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收到不少评论,引发了关于读写的联想。偶尔内观自己的文风还是挺有趣的,因一篇文写后就鲜少再去回顾,自己的写作风格往往读者更为洞悉。在此谢过愿意留下评论的书友们。
┃发声
文字被诵读出来,感觉是十分微妙的。小时候语文讲评作文课上,老师会抽选几篇代表性文字,当着全班的面,边评边读,大多是赞誉。那时候我的作文时常入选,每每看着一大摞作文本在讲台上,总禁不住多瞄几眼。等到老师慢悠悠开始诵读时,心脏又扑通扑通加快,似乎觉得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过来,不光是坐相,就连抿抿唇也觉得别扭。老师的发音通常圆润饱满,时快时慢,听着听着,竟有种陌生的错觉,彷佛那篇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倘若恰好当天老师咽喉疼痛,让你自己朗读,那种怪异别扭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的心理至今记忆犹新。许多处词藻当初写时并无不妥,及至发出声来便显唐突违和。
后来,每当动笔写两句,就要心里默读几遍,虽然不大可能有人要你当众诵读了。在默读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句子宜短,有些句子宜长,有些词语宜简,有些词语又须添上个把副词。就像一个作词者依据曲谱填词一般,与心中的曲调一一对应,行文通畅自是水到渠成。
┃视角
写作和阅读,在丰富视角这方面功效是一致的。一篇文章总归围绕着点东西,或抽象或具体,可称之为作者的视角。有人擅长写景,白纸黑字寥寥几行符号便把景致铺展开来,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当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善于讲故事的人在交际上更为敏锐,细枝末节也能道个明明白白。此外还有思考者们,最著名的是那些哲学家,遥想他们生平,应时常是独处深思之状,眉头微蹙,神情忧郁。最后将所思所感付诸笔端,应该也只是分享的需要,热爱写作、享受被「点赞」的优越感都不太可能。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因共通的文字契合达成了短暂的一致视角。作者写麻雀,写风,写善恶,你自然也感受这些。可能平日里你粗犷豪迈,凭借娟秀细腻的文字也能看到平日里不太可能注意到的风景。所以有人说,阅读是生命的扩张。写作其实也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阅读是移情,而写作是内省。有很多信息堆积在脑海表层,未经写作加工,其实是感受不深的。有写作经历的人都能察觉,动笔前是一个意思,动笔后不仅仅是这个意思。组织梳理成文的过程,要用到分析举例诸多方法,这就迫使你去考究一些细节因由,颇有拨云见日之感。
┃雄辩
读一些人的文字,犹如父母对待孩童般谆谆教导。他会告诉你这样没有那样好,如何会成功如何会失败,哪些恶习是要不得的,哪些东西是必须了解的。令我费解的是,大多数人对父母的耳提面命厌恶反感,却对这类文字不厌其烦,诸如「不能不懂」「不可不去」「必备」「最佳」等词藻大行其道。可能我从小较为叛逆,别人说一定要的我总不爱照做,这类文字我也是极为反感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对好坏也有各自的评价标准,我想得到「不得不」的,无外乎「呼吸」「心跳」这等性命攸关的客体,至于去什么地方,读什么书,全凭喜好。
我一直不擅长写议论文,老师曾对我说,议论文,就是鼓动洗脑,不管什么论点,一旦开写了,就坚定不移地拥护它。什么是雄辩,就是跟个雄鸡似的,谁不服就跳出来与你辩一辩。至今,我仍没找到那头大公鸡的感觉。
┃音韵
古时候,诗词歌赋是有音律的。好的作品讲究韵脚,字与字间绵延悠长。而今国人对文学的追求造诣可谓江河日下,能准确表达出思想观点就属难得了,更遑论精耕细作咬文嚼字。加之网文猖獗,带有广告营销性质的文字漫天席卷避无可避,潜移默化中文风难免带点「歪」。有人说阳光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爱,通俗大众文化的走火符合时代需求,但有时想想,当今读者导向的文化市场也是存在「逆向选择」的。通俗文章不太费力,文字或是俏皮或是带点「和谐语」,似乎就更平易近人,反正意思也到位了,何苦修饰工整,写得累读着也累。于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点击率狂飙,内涵深刻的洞见文字往往不见天日。当挫败感落寞感袭来,苦心孤诣的作者们自然难以为继。
语言文字归根结底是符号,阅读则是技能,平时被通俗易懂的文字宠溺惯了,是迈不过文萃殿堂的门槛的。因此有必要专程读一些「晦涩」的作品,一来曲径通幽,少人领略的内涵更显新颖独到,二来翻译「晦涩」的过程对锻炼思维是及其有益的。平时写作我也偏向正规严谨,因为文字写了是给人看的,除非考虑幼龄儿童的阅读需求,否则没有必要「通俗化」。当然,我有充分理由相信阅读我文章的人皆有大智慧。
不得不提一句,对偶押韵之类的技巧倒也有市场,在政府性报刊里十分受用,无奈多少年过去了,用语行文竟是没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