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三家分晋


前面相当于《资治通鉴》的序,起一个开宗明义的意思。表明作者态度。我们看《史记》,太史公为什么写这本书呢?据《报任少卿书》记载

类似的据《史记》和《孟子》记载,孔子为什么做《春秋》呢?

所以说太史公作《史记》和司马温公作《资治通鉴》多多少少是延续了孔子做《春秋》的思想的。

所以在这篇长长的序里,就是讲两个字”名分“,他甚至讲宁可亡国也不愿颠倒名分。他说我为什么以三家分晋作为全书的开篇,就是申明君主作为遵守礼教的第一人,却在这个历史时期,自己先不遵守名分。那有人会问,那时候天子已经没有权威了,韩赵魏三家强迫天子,天子有什么办法。司马光说:”韩赵魏三家若有不臣之心,像齐桓、晋文之类的君主,就会以天子之名讨不义之臣“。这个,不知道司马光自己信不信。

所以胡三省在做注时申明”通鉴始于此,其所以谨名份欤“

类似的《资治通鉴》讲的是战国时期,由于不遵守名分引起的。而东周的开始也是如此,东周开始于一场闹剧,名曰”烽火戏诸侯“,那么这件事有没有?我个人倾向于没有。但不管怎么说东周灭亡和幽王的太子,后来的周平王宜臼有关。”宜臼“勾结外族杀父取得王位,那么这也说明名分已乱。一方面诸侯要臣服于宜臼,另一方面宜臼杀父于礼于情都不和。

当然上面那部分都是中国历朝历代,将历史起一个政治宣教的一个工具产生的结论。从后世历史的发展而言,三家分晋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什么呢?

所谓三家分晋即是晋国的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成为诸侯。如果晋国不被瓜分,那么作为秦国未来要东侵,困难系数就要大得多。另外战国时期又是合纵、又是连横这样的政治秩序,如果晋国是一个国家,那么他的表现形式也会不同。要知道晋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很强的国家,类似于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只不过后期更像苏联,表面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那么引起三家分晋的原因是什么呢?叫”晋国无公族“。晋国从诞生起,这个内乱频繁,到了晋献公即位时期,大肆屠杀公室,这样一来,自己家人没了,就得向外高薪聘请员工,就为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那么晋国原来实际上有11个家族把持朝政,这帮外来人也打的不亦乐乎。渐渐的就变成了六个,分别是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式、中行氏六家。到了晋定公时期,就剩四家。于是就到了《资治通鉴》这里了。

那么谁是主角呢?这个人叫智瑶。

智瑶他爸叫智宣子(当然这些都不是名字),想立接班人。就想立智瑶。他为什么想立智瑶呢?因为智瑶

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

白话文就是这个人长得帅、精于骑射、通晓各项技能、文章写得好、辩论又好、刚毅果断。我们一看,他爸很有眼光。于是找一个同族兄弟叫智果,问这个儿子怎么样。智果说:”他有五项优点不假,但有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可以讲是致命伤。“什么呢?

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

说白就是这个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谁跟智瑶很像呢?秦始皇。所以你看看秦始皇什么下场,就可以想见智瑶的下场。所以智果给了一个预言,叫

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叫你要立智瑶,我们这个家族必灭。我们读到这里有什么感想?

很多人说这说明挑人不仅要技能好,也要道德水平高。这话不错,但这话没有意义嘛?世界上存在一种人,道德又好,智力又高。恰恰是道德高、技能未必好。智商高、道德又不行。那有人又说了,这说明看人先看道德再看能力。这话也不错。但是他没有认识到道德会变的,况且如果说道德高就一帆风顺。那么统一天下的就是鲁国,而非秦国。秦国一向是被称为虎狼之国。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道德和能力怎么衡量的问题。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细化。

道德很重要。很对。但是这是一句空泛的话。我们要追问,哪些道德比较重要,哪些道德次之。有人会反驳,道德还有先后。我的回答是,道德本身没有先后,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道德必须有先后。每个人不可能是完美,如果一味强调道德没有先后,那么华夏大地就只能是小人和伪君子。

比如这篇故事里的对智瑶的评价就是一个排在第一梯队的道德考量。如果一个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那这个一定不能用。换言之,那种可以装出来的道德就别理它了,只有装不出来的某些特性才能体现一个人的本性

相反类似于齐桓公,管仲,他们道德上也有瑕疵,但是无伤大雅。我们看看秦始皇和智瑶,智瑶接下来我们会知道什么下场,看看秦始皇,开创了秦朝,却二世而亡,虽然不能把板子都打他头上,但是他没责任吗?当然智瑶还不如秦始皇呢。

自然智宣子没听,就选了自己最喜欢的,表面上看来也是完美无缺的智瑶做了接班人。智果一看,我可不能跟这艘船沉,就改族,改性”辅“。

《资治通鉴》话锋一转,讲另一个选接班人的故事。这个人叫赵简子(也不是人名),老赵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赵伯鲁,幼子赵无恤。其实这本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嫡长子继承制嘛,但是史家非要讲,聪明的人应该猜到是谁是接班人了。

老赵没办法,有一天很随意,给两个儿子一块刻上一段名言警句的竹简,叫他们“谨记于心”。三年以后再问他们,长子就忘光了,次子无恤背诵如流,问他要竹简,就从袖子中拿出来。老赵还是次子好,就立他为接班人。

我们读到此处,心生疑惑,就这么简单,就把位子交给次子了?老赵就不疑惑,次子没可能在你身边有间谍?我们想装出来的道德都是伪道德,我们可以想见仅仅通过这一点,还没有足够理由说服我们立次子。

所以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另一件事

说有一天老赵告诉他的儿子们,说“老爹我有宝符藏在常山上,先到者赏”,大家都去常山,没有一个拿到的。无恤回来,说:“我拿到了”,老赵就问你怎么拿到的。无恤就说:“常山顶上可以看到代国,从代国夺过来的”,老赵一看还是无恤有才能啊,就立无恤为太子。

我们这么一看,才觉得老赵的做法对。才能和德行都要考察嘛。那么大家看看老赵选接班人真的好像《资治通鉴》所言就是德行吗?

当然司马光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德行很重要,但是很打脸的。废长立幼,那可也是不符合名分的。

然后《资治通鉴》又讲了一件事。说老赵叫尹铎去治理晋阳。老尹就问老赵说:“君上,是要竭泽而渔,抽取盘剥还是休养生息,收服民心。”老赵是个聪明人,他一想邯郸给我折腾得够呛,万一我赵氏未来有大患,何地可以保全。就跟老尹说:“你替我好好治理晋阳,未来做保身之用”,于是尹铎到了晋阳与民休息,修筑战备。于是老赵就跟儿子无恤说:“老爹我看出,这个晋国快要不行了,在晋国能翻起波涛的就我们四家,你要好好治理赵氏之地。另外如果有意外,可以退守晋阳,不要觉得远,一定前往投奔”

这样一来,服装道具灯光音响都准备好了,大幕就拉开了。

老赵死了以后,我们的“高富帅”智瑶上位成了智襄子。有一天,智瑶和韩族族长韩虎(别看名字起的这么霸气,韩族最弱)、魏族族长魏驹,一起吃饭。智瑶不知怎么了就戏弄韩虎,韩虎最弱,也不敢说什么。智族中也有明白人叫智国,就劝谏智瑶说:

主不备,难必至矣

《史记》也有类似的话,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

做危险的事情,竟然想谋求安全,去制造祸患却祈求福气。这个智伯就是这样的人,那智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吗?他可不是不知这些道理,而是觉得这些道理跟我什么关系啊。所以他说:

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智伯说:“多虑了,他还想给我祸患,我没给他祸患,已经很好了”,智伯刚愎自用的性格就暴露出来了。这种性格对于政治家而言是致命的,故韩非子有言曰

政治家自己浅薄不算,还被人看见,自己的想法不去隐藏,要完啊。

智国接着劝谏,说:“《夏书》说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君子能够捕捉到细节,才没有祸患,君上你看看今天你戏弄他们,又不防备,说他们不敢兴难。昆虫要惹急了,都会害人,何况是堂堂的族长”,不听

我们看到智伯的反应,很多人会大骂。且慢,我们想想我们是否有跟智伯一样的时候。如果是个例,史家何必写出来。“刚愎自用”我们仔细考察,那跟“力排众议”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个贬一个褒。难道就是结果导向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力排众议和刚愎自用虽然从表面上看差不多。实际上考验一个领导者的对未来的预见力。智伯为什么是刚愎自用呢?中国有句话叫

谋定而后动

首先要谋,不能一味感情用事。注意是一味,不是不能感情用事。

而智伯的做法一不谋划,二不听劝。完全凭感情用事。并且自己凭感情用事不说,他还不隐藏。

所以说为什么刚愎自用的人万万不可用的原因就是刚愎自用的本性根本隐藏不了。比如仁孝,那个是可以装一辈子的。

智果的一番话对我们还有一些启发。归结如下:

政治家要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能够通过细枝末节洞察表里。故智者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

所以古往今来的人认为智伯的灭亡亡于无德,我却不怎么认为。具体智伯怎么灭亡,看下一节。

上节讲到智伯的狂妄自大,我们继续往下读。

智伯对韩康子(韩虎)说:“你地盘这么多,给我一部分吧”,韩康子大怒,不想给。旁边有个家臣段规说:“智伯好利而愎,不给的话,他还打我们,不如给。他一但得地,一定会更为骄傲,就会向别人要地。别人可能不给,就会跟他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去看事情的变化”

这里最重要的是段规说的一句话

智伯好利而愎

这句话很不同寻常吗?对于我们而言,这句话确实没有什么可讲的。但是现在不是,智伯和韩康子是什么关系啊。是潜在的敌人,你的底线连敌人的家臣都一清二楚,你不亡有天理吗?

而且段规之计是什么计策,叫骄兵之计。在战争中叫诱敌深入,比如孙膑和庞涓,用的就是这个计谋。这个计谋大家可以看出,关键的关键就是对手能不能看透你的性格。一个人性格不好不是问题,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浅薄还被人看穿,这就有问题了。

所以一个政治家必须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不是自己和对手刻意分离,而是能打成一片他人却不知自己意图。

反过来再看段规之计。一个人做人做事无非三种状态,进攻、防守、撤退

这三者没有绝对的好坏,段规之计很显然是撤退,退不是当缩头乌龟,收回来的拳头是未来打得更有力。在撤退的阶段,要等待时机、积蓄力量,所以段规说:“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类似的在《史记》也有一位人,非常类似的使用骄兵之计。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匈奴的旁边有个国家是东胡,东胡就要匈奴的冒顿单于要马、要美女,冒顿都给了。到了第三次,要地时,冒顿大怒,攻击东胡,东胡没有防备就被打得全军覆没。

这个计策和段规同源异类。区别在于,韩虎跟智瑶相比,韩虎势力弱。而冒顿跟东胡相比,应该是差不多或略占上风。所以冒顿会一次有一次答应东胡的要求,想的是时间上未来攻打东胡。而段规想的是空间上三家联合攻打智瑶。

智瑶一看韩康子这么怂,就去找魏桓子(魏驹),也跟他说了同样的话。魏桓子大怒,旁边有个人叫任章对魏桓子说

无故索地,诸大夫必;吾与之地,智伯必。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其实跟段规说的话差不多,但是他还讲到一点很重要。

首先我们思考一下,智伯要地这件事对还是错?有人说错了嘛,他最后被灭了。这样想也不是不对,大部分情况下,结果确实体现过程的好坏。但是你站在智伯的角度看,他可不觉得自己错了。

智伯为什么先去找韩康子要地?因为韩康子最弱,所以智伯也不是傻乎乎地跟最强的要。韩康子给他地了。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了,智伯还不会这么快灭亡。但是智伯又向魏桓子要地,那这时为什么向魏桓子要地?抛开他的骄傲的脾气外,还有一个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嘛。历史上这三家任何一家都没用智氏强,一直都是怂货。现实上也是如此啊。

但实际上,时移世易,韩赵魏三家虽然表面上确实没有智氏强,但是他们也在培植势力,增强实力,已经可以互相牵制了,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智伯要求韩康子地,韩康子最弱,他相信那两家会不给。到了魏桓子,魏桓子相信赵家会不给,那么请问,这三家都给了地呢?很简单嘛,韩家想弄死智伯,魏家想弄死智伯,难道赵家不敢吗?所以智伯的灭亡从这一刻就注定了,敌人都想一块去,你不灭亡有天理吗?

而且任章说的话里有两个字很重要一个是“惧”、一个是“骄”。骄,我们不必解释,这个是什么情况?据《孙子兵法》记载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什么意思呢?兵士陷入险境了,走投无路了,就不怕了。迫不得已了,军心就凝聚了。

所以是智伯你亲手把这哥三绑在一块了。

剧情大家想都想出来来。智伯就大大咧咧的跟赵襄子要地,赵襄子一看,大怒。打不过啊,就要战略大转移。就问手下说:“那个地方好”,手下说:“长子县路途远,并且城墙坚固”。赵襄子说:“不行,那里老百姓被我剥削的去建城墙,他们还会跟我一起对抗外敌?”

手下人又说:“那就邯郸城,邯郸城府库充盈”,赵襄子说:“那个地方还不如长子县呢”

赵襄子说:“我爸当年为我赵家有一脱身之处,晋阳城,那里有尹铎治理,人民一定拥护”

我们看看当年智果劝谏智瑶的话,“主不备,难必至矣!”,和赵简子未雨绸缪有多大的反差。

有人说这个中国古代的帝王,人民不过是一颗手里的棋子。其实历朝历代的政治都一样,只不过手法不一样而已。

三家用水灌城,把晋阳灌的跟大海一样,炉灶都淹没了,人民都没有背叛的。这就是兵法所讲的撒豆成兵,撒的是什么?就是资源,善于兵法者要善于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去行事,水也是一种可以杀人的武器。

智伯乘车在水中行进,魏桓子在中间御车,韩康子手持武器坐在车的右边为骖乘。结果智伯这个智商有犯晕了,他说:“我现在才知道水能够亡人国家啊。”,魏桓子有肘部撞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踩了一下魏桓子。这是做什么呢?因为这两家的封地都在河边。

所以智伯哪里是无德,压根就是没有智商。他为什么毫不避讳?原因就是他真的相信韩、魏两家不会背叛他?那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没看到一个当司机、一个当侍卫了吗?那为什么这样就骗过了智伯呢?

抛开他自己的智商缺陷,因为一个字“贪”,这个人贪而愎。佛教讲贪嗔痴、一个犯了贪、嗔,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智商衰落,因为这两个是直接铭刻在人类基因深处的人性(动物性)。是最低级的用智模式,全部都是感情用事。一旦一个贪,他的理性就不会发挥作用了。

絺疵对智伯说:”韩魏一定背叛君上”。智伯说:“你咋知道呢”,絺疵说:“君上看,一般从人情事理出发,赵国灭亡后,唇亡齿寒,韩魏两家危难就到了。现在我们已经约定了战胜赵家后,三家瓜分赵国的土地,晋阳城现在投降指日可待了,但是韩魏没有一点开心的样子,面露忧虑之色,这一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了。”

絺疵说了几个点对我们很重要。

第一、人情事理

第二、恐惧是没法隐藏的

第三、唇亡齿寒

第四、恐惧往往比利益还重要。

我们一条条看。

第一条、人情事理。什么叫人情事理啊。首先是人情,人情者,人之心性也。中国人最著名的人情就是好面子。事理,泛指一切规律、制度。中国重人情,西方重事理。所以一个领导者需要调和这两个矛盾。所以会出现,西方管理学到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

第二条、恐惧是没法隐藏的。智伯的刚愎自用是没法隐藏的,所以才惹出这么多祸患来。比如他说:“水能亡人国家‘,他没感觉这话有什么不对,性格使然。关键这个性格没法隐藏,对手只要有心,总能探测到你的想法。相对应,恐惧也是没法隐藏的。

第三、唇亡齿寒,在战国时期,会通过一个个案例告诉你这一点

第四、恐惧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上文提过,恐惧是凝聚力的来源之一。那为什么是凝聚力来源之一呢?因为恐惧是植根在人性之中,他危及生命,所以一个聪明的演讲者、管理者都会使用恐惧来说服底下的人。举几个不恰当的例子,

中国的原子弹的研制,在西方大国的核威胁的情况下实施的。

希特勒反犹太人,编织”犹太瘟疫“的谬论。

所以恐惧这个心理,慎用。

所以说智伯和那三家真是绝配,智伯第二天把昨天絺疵说的话告诉韩康子和魏桓子,这两家自然极力否认。这就是逼人家反了。所以说,智伯这个人要交智商税。而且这两家对智伯说了很有意思的话,叫

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意思为,怎么可能做那种危难,而且还不可以成功的事呢。你看这话智伯听了多开心,智伯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这两个出来,遇到絺疵。絺疵进来对智伯说:“你怎么把我昨天说的话告诉那两个人啦”,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絺疵:“我看到那两个人看到我低头急匆匆的走开,这一定是心里有鬼啊”。智伯不听。

歪批一下,你看刘邦最著名的话就是“君将计谓安出”,智伯说的著名的话就是“子何以知之”。

你看这两个人的性格。

好,现在智伯给自己的棺材板上订上了最后一个钉子,智伯之死,君且待之。


上节讲到智伯用水灌晋阳城。我们接着讲。

赵襄子派出张孟谈唇亡齿寒。来见这两个人,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来攻赵家。赵家完了,就该你们了,知道吗?‘

二子怎么说呢?二子说:”我心知其然也“,这二子是心知其然,而智伯却是昏昏然啊。

他们继续说:”但是我怕事情还没有成功,而我们的谋划就泄露了’,从这也可以看出,智伯实力真的很大,才有狂妄的资本。其实也是给张孟谈一个答复,就是愿三家结为一体。

张孟谈于是说:“现在你知我知,天知,你害怕什么呢?‘于是他们就暗中谋划,赵襄子夜里派来杀了守堤之人,掘开河水,向智伯那方冲。韩魏两家里应外合,杀死智伯。这样智氏一族就完了。三家分了智氏的地。赵襄子将智伯的头涂上漆,把他当成酒器。

《资治通鉴》是一部夹叙夹议的史书,跟我一样,司马光也是夹带私货的。司马光怎么评论智伯之亡呢?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亡于其才能胜过了品德。才和德不是一种东西,世俗人把他统称为贤,故失去人才。聪察强毅为才,正直中和为德。“

这句话是整段话的论点,那么他说的对吗?要知道政治道德和私德不是一个东西。司马光怎么评价王安石的,他说王安石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他说王安石这个人不是私德有问题,就是太执拗。所以暂且抛开王安石的问题,就单纯论智伯之亡。司马光在这段话里,把人才分成四德

1、德才兼备,为圣人

2、德才皆失,为愚人

3、德胜于才,为君子

4、才胜于德,为小人

他说宁愿用愚人也不用小人,愚人智力有缺陷给他作恶,也做不成大恶。小人才能很高导致他挟持才能去作恶,这样就是为虎添翼,不可取。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被才能所蒙蔽,而对品德不留意。

那这段话有没有道理呢?首先我个人愚人和小人一样,都会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挂在嘴边的”二世祖“是谁啊?秦二世胡亥,胡亥就是一个典型的智商也不高,德行也不够的君主,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有人说不对,你的例子里还有李斯、赵高这两个小人没考虑。对啊,你怎么保证组织里一个小人都没有,只要有,他就会挟持愚人办事。关键中国古代帝王不是竞争得来的,各种各样原因登上了皇位,很多人就是愚人。

至于第一种基本不予考虑了,如果满街都是圣人,也不值当司马光在这劝谏皇帝了。

那是不是君子就行呢?首先皇帝就不可能喜欢君子,为什么呢?因为君子他是理想主义者,他总有一大堆理由劝谏帝王。而小人完全就是实用主义者,帝王下发命令,他的执行力度最高。这样的小人,哪个领导者不喜欢呢?

况且德行这种东西他不好衡量,而且一个君子变小人那是很轻松的东西。

其实这种德才观,植根于儒家的”性善论“,既然人性本善,那何必去制约他呢?

关于人性的问题,中西方思想家谈论两千年,没有一个定论,在本篇文章也不可能谈完。我个人认为应该把人性作为一个动态来考察,就是人性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在单个人来讲同样是一个演化过程。

举个不恰当例子,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商鞅和秦孝公四次会话,分别讲的是帝道、王道、霸道、强道。说明从五帝到战国这么一段文明史的阶段,人性急剧下滑。

还有一个旁证是,据《史记·秦本纪》记载

可以看出,中原人看来极其不开化的民族,却是圣人之治啊。

故老子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以人才的挑选,我个人认为,首先考虑一点不是人才的德还是才,而是时势

所谓的英雄豪杰不是这个人德好还是才好,而是时势推动而为,人不可逆时势而为。故《论语》上说

这句话并非讲什么,学过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温习,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如果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何不用”常“字,而用”时“呢?况且,当了这么多年学生,一点都不快乐。并且在整部《论语》共出现10处,”时“字,除了这处,普遍解释为”经常“外,其余全是,跟时间有关的意思,这难道不知道疑惑吗?

你要知道,中国人是非常具有实用精神,这句话应该解释成,

学了并在恰当的时势中使用出来,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那如果在不同的时机里运用所学,怎么保证君子之风呢?就是要坚守”仁、义“二字,否则儒家先谈仁、义,学了都是一个个腐儒,有什么用?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首先看时势?

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有多少英雄豪杰,看透了一切,却没有看透时势二字。

最后一点,德也有一个演化的过程,贪、嗔、痴、慢、疑,这五种情感是植根在人性深处,属于第一梯队。我们看智伯犯了几条,贪,痴,慢这三种情感,智伯给我们活生生的演了一遍,他不死有天理吗?所以一个政治家不仅要克制自己的这种情感,对于选取人才也要用来衡量?

为什么要用这些来衡量,因为这些基本没人可以掩饰的了,可以试出一个人的真性情。一个人越能克制,德行越高。如果一个人这五种情感,暴露越多,德行越低。

上节讲到智伯灭亡,虽然智伯不讨韩赵魏三家的喜欢,但是有一个人,很喜欢智伯。


三家瓜分智伯的势力范围,赵襄子将智伯的头涂上漆,当成酒器。豫让就要为他报仇,豫让为什么为智伯报仇呢?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豫让原来在范氏和中行氏打工,结果没人理他。就到了智伯这里打工,智伯对他很尊敬。到了智伯灭亡,豫让逃到大山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现在智伯知我,我一定为他报仇。

这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出自这里。

豫让刺杀赵襄子一事可以作为划分春秋人文社会,和战国时代的标准。春秋时期虽然被称为

春秋无义战(《孟子》)

但是每个人都有信仰,孔子的学生子路,为什么而死?叫

君子死,而冠不免(《史记》)

从豫让死后,这样一个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秦国强大所依托的实用主义。

还有一个方面是为什么豫让要为智伯报仇,因为春秋时期,士这个阶层刚刚兴起。而春秋时期还是血缘政治下的世袭,阶层之间几乎不流通。现在豫让作为一个士,受到智伯的重用,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

另外,有才之人,最怕无人赏识。所以老庄的境界,是很难以达到的。《论语》开篇就说

人不而不,不亦君子乎

开篇对君子的定义,叫人不知而而不愠,什么叫愠?一般普通的书把他翻译为发怒,也不能算错,但是愠最原始的含义是

常以为己对人仁厚,而人对己欠仁厚

说白了就是,总感觉别人欠自己的。那么这种无来由的发怒,一般憋在心里,这种叫做愠。

我们联系孔子一生,自己学说,无人赏识。他有没有老庄的境界,他是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看门的都知道孔子是这样一个出世之人,所以孔子一生君主不赏识他,时势不赏识他,弟子也未必懂他,但他说“人不知,而不愠”,这当然是君子。

于是豫让就处心积虑就要杀死赵襄子,因为赵襄子做的太过分了,智伯败亡了,你把他头当酒器。豫让就假装是一个受了刑罚的犯人,拿着匕首,混入赵襄子那里,涂刷厕所。赵襄子上厕所,第六感惊人发达,就派人搜索厕所,搜到了豫让。赵襄子身边就要杀死豫让,赵襄子说:“豫让是真正的士人,这样的士人,我只能尽量躲避他了”就放了豫让。

这就奇怪了,按说作为一个政治家,人家摆明了就是刺杀你,你把他放了?

我猜想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赵襄子一定了解豫让的为人,不然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义士”,所以知道豫让只能堂堂正正的刺杀。

第二、做给下面的人看,宣扬忠义,顺便宣扬自己的名声。(我承认,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豫让不死心,就谋划第二次刺杀。

豫让吞炭弄哑自己,把身上涂抹油漆,在街市上乞讨,连他的妻子都看不出他是谁了?结果他的一个朋友发现了他,跟他说:“以你的才能,去侍奉赵襄子,他一定会接受你。然后接近他再刺杀,就会很容易,何必搞成这样。”,可惜就算豫让反悔也没用了,赵襄子一定防范这样豫让了。

豫让说:“既然做了人家的臣属,又要谋害他,这不是二心吗?我现在做的事是很难达成目的,但是我怎么做就是让后代的怀有二心之人,感到羞愧。”

于是赵襄子外出,豫让埋伏在桥下,结果赵襄子的马惊了,就搜,搜出豫让了。《资治通鉴》到这里就没了,说明司马光认为后面内容对皇帝不重要,我们可以看看。据《史记》记载

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赵襄子说:“这肯定是豫让’,豫让又被发现了(赵襄子有bug),然后赵襄子就问豫让:”你当年侍奉范氏和中行氏的时候,那两家倒台,怎么没见你这么激动啊,反而去侍奉智伯?然后智伯倒台,你就非要杀我?“,豫让说:”当年我侍奉那两家的时候,他们都把我当普通人对待,那么我自然用普通人去对待他们了。而智伯以国士来对待我,我自然要用国士来对待他了。“

赵襄子叹息说:”豫让啊,你为智伯报仇,天下闻名。而寡人也曾宽恕于你,也够了。现在寡人没法放你“,就命令兵士抓住豫让。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去隐藏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有为美名死义的道理。曾经你放过我,天下都知道你贤能。今天我本就应该去死,但是我希望得到你的衣服,刺它几刀,也就当报仇了,这样死了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赵襄子就脱下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悲愤的去刺它,说:”我可以报答智伯之恩于九泉之下了“,接着自杀而死,自杀当天,赵的义士听到此事,无不悲泣。

豫让这样一个失败的刺杀,为什么千古传颂呢?除了有人刻意去体现豫让的忠臣形象外。我个人认为豫让失败的刺杀,以悲剧收场,更能体现豫让的精神。

1、豫让为什么失败?就是不肯变通。那为什么他不变通?因为他是春秋人,你去判断一个人不是看这个人的生活年代,而是时势在这个人骨子的精神。我们看看抗日老兵,他们尽管生活在2017年,但是骨子里的精气神就是抗日时期那个小伙子。

豫让生活在春秋晚期,他的骨子里就凝聚着春秋人文精神,士为知己者死,战国以后就难以看到了。所以写这一部分,就是标志着春秋人文的彻底收场,豫让就是这部戏的高潮阶段。接下来的时代就是杀戮和血腥的时代。

春秋以后的士,只是一个代指。就像建国之前的知识分子和建国后的知识分子,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

2、悲剧收场,可以让人有种很美的感觉。一个人的悲剧,往往和这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时势有关。如果豫让懂得变通,这样的悲剧不会发生?但是豫让是春秋人,而豫让刺杀赵襄子却发生战国,看似是两人的争斗,其实是两个时代的争斗。所以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最后为什么赵襄子一定要杀死豫让,为了自己也为了豫让。为了自己自不待言,为了豫让为什么?豫让杀赵襄子是因为智伯以国士待之,如果赵襄子一次又一次放了豫让,对豫让难道不是知遇之恩吗?豫让怎么选择,是杀还是不杀,这种激烈的矛盾,很像《天龙八部》里的萧峰。

最后赵襄子当年因为兄长伯鲁没有立为主君,自己虽然有五个儿子,但是没有立接班人。就封伯鲁的儿子在代地,称为代成君。代成君死的早,又立代成君的儿子浣为继承人。赵襄子死后,弟弟赵桓子驱逐浣自立成为继承人,当了一年,死了,赵氏的父老就商量说:”现在桓子死了,桓子是自立的,不符合赵襄子的意思“就是杀死赵桓子的儿子,迎接浣为赵氏的宗族长,就是赵献子。赵献子生了赵烈侯。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候。韩康子生韩武子,韩武子生韩景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言 把三家分晋当作东周进入战国的标志是史学界的共识。 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也将三家分晋作为开卷第一篇。 所...
    学为圣人阅读 693评论 0 1
  • 这篇文章将要介绍《通鉴》里面的第一个故事:智伯之死。 一直认为:好的文章的开始一定要让读者如饮酒,初尝即醉,之后在...
    读小字阅读 3,013评论 1 5
  • 上一章 最后之战/目录君 (70)以爱的名义 眼看着,就要磨刀霍霍战高考。 可是,生活怎会这样平淡无奇又顺风顺水,...
    九空阅读 304评论 15 13
  • 朋友的孩子睡觉前问妈妈,为什么蜘蛛网不能网住阳光?于是写了首儿歌,回答这个有趣的问题。 【想网住阳光的小蜘蛛】 有...
    大鸟8wo阅读 497评论 2 7
  • 春天不是读书天。鸟语树尖,花笑西园。宁梦蝴蝶,与花同眠。 踏青郊游,总会被各种花迷了眼。想要记录下她们最好看的姿态...
    栗子味阅读 800评论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