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顿巴教授(Robin Dunbar),
当你在“面簿”上累积到150名“朋友”之后,再多的“朋友”也没意思,因为人的大脑只能记得150个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他指出,这个数字放诸各社会皆准,也经得起历史长河的考验,甚至适用在非人类组织。
“150顿巴数”是在1992年提出,为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顿巴教授认为,人类大脑的逻辑和记忆力结构,注定了大脑可以容纳148人的稳定社交关系,按照巴顿数的规律,一个社会群组合适的规模大约为150人,超过这个数字就无法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朋友”越多,仿佛就表示越受欢迎,拥有更强大的社会资源,有助于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这样“滥交”的本质,令“朋友”不多的人产生莫名的不安与恐慌。幸好“150顿巴数”抚慰了大家,至少厘清了人际关系中的量与质、“弱关系”和“强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也这么认为:无论你认识多少人,或者通过一种社交网络平台与多少人建立了弱关系,那些强关系仍然在此时此刻符合150法则。尽管现在我们“栖身于网上”,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强关系所占有。
当然,这150个“朋友”应有深浅之分,我没有那么多,毕竟真正了解一个朋友,必须花时间耗精力培养感情,有如《欲望都市》里的四个女人一样经常要吃饭、喝酒、聊天、瞎混的,或者去看电影艺文演出、旅行等等;何况,人生路上,朋友难免进进出出,但求下一次见面,仍然熟络若常。
倘若无暇不能一对一或几,那么,一对十或百,也是管道之一。没有香港评论家林沛理对“面簿”的坚拒,自己加入不过一年多,最高兴的是正是借用这个平台,强化原有的“强关系”(如亲戚),定期“开同学会”,也把深交“拖”上网。这样一来,自恋般地“分享”从各个管道获得的信息,自己听过的歌、看过的影视、读过的书等等,就有点意思。还能与远在国外的朋友保持联系。当然,与不上“面簿”的朋友,该吃的饭照吃,歌舞升平,尽管桌间也有不时来自“面簿”的干扰。
然而,知交又几人?据专家说能够维持亲密关系的,不超过六人。
最理想的知交,我以为是宋代文豪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的境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西谚有云:“只有真正的朋友,才可以悠然自得地相对无语”,那就不需要“面簿”了。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