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如何从听说一本书开始,完成好慢读书的全流程。
【了解】
当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听说了一本好书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这本书,通过比如豆瓣读书这种方式,判断这本书是否需要读原著。
如果书不错,但是还没到读原著的地步,可以用好快读书法,找有没有拆书讲书的来听。
如果书值得读原著,适合研读,可以下载电子书,开始kindle之旅了!
【读书】
下载:找书神器https://www.jiumodiary.com/
看书:标记出击中你心灵,让你醍醐灌顶的内容。长短随意,要完成,保证单独看这段话的时候,还知道当初为什么要标记他。
【自我费曼】
制作anki卡片:因为陈老师是mac,方法和win略不一样,不过难度也不大,搜狗一下你就知道。
导入anki每天温习。(最近在读的一本09年出版的书也建议了类似的方法,作者是德国的。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
【脑图】
一本书可以有很多张脑图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整理。
不过,如果真的需要这么多脑图,一定是很值得研读的书才行,经得起时间的洗礼。
【脑图和费曼的关系】
个人认为,脑图是看完书就要做,因为对书中的逻辑,时间久了就忘记了。脑图至少做出书和对框架的认知,自我费曼还可以继续填充脑图。
读后感也可以在脑图完成后就写。同样,是框架性的产物。细节,是像anki卡片一样,在每一天中填充的。
【个人感受:差异化】
陈老师讲最开始——如何选择一本书的时候,是用了“听书听到了、觉得不错”为例子。但是我认为相对于听书,从书单或推书或书评中发现新书,也是一个很常见的入口,因此做了改动。
想象了一下每天听书、做脑图的高产出,感觉像是另一个世界。自己现在每天留给好好读书的时间也并不多,一周5-6天,有时也疲惫。
还有就是,读需要产出todo的书的频率该是多少?看完小狗钱钱,我知道需要时间制定todo,所以下一本书读呐喊,也就是一边写脑图准备todo准备anki,另一边读不太需要todo的书。
这样的频率还是太慢了吧?还是有点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