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长大后的他只能根据外公的叙述无脑补自己父母的样子。
在外公的描述中,妈妈是一个小提琴家,爸爸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舅舅一无是处的失败者。
有一天学校老师布置来一个作业,叙述对父母卷入一次恐怖袭击的回忆。
男孩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与叙述者融为一体,同学们也误认为他在当众讲述自己的私事,于是要他继续创作。
同学们在网络视频中的激烈的讨论,老师和家长陌生人也对对这位“恐怖份子”的儿子表达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靠拖车为生的舅舅偶遇死去姐夫的前妻,经过长时间的交谈之后,终于真相大白了。
真正撒谎的就是外公,而他编造了一切的谎言,临死之前也要为自己狡辩一番。
事实的真相是 男孩的父亲是一个温柔的人,爸爸与妈妈相互深爱着。
而男孩回到以前外公和父母住的别墅中,削下小提琴的琴头,把祖父的录影也全部烧掉。
男孩也通过这个“仪式”宣告自己与想象,谎言中的自己告别。
我们也或多或少的生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在巨婴式的想象中,自己过着这样的生活,自己是那样的优秀,但现实不是如此,为了不想被现实打脸,我们选择逃避。
为什么会回避?
因为面对这些事实,承认自己很差的事实是致命的,引起强烈的焦虑感也会导致自己脆弱人格的崩塌。
回避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脆弱的人格。
要么就永远活在自己的编织的梦里,永远不再醒来;
要么就面对现实,被打脸之后重塑自己的人格;
要么就是等梦醒时,自己能够坦然面对。
也许人的一生就是在等某个时刻,自我意识的觉醒,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差劲的自己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电影的最后,在舅舅的陪同下,男孩拿着父母爱情的见证,面带微笑的看着父亲的照片。
让我们涅槃重生之后能够更加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