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天
芬和花的初次见面是在花修完哺乳假返回生产车间上班的那天。
芬见到花点点头,微微一笑。
花见到芬:“多漂亮的女孩呀!给你介绍个对象吧!”
芬忍不住笑了:“我还谈对象呢?我的孩子已经三个月大了。”
“是吗?是吗?我还想着把我爱人的大学同学介绍给你呢。你真的有孩子了?可一点都不像呀!”
两个人拉着手开心地笑起来。
那个时候生产车间的职工,年纪大的大都是总厂领导的家属,年纪小的,也是总厂职工的三亲六戚。文化层次普遍偏低。
他们工作间隙喜欢谈论的是谁谁谁家婆婆怎么啦,谁谁谁家的小姑又怎么啦,谁谁谁和谁谁谁又怎么啦,说话时夹杂着污言秽语,芬和华都不习惯这样的环境。
花是大专毕业后,自己联系到这家生产车间工作的。爱人也是文化人,在城市的另一家药业工厂工作。
芬的爱人是总厂职工,在芬刚生下孩子时,单位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工作调动来到了这个生产车间。
芬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母亲家教严格,平日里喜欢看书看报。待人接物都是有礼有节的。
花和芬一见如故。从此两个人在工作间隙一起交流工作,探讨未来。
芬在结婚前一直在老家的职工夜校学习,和夜校的同学相约一定要考取大学文凭。
花很支持,在芬学习遇到难题时,帮助解决。
芬的性格好,工作中不怕吃苦受累,多学多练,在技术岗位上的成绩不断的提高。
而花有专业文凭,在一帮文化层次低的职工中脱颖而出,十几年后,成为车间的领导。
不同的工作岗位没有影响两个朋友的关系。
十年前,花和芬离开了企业,两人相约,再创业。
花在领导岗位上的能力是芬欠缺的,而芬的动手能力是花愿意和芬合作的理由。两个人不同的优势可以在合作中互补,一起实现人生价值。
芬认为养老和育儿这两个领域是未来家庭的必需,办养老所或幼儿园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而花却想到自己当领导期间对衣饰的整洁等方面的要求,觉得开一家好的干洗店可以为富裕的人服务,挣有钱人的钱会轻松许多。
花和芬开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考察,干洗店店面的租赁、地段的好坏、客源的多少。办幼儿园的相关手续等等等等。
在教育局打听到一家有资质的幼儿园,园长有意休养一段,打算转让。花和芬实地考察,却因为转让费用而止步。
过了几天,一个老领导的酒业公司开出高价请花去做地区经理,花欣然前往。
而芬却因为能力的不足,资金的短缺,家人的不支持,回归了家庭。
花和芬在人生的后半段,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花在酒业公司成年累月的忙碌,让她获得了很大的经济财富。
芬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家庭。送孩子上大学;在父、母亲临终前悉心照顾,将自己的精力和爱献给了生养自己的父、母亲后,又再次转向了高龄的公公婆婆。
芬曾经的人生价值梦想越来越远,留在她的记忆深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