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三十日浅尝王阳明之心学经典,揽镜自照,明心见性。
二
2021年10月19日 周二
生逢好物,虽迟仍到,终是幸运,譬如这一季的桂花,终于迎来了幽幽冷香。这一回,吾爱的秋天是真来了!
生逢好人,生逢好书,皆是同理。不必羡慕王阳明的妹夫徐爱,能在五百年后读到师徒二人的对话,也是莫大的幸运。
朱熹认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与先生的观点相违吗?先生答复,若万事万物都去苛求至善,倒反而是求到意义之外去了。一个人若能达到专精合一的境界,便已然是至善了。心中有秤,万物可量。
之所以向来不轻易刻意参与任何慈善,也是相信先生所言:“至善是心之本体。”一丝一毫的人欲之私,都不该掺合进与“善”有关的行为里去。
有了合适的气温,桂花总会开的,她不争,你也别催。任梅妒菊羞,她情疏迹远,自是花中第一流。
三
2021年10月20日 周三
徐爱仍有困惑,现代的我们也仍有困惑,难道心定了就无需去外部世界做事论理了吗?王阳明接着说道:心就是理,天下又哪来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
一句话,提取了一切东西方哲思的精髓。亲爱的张德芬老师便将它演化为心理学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忽然也有所了悟昨天日历上的“每一粒稻谷都如此完美”。草木未必无心,人未必有心。愈饱满,愈谦和,尽孝、做事、交友无不如是。
这世上多的是明白一箩筐道理却依旧难以遵从本心而事事烦忧、处处纠结的人,再多的理无非枝枝叶叶,唯有心才是根,根深者至仁至信,却常沉默。
心笃定了,行方诚实,修行不过修心也。
五
2021年10月21日 周四
手机和Pad相继寿终,折腾半天只得打开已五年未启用的laptop,好在今天书到了,对已经N年只借不买的我而言,也算是为知而行了。
今日这段似乎还算浅显,任何解释都难免显得多余。就抄写一遍细品吧。有时想想,人生也就这两件事:知与行。
过得舒坦,因这两件事一致;过得纠葛,因这两件事背驰。而心理咨询,其实就是帮助困扰者从矛盾走向统一,成不忘始,人也就得了自在。
六
2021年10月22日 周五
致知须先格物。何为“格物”之“物”?先生解释说:身的主宰是心,心的发挥是意,意的本体是知,意的对象便是物。
意念在哪里,事物就在哪里。无论侍奉双亲还是辅佐君主,无论仁爱百姓还是善待万物,甚至一个人时时处处的视、听、言、动,都是一件事物。发乎于心的诚意,才是格物的功夫所在。
故此心外无一物。物必消亡,心却永恒。
七
2021年10月24日 周日
先生继续解释“格物”之“格”,如同《孟子》中“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令心的全体归于正当。即意念所到之处,都要秉持正念,无时无刻不存养天理,便是穷尽了事物的道理。
天分再高,心若一任邪念孳生,则忘了物之本,乃至犯天理而自毁。那些上了“热搜”的“瓜”们,无非源于不正。
一五
2021年10月25日 周一
这次是王阳明的另一个学生陆澄提问: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待客则一心在待客上,这是否就是专一的功夫?
先生答复:好色就一心好色,贪财就一心贪财,这也能算专一吗?不过追逐私欲罢了!专一是要专注于天理。
渺小的人类之所以应当“谢天谢地”,因为天地无私,哪怕一颗田间稻穗,从无私意障碍,亦能平和心志、涵养德性。
人心本道心,一旦夹杂了私心,则失了道心。我们要修习的正是以诚意致良知的格物之功,克除私欲,复归天理。
二一
2021年10月26日 周二
陆澄又问:圣人能做到随机应变以至无穷,难道是对时事预先都做过研究吗?王阳明答:圣人心如明镜,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因此只需考虑镜子是否足够明亮,无需担忧事物能否被照穷尽。所谓探究事物变化,也就是拿镜子来照,而做学问者先得下功夫让自己的心明澈如镜,方能照见万事万物,洞察分明。
所谓日月可鉴,就是一个“明”字。世上多名人,少明人,名人未必有资格成为榜样。凡人能修的,是努力做个明人,并只以明人为范,只与明人为伍。
二六
2021年10月27日 周三
问:精研与专一如何分别下功夫?答:专一是目的,精研是手段,精研之外并无专一。
我的理解,很多人推崇的工匠精神和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做到退休是两回事,比如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人从不换工作,未必专精,也谈不上惟一,不过随大流以逃避变化和竞争罢了。如今很多年轻人看似频繁跳槽,其中不乏选择了一份事业便全心投入、悉心钻研而有所造诣的,所谓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发光发热,才是惟精惟一的功夫。
先生还举例说:“精”字是“米”字旁,大米要达到纯净洁白这样的“惟一”,春簸筛拣的功夫就是“惟精”。一切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上,都是通过“惟精”达到“惟一”。“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
惟精惟一者静亦定,动亦定,环境再多变,不临事而倾。内心坚,则诸事安。
二四
2021年10月28日 周四
陆澄又向王阳明请教何为“上达”的功夫。得到的答复是: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见、嘴上能表达、心里能想到的,都是“下学”;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见、嘴上说不出、心里想不了的,才是“上达”。
先生又举了个种树的例子,人为的栽培灌溉都是“下学”,树木自己日生夜长、枝繁叶茂便是“上达”。一旦自求上达,外人又如何强行干预得了呢?
所以,那些可以用功、可以言说的都是“下学”的功夫,而“上达”正包含于“下学”,但凡圣人所言,再精深微妙,也都是“下学”的功夫。为学者只需在“下学”中用功,自然能够“上达”,不必别处寻找“上达”的功夫。
想起以前给客户做培训常引用的一句话——Egg from breaking, is food; from the break, is life. 也想起许巍唱过的一句歌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我理解的“上达”,即难以阻挡的内在成长。与其等着被照亮,不如自己发光。
三一
2021年10月29日 周五
问:学习没有长进,怎么办?答:为学须有本源,源头上用力,循序而渐进。没有一个婴儿在母胎里就有学识的,出生后还不是渐渐就能哭能笑、能立能行,直至可以处世负重。
立志用功,如同种树。刚有根芽时没有树干,有了树干没有树枝,有树枝后方能发叶,发叶后才能开花结果。起初播种时,无须去想日后的枝、叶、花、实,想又有何用?只要不忘栽培灌溉,又何必担心没有枝、叶、花、实?
多么简单朴素的道理!许多高知的父母却自扰于孩子的“未来”,偏偏忘了诞下那个新生命时只盼他健康、快乐,到头来自己成为健康、快乐最大的阻挠者。
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看似“佛系”,其实正是我们常说的“初心”,是一种格物于本源的大智慧。
三八
2021年10月31日 周日
在我八年的自由职业生涯里,接受过无数次顶级咨询公司的专业训练,最难忘的一次发生在从企业培训转型人才评估后不久,不仅因为经历了五天五夜高强高压的全英文教学和考核,更因这五天从资深的外教那里深深记住了心理测评的一条要旨——Be neutral。
它为一个管理咨询顾问助力企业作出客观公正的人事裁决奠定了基石,更让我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任何人情事变只基于视听言动,不轻下判论,非常有效地避免了女性的主观和情绪化带来的职业困扰和人生烦忧。有意思的是搜这个词的翻译,除了通常的“中立中正”,竟还有一个“素净”,我想这也是自己一贯能在纷纷扰扰中秉持不温不火、淡然平和的缘由。
这是今早在抄写《传习录》第三十八条时读到“致中和”三字立刻从我脑海中跳出来的感悟,便马上记录下来。都说除了生死无大事,诚然,当你历尽富贵贫贱与患难变故。会逐渐看淡一切人情世故,也就越发不会在人情世故上下工夫。这不是说会变得越来越寡情,恰恰是知人情而不世故,因为人情可贵而恪守本己,不涂脂抹粉,也不与涂脂抹粉的人和事打交道,可以多出很多时间,只放在珍贵的素人素事上。
无关的人不浪费心情,无益的事不调动情绪,爱惜自己的精力,就是爱惜心灵的纯净。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中正平和,谨独慎行。
四一
2021年11月1日 周一
刚过去的这个不眠之夜,有凡夫在为双十一提前抢单,有俗子在庆贺外国的“鬼节”,还有一群天使为驱散瘟魔的阴霾彻夜劳作,魔幻之都在迪斯尼上空不灭的烟火中连夜完成三万三千余人核酸检测。
陆澄问:有人夜里怕鬼,怎么回事?先生答:那是平日所为未合乎仁义,心有歉疚所致。若素来言行皆合乎神明,又有什么怕的呢?
岂有正人能被邪鬼迷惑?凡怕鬼的,心邪而已!不是被鬼所惑,而是自迷于心。譬如好色者被色鬼所迷,贪财者为财物鬼所诱;易怒者被愤怒鬼所控,怕事者受胆小鬼所挟。
今早张文宏医生再次强调疫情“常态化”三字,并重申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和对未来的信心。人之所以平和,源于无忧无惧。我们的正念、善念,会带来净化能量。若仍有种种担心害怕或常常情绪失控,先问问自己:心里头有没有住着鬼呢?
五三
2021年11月2日 周二
学生问及孟子所言“执中无权犹执一”的意思,先生答:中道是天理,是权变。应时而变,怎能执着呢?必须因时制宜,难以预先定个标准。后世的各种儒者要把道理阐述得毫无纰漏,确立固定的格式,这就是不通权变的执一。
既要做到《易经》中所说的守持正固,也不能固执于一、不讲变通,这正是易之不易。好像在疫情的管控措施上,同样严防死守,有的地方“一刀切”,有的地方力气用在刀刃上,老百姓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做事如此,做人也一样,可以固执,须择善固执。不同的人生也就是选择在不同的地方固执的结果。
六三
2021年11月3日 周三
朱熹的格物之说是在照镜子上下功夫,不顾镜子本身可能是昏的;先生的格物之说是在磨镜子上下功夫,镜子擦亮了才能照物。第六十三条是王阳明的弟子徐爱的学习心得,正与第二十一条“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相呼应。
好比一个女子平素在化妆整容上不断花费钱财和精力,就是在照镜子上下功夫;而注重饮食均衡、作息规律、强身健体、修德养性,则是在镜子打磨上下功夫。身犹镜,心亦犹镜,美丑日久皆现。
无论性别年龄,貌端是小美,气定是中美,心净是大美。你我皆常人,难与自然抗衡,能做的是多向圣贤学习,人到中年,形不臃浊,神不轻佻,心底宽明似镜,是为大美,也是大福。
六九
2021年11月4日 周四
与其挖数顷大而无源的一个水塘,不如开几尺深而有源的一口井,从此水流源源不断。
说这番话时王阳明正坐在池塘边,旁边有一口井,由此比喻做学问。
当你埋头把事情做对的时候,有否想过是否在做对的事情?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千里差之于此。
生意生意,先要找到生活的意义,方能得之无穷,否则忙乎半生还是“穷”,怪谁?盲而又茫的必然结局而已。
七二
2021年11月5日 周五
善念萌发时要认识它,扩充它;恶念萌发时要认识它,遏制它。认知、扩充、遏制,都是意志在起作用,是上天赋予的聪明才智。这样的意志和智慧,圣人有之,读书人当存养。
学而致知,知的是何时充何时遏,先知先觉始于自知自觉。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人生即在念起念灭间潮起潮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的绝非善念,也未必是恶念,而是追逐外物的欲念,也是一切烦恼的起源。
得到是小聪明,放下是大智慧。
八〇
2021年11月7日 周日
立冬,北京初雪,泉州短袖,而我所在的江之南仍有暖阳️,体感微热,遂反而减了厚衣。尊重气温和地理,尊重身体的真实感受,冷了再添,不急。
四季自有它的秩序,该来的终究会来。每个生命体都应如树木花草,安然迎候自然的外在安排,同时不辍内在的成长和学习。
学习,即存养本心,专注当下心。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思之何益?不过增添心上负累而已。
树养育自己的根,我们养育自己的内在生命。不羡不妒,不缓不疾。不与时间赛跑,不和自己较劲。
八五
2021年11月8日 周一
人难得是反省和克制。我们一边嘴巴上说着“天理”,一边已有无数“私欲”倏忽之间飘过。暗暗发生的念头,精小细微,即便用力体察,也不易发现。
所以人更难得是刻刻反省、时时克制,不然格物之学就成为流于空谈的口耳之学。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就算懂得太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人生吧?
过不好,说到底,知行未一也。如先生言:“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还不如不议不说的四时万物!
所谓自知之明,是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觉知,生清醒心,生宁静心,方能生当下心。削减欲望,摈弃占有,放下对物质财富和人情俗务的依赖,身体自由,心灵自在。
九二
2021年11月9日 周二
至善本是人的天性,天性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才叫至善。止于至善,并非苛求尽善尽美,而是复归我们本来的天性。
工夫之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格,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知,知止,知至善只在吾心不在外。
搭关系,建人脉,抢资源,皆为外求。小儿少伪善,大人多迷失,为谋高分名校而弄丢了人至善的天性,本末倒置也。
格物致知即“诚意”之事,意诚,心亦自正,身亦自修,心正则中,身修则和。聪明人,只在磨练自身和存养本心上下功夫。
九八
2021年11月10日 周三
学生们被问及功夫进展,一个感叹心中明亮,先生说这是功夫的情景;一个叙述今昔区别,先生说这是功夫的效果。若只论情景与效果,仍是助长外求的毛病,不是真功夫。
真正的功夫是要让为善之心更加真切,见善自然亲近,有错即刻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令私欲日渐消弭,使天理日渐明晰。
真切,是知上认真,行上切实,目视耳听皆在。功夫不假外求,无需死守,知之行之,无非自心所见。
一〇七
2021年11月11日 周四
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其实后悔本身就是一剂苦药,它让你反思过往,警醒当下,以获取动力作出改变,以免未来重蹈覆辙。
“悟”字吾心,光悔不行,须自问,须改之。悔而不悟,悔而无改,只是留于后悔的情绪停滞不前,则此心药又生新病,未来必继续后悔,直至悔恨终生。
同一条路难以通往不同的风景,多数人走的路也看不到风景。无悔且别样的人生,是走少有人走的路和不断突破过往的勇气使然。
一一二
2021年11月12日 周五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者坐如尸、立如斋,并非效仿先祖专门去学习祭祀时怎么坐怎么站,而是平日里或坐或站时都在修习和滋养本心。因为人心本身就会对天理道义产生愉悦,如眼睛天生喜见美物,耳朵天生喜闻乐音,不过逐渐被私欲蒙蔽和牵累,才失去了愉悦的本能。如果人之欲求日减日远,天之理义日增日近,又怎会不愉悦呢?
我想心理咨询,也无非是帮助人重新找回本心和天理的过程,从而由不开心再回到开心的状态,碌碌于各种追求的大人们总是忘了自己小时候本来就是开开心心的。
故静坐也好,冥想也罢,都不过是让你看见心之本体的形式,倘若心静心动都能不忘本心,又何须这些形式,日常的衣食住行已足以让我们学而时习。安得不说?!
一一七
2021年11月14日 周日
在德性涵养上下功夫的人和在知识见闻上下功夫的人有何不同呢?王阳明就此作答。
专注于德性涵养的人每天都会发现自己德性的不足,专注于知识见闻的人每天则会感觉自己知识的富余。而每天发现自己不足的人会日益富余,每天感觉自己富余的人则会日渐不足。
这又一次回应了现代人知道很多道理却走不好人生道路的困惑,当网络上的资讯越来越丰富易得,所见所闻已未必为实,我们更应厘清和专注自己内心的坚守。
见多识广者未必不穷,随着年龄上去,愈发不爱与人争论,也不近喜好争论的人。要“涨姿势”,更要长修养,修养不够,姿势怎会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成熟的麦穗懂得低头,只因胸中饱涵着力量。
一二一
2021年11月15日 周一
昨天在图书馆书架上翻到蒋勋、贾平凹等作家的一本散文集,名曰《孤独就是人生》,今日所抄便得到了呼应。
戒惧是不知时功夫,慎独是独处时功夫,两者是同一个功夫。王阳明看来,无事时是独处,有事时也是独处,人若只在与他人共处时才下功夫,那是对着君子扮演君子,终究难免作假,唯独处才是“格物”之诚意的萌芽,也是“修齐治平”的精神命脉。
独处时,无论善念恶念,一对皆对,一错皆错,毫无虚假,这正是王道与霸道、义与利、诚与伪、善与恶的分界处。于独处时坚定不移,方能正本清源、立守诚德。
庄子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若能体会到这种”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的功夫,便能领略到蒋勋所言——孤独,是一种福气。
一二三
2021年11月16日 周二
今日这篇倒有几分意外,针对学生所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回答:人必须先有为自己考虑的心,才能克除私心,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眼喜看美色,耳喜闻美声,嘴喜食美味,四肢喜好运动,这都是天性天理,而主宰这些的是你的心。心是你的真己,若无真己,便无躯壳。以你的真己掌控你的躯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便是克己,便是保住了这个真己。
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是为慎独。人须有所敬畏,视听言动才能自律,自律才得大自由。
正因我们都有惧怕感染新冠病毒的为己之心,才会戴上口罩、约束走动、配合防疫,而不是高唱着“民主自由”放任私心私行却置众生安危于不顾,最后失了世界、丢了自己。
一一八
2021年11月17日 周三
朱熹认为“居敬”和“穷理”是两件事,王阳明却觉得天地之间只有一件事。
这一件事就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知专一而不知一就是天理,有事就会追逐事物,无事就会心中空落。这番诠释让我想起常有人问这么早退休不会觉得无聊吗?我只能淡然笑笑,只要用心,一茶一饭一心一意,家居日常都有得聊;若只是习惯天天上班时时奔波,貌虽迎合,心却游离,厌倦、焦虑、纠葛是必然结果。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恭敬是无事时的道义,道义是有事时的恭敬。譬如古时候忠和孝只是敬和义的对象不同,若无论对君主对双亲都发乎天理之心,便无难以两全之论。放到现代,也无所谓家庭和事业的冲突,一切选择上的矛盾,不过是你的心自相矛盾。
有事无事,一心用功;三餐四季,如沐春风。
一三四
2021年11月18日 周四
师范实习时给学生讲过一堂哲学公开课,叫做《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主旨精神是:人在充分实践中得到踏实而真切的感性认识,引发了在书本和课堂上学而致之理性知识的明思细察,从而更加促进方向正确的实践。今日抄读此篇,想来说的是同一件事。
顾东桥来信问:如果真的认为行就是知,恐怕专注于探求本心而忘了顺应事物的道理,必然会有难以明白、无法理解之处,难道这是圣人强调知行并进的既定方法吗?
王阳明回信答: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了知行关系的本来面貌,才有知行合一、知行并进之说。
城里的父母找教练讲解让孩子学会游泳,农村的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河水学会游泳。学与习没有先来后到,知与行也不分高级低级,相互验证而令内心信念更为坚定而已。
物理不外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也必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行所知,知所行,日日笃定,夜夜安寝。
一三六
2021年11月19日 周五
将心中良知推之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合乎天理。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格物致知,是合心和理而为一者也。
离开职场后,捡回手写的习惯,将修身于素朴生活的点滴心情记录下来,即便在晦暗中,也努力做个发光体,我想这也是尽己所能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吧。
所以,我会继续。
一四五
2021年11月21日 周日
周冲来信问:做学问的人要明白如何下功夫,得学习圣人的气象,以圣人为标准,才不会有差错,不知这样对不对?王阳明回信答:圣人的气象是圣人的,如果不从自己的良知上真切体认,好比没有磨过的镜子去照美丑,圣人的气象又如何体认呢?
凡人和圣人的良知生来是一样的,若能时刻明白自己的良知,不在世事经历中丢失良知,则圣人的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这大概就是“心外无佛”的道理,真正的学习不需要一直给老师交学费的,更没必要将周末都交给补习班的,我相信“双减”的初衷是希望无论大人孩子都回归“自修”的内功。
所有答案都安住在你内心,何须苦苦外求?
一五四
2021年11月22日 周一
来信问:既然良知是心的本体,为何常人还要通过学习达到呢?先生答: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良知是人的喜怒哀乐未发出来之前的中和、公正、寂静的品德,人人生而具备。但良知会被人情所昏、物欲所蔽,学习就是去除这些昏蔽。
我们常说的本心、初心,就是那颗不为他人外物所扰,不分有事无事,动亦定、静亦定的心,有良知者时时能照见自己的心。而在外部世界里昏而迷者,就是蒙蔽甚而丢了自己的心,总说自己“心静不下来”的人也是这个理。后天的学习和磨练,正是为了找回自己的心,找回那份中正、平和与宁静。
如今朝日历所写,镜子照形也照神,收敛形神,方可入睡。所谓收敛形神,就是去除白天一切外物在人的身体和情绪上留下的痕印,完完全全回到本我,归于内心,自得安宁。
上一篇:
【爱词瑋记】之秋江潮落鸿雁归
下一篇:
【爱词瑋记】之几缕暗香染琼花
作者爱瑋儿,一个喜欢写写画画的心理教练。从中学英语教师到500强中国区高管,三十五岁挥别职场,以自由顾问身份背包行走近30个省市。而今安心居家种菜,与七弦共舞,和笔墨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