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关键情节透露,不喜者慎点。
虽然《人生》足足十三万字之多,但是称其为中篇应该是没错。因为其人物、情节、时间空间跨度以及所包含的主题还不足以称之为长篇。
《人生》描写农村青年高加林从一个民办教师到农民再到城市中的一名记者,最后回到农村的人生经历,以及在这种经历下,高加林与本村姑娘巧珍及自己的高中同学黄亚萍的感情纠葛。展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农村知识分子精神及理想要求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高加林是一个精神层次很高的人,是一个既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又因为现实而感到自卑的一个人。在高中之时就喜欢研究国际形势,在各个方面都十分突出,从而在精神层面上割断了自己与农村的联系。但是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回到村里做一个小学教师。对他而言,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料,高明楼为了自己的儿子,竟然不再让高加林继续当民办教师。高加林由此陷入第一次的人生困境。
而此时,本村姑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情终于不再压制,她选择了毫无保留的爆发。
高加林是一个精神层面极高的知识分子,而巧珍却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农村妇女——陈立本确实间接上害了她。原本二人没什么可能性,但是高加林正处于人生的艰难困境之中,加之巧珍确实美丽及对高加林的热烈的爱,高加林选择接受了巧珍。在这一点上,高加林明显缺少思考。
二人沉浸在热恋中,即使周围人的非议亦毫不在乎。
正是因为有了巧珍,高加林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在农村做一辈子农民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事实上,他的内心还是怀着对城市的向往,对理想的渴望,毕竟精神境界太高。
高加林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机,他的叔父从军队复员做了地区的劳动局长,他也就很顺利的成了县里的一名记者。
或许是因为自己高傲的性格,或许是因为想做给其他人看看,自己不比任何人差,高加林的记者做得相当出色。县城里人人都知道这个年轻人了。
而这时,黄亚萍对高加林的爱渐渐由模糊转为清晰。在经过了一番思量之后,黄亚萍终于向高加林表露心迹——毫不在乎自己与张克南尽人皆知的爱情。
高加林做了一番思考,这番思考的结果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高加林与巧珍精神层次差得太多,只是在农村的时候限于农村环境下,这种差别并没有展现出来。因此高加林可以和巧珍沉浸在甜蜜的爱情里。而一旦到了城市或者说回归到自己的精神高度,高加林对于与巧珍的爱情便产生了对未来的恐惧之情。而且,巧珍终究只是一个农村妇女,这样就限制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这在巧珍来城里看高加林,而高加林感觉与之差别太大的情节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黄亚萍呢?与自己在高中就非常谈得来(种下了爱情的种子),现在在同一所城市里,精神层次相差无几。加之高加林对于未来的向往——跳出县城,走向更大的城市,黄亚萍显然是比巧珍更好的选择。
自己在精神层次上更需要黄亚萍,自己在前涂上更需要黄亚萍。所以选择黄亚萍——这是不是爱情已经很难说了。
其实,高加林的这种选择是在情理之中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高加林的问题在于,自己与巧珍之间的巨大差距他明明是知道的,对于未来的恐惧他也是可以想到的,但是,他却忽略了,而选择接受巧珍。既然忽略了,就应该好好珍惜,不应该抛弃巧珍。缺乏最基本的思考,盲目的做出选择(即使对于黄亚萍也是这样,思考明显不够成熟),这是高加林在爱情上最大的问题所在。
高加林毫无疑问的选择了黄亚萍,两人沉浸在热恋中。巧珍嫁了人,开始自己的新的生活。
高加林被人(张克南妈妈)举报“走后门”,县里决定把他退回到农村。
高加林人生第二次困境。
自己与黄亚萍的爱情终结了。自己回到农村,失去了与黄亚萍恋爱的资格,黄亚萍不会选择与自己在农村受一辈子苦。自己的自尊心也不允许。
自己的前途,自己的理想成为空话,他回到了农村,也只能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农民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甚至时至今日,农村青年都看不到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而高加林也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真实爱的是巧珍。
不是因为重新回到了农村,而是高加林成熟了。
在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高加林真正的成长起来了。不再在事情上莽莽撞撞、缺乏思考,不再一腔怨念,对于自己、周围人有了更加成熟的认识。
《人生》算是个悲剧吧,高加林对于巧珍的抛弃,与黄亚萍爱情的被迫终结,自己的理想与希望的破灭……农村青年的路到底在哪里?他们应该如何选择?路遥发出了疑问,答案却需要读者自己慢慢摸索。
但悲剧之中蕴含了希望,这是路遥的特点。高加林终于成长了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加林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而他,经历过后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