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第192天)
我们通过了解写作的好处,决定写作,也通过尽可能降低难度开始写作。凭借刚开始的时候的新鲜感,也凭借着脑子里的一些存货,我们可以坚持写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必须面对另一个问题,如何持续写作。关于持续写作,我有一些经验和感悟。
(1)微增量
做一件事的时候,很难一开始就做非常多的事情,也很难做得尽善尽美。所以选择做一件事情,起初的时候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先把事情做起来,保持最小运行系统,而后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加码。这就是微增量的思维。
选择这么做事的原因是:a、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机体很难一次性承受过多的任务量。b、很多情况下,只有在行动过程中,才能发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在没有开始做的时候,即便计划得再怎么周密,都很难把问题考虑全面的。甚至有些提前计划好的事情,执行的过程中发现根本执行不下去。因此需要根据执行情况逐渐调整和增加。
当我们能够以最小运行系统启动写作后,用微增量的思维来持续写作。
(2)收集思考片段
一次性地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困难的,但是写出几十个字甚至两三百字还是比较轻松的。而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又会出现很多思维片段,把这些思维片段记录下来。这些思维片段没有固定的主题,但是请相信我,对于一个经常思考某一类问题的人,这些思维片段的主题不会太多,也就那么几个。对于我来说,通常都是如何成长、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学习、如何投资等等。每个思维片段记录一条笔记,以后思维片段记录在相似主题的笔记后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这些思维片段的篇幅就非常可观了,经过加工润色,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我从最开始写一两百字到现在每天写100字,就是从思维片段到完整文章的迭代过程。这是一个靠时间积累的自然演化的过程。我并没有刻意去按命题作文去写,自然也没有什么压力。我很喜欢这样的自然演化过程。
(3)监督机制
我最初写晨间日记时选择把日记公开引入亲友们的监督和建议。对我来说,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就是,我加入了高高组建“庆祝生命陪伴社群”给了我一个分享我写作的平台,以及在这个社群遇到了一个主动监督我的好朋友,杨老师。她们都是我的贵人。在我坚持下去有些困难的时候,杨老师就主动提醒我,有一段时间写晨间日记的时间就越来越晚,越来越没底限,很少能在上午完成的。杨老师就提出,限定一个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就发红包,于是我就养成了早上完成写作的习惯。很少超过这个时限
(4)坚持到体会到写作的好处
a、“有用”是持续做一件事更好的方法
坚持或许并不是做成一件事的最好方法,“有用”才是。切身体会到这件事情对自己有用,才能持续无压力地做下去。坚持需要耗费意志力,耗费能量。如果一直依靠耗费意志力做一件事,很容易持续不下去。
我目前的感受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不需要一直依赖坚持。
这次写作,我能够体会到每天清洗大脑的好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也能感受到我相对于年初刚开始写的时候,变得更加有逻辑,更加自信。这种“有用”的属性让我无需依赖坚持就能完成这件事,并期待持续完成。
b、坚持到发现有用的阶段
虽然说,持续做一件事不能一直依赖坚持。但是起初还是需要有坚持的毅力。必须坚持到能够感受到这件事有用才行。我也是写了一个多月晨间日记才感受到其价值,而不需要依赖坚持就能持续做下去。写了两三个月后才彻底离不开写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