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 张居正的《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这句话我只听进去了后半部分。所以第一次失败比想像中来得要快。
App的第一个版本发布了,没有天降大雨,鬼神夜哭。只是下班得比平时要晚一些,又一次看到凌晨三点的深南大道。在下班途中,犹带兴奋,Ben拍着胸口说,剩下的交给我吧。
然后,接下来的一周,我继续测试、修BUG、完善效果。App上了架,有推荐周围的人使用,但感觉Ben少了刚想到点子时、刚发布时的意气风发。他并没有每天有跟我同步推广、运营方面的进展。从后台数据来看,新增的用户并不多,而认真发了帖子的用户只有一个。发布时间尚短,也知道需要耐心,需要持续迭代,忙起来连焦虑这个念头都没有。
然而,一周之后,Ben突然跟我说,这个项目不行,得放弃。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刚发布吗,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当时被不甘、失落、无奈等情绪支配着,并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已不记得当时具体是怎么聊的了。事后再问原因,他总结说,看世纪佳缘的数据,单客收入是平稳甚至下降的,单客成本是上升的,当时市场几个婚恋巨头的利润就已经是持续下滑的趋势,这个不可逆的趋势注定没前途。
经过这一事,我才意识到,虽然出来做新项目已经2个月了,但其实对于创业了解得太少。这是创业准备阶段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
刚开始的心态,就是少年刚出江湖,幻想着鲜衣怒马,腰佩长命,胸怀柔情,少不得一番闯荡。谁知还没有出新手村,碰到村口的小怪一回合就丢了第一滴血。心态没问题,但武功没有练好。
Eric Ries在《精益创业》一书中,给创业公司下了一个定义:创业公司就是在极度不确定的条件下创造新产品或服务的人类组织。程序员写出来的代码是确定的,编译成就成,不成就会报错,运行时确定了输入,输出就确定了。创业时,我们为自己的创意点子兴奋不已的时候,没有人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算有,也听不进去的,人总是听自己想听到的内容。当别人提反对意见,心里的想法是“你不懂”,或者“你不是我的用户”。
年少轻狂,本没有错。没有这种草莽气概,根本就不会想着走出家门,闯荡江湖。
我的问题是,准备功夫没有做好。光有腰间的长剑还不行,剑招得练熟了。
不过好在,我们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也知道创业意味着需要做出大量的牺牲,要承担更长的工作时间,可能会让我们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通常也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朋友家人在一起,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内,薪资会远低于市场,承担更大的经济上的风险。这些在当时来看都不是问题。
只要心态上还不认输,在江湖中练剑熟练度会升得更快。而这一次,就是江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创意的来源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