成为一个整体(汉纳汉使用拓扑代数加以证明——参见“评论”、“元数学附录”,811页开始)。于是各得其所地得以实现。

面对着现实世界无法出现的书籍,设想其复杂瑰丽之处,是另外一种创作形式。这也是虚拟书评的价值所在,可以设想不存在的书籍的伟大和低劣。

再来说莱姆所说的另外一种类型的作品,就是陈述其自己观点的虚拟作品。就以最重要的《宇宙创始新论》为例。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在本书中的设定不是一部发行的书籍,而是一篇获奖感言。换句话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属于“阿尔弗雷德·特斯塔”,而不是“莱姆”。这篇文章与《虚无,又名后果》、《白痴》《速度问题》这些文章的“作者”并非是一个人,不是那个叫做“莱姆”的作家。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这是与其他篇目很大的不同之处。

而此前一篇《恕不伺候》,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它并没有像其他虚拟作品一样,在题目处有作者及出版信息。但是纵观《恕不伺候》全文,内容与其他的文章的结构相似,题目处的不同就仅仅是唯一的差异。所以,《宇宙创始新论》是本书中极为特别的一篇。当然,在结构上还是比不上《完美的真空》。

关于本篇文章的内容,网上有一篇很详细的解读,有兴趣可以可以自行阅读。

对于宇宙观的畅想,最完美、精细的方式自然是论文。但是像上文所说,如果是一篇论文自然就要涉及很多的细节与复杂的论证,而演讲稿则是可以灵活的避免了琐碎的、繁杂的、枯燥的过程。同时视野也不仅仅局限于《宇宙创始新论》这一本书中的观点,更是针对宇宙观全面的总结和回顾。本文除了介绍阿彻洛普勒斯《宇宙创始新论》之外,还包括后续的研究成果本·努尔教授《意念宇宙起源》和A·斯立茨院士的《逻辑学和宇宙新论》,再加之讲演者阿尔弗雷德·特斯塔教授的评述。这样就使得观点显示出动态性,能够让读者进行更投入的思考。由于存在多个叙述者,对于宇宙观就有正面与反面的分析与论述,也更加全面。

至于本书其他的文章,也都值得精读。其中《虚无,又名后果》《请你来写》这几篇,也是摆脱了叙事作品的桎梏,将内容与结构重新组合,给人前所未有的新意。如果这些作品针对的是现实的作品,也许是一回事;但当它针对的是虚无的作品的时候,就成为前所未有的经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