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具备教养孩子的专业素养,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方法,有时要消极对待,有时必须狠下心来。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还必须给孩子制定各种规矩。
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 我始终认为,一个家庭,一定要把养育孩子这件事看成是比所有其他事情都重要的事。 当然,很多人会质疑,人人都说要把教育孩子当成父母最大的事业,可当这个事业跟自己的工作、娱乐,或跟自己疲倦的身体产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怎样选择?这个问题对父母而言,是一个考验。
为人父母,心智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而所谓的心智成熟,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辨别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需要自我调整的,什么是需要自我克制的。心智成熟者,遇到挫折或不愉快的事时,绝不会轻易地放弃,动怒,甚至灰心丧气。换句话说,在遇到上面的问题时,心智成熟的父母仍然会将教育孩子放在首要地位。
我们一方面强调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另一方面还强调父母要做一个“专业”的父母,具备教养孩子的专业素养,这样才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与失误,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一个更为健康的环境。
“专业”的、合格的父母,会用恰当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自己情绪化的东西威逼孩子。
一个5岁的孩子要到她家马路对面的一个草地上玩,孩子先是要求带上玩具皇冠,又要求带上一个斗篷,爸爸妈妈都同意了,最后孩子还要带上一个巨大的帐篷。
这让妈妈忍无可忍:“不行,怎么能带这么多东西呢?”孩子很生气,冲到房间里拿出一个玩具枪要打妈妈。爸爸看到了,坚决跟太太站在一边,斥责孩子道:“你敢打一个试试!”孩子想了一会儿,把玩具枪放了下来。那个爸爸后来问我,你说我跟我太太站在同一战线对不对?
我说你跟你太太站在一起是对的,但是你前面的教育方法却错了。 对孩子的前两个要求,家长都同意了,而当孩子第三个要求有些荒唐的时候,父母就彻底崩溃了,好爸爸就变成了坏爸爸,好妈妈也变成了恐怖妈妈,如果父母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很容易用类似的方式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的情绪。
比如孩子以后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孩子第一点能做到,第二点也能做到,结果第三点做不到的时候,对孩子来说,前面的两种幸福感全都消失了——我太没出息,最后这个我都完不成。所以,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那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不听话呢?
比方说,孩子特别吵闹,说他好几次也不听,怎么办呢?这时父母就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消极”来处理。这种消极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消极,而是父母的有意为之:你吵,我就不理你,就让你在那边吵;你哭,我不理你,你累了就会自己找台阶下。其实这就是给了孩子自我调节的空间,让他自己寻找处理问题的对策。
但有些情况,父母采用消极对待却并不合适了,而是需要父母为孩子确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告诉他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些事情,哪怕孩子很不愿意,甚至十分抗拒,只要它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那父母就要坚决让他做。
既严厉又温和地给孩子定规矩
从孩子的天性来讲,他们当然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被保护的、安全的世界里。但如果父母过于保护孩子,也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所有的成长都是学习的结果。孩子需要付出,需要努力,甚至需要不断挣扎着突破自我才能完成个体的成长。
不去付出、不去担当一些责任,人的成长就无从谈起。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对付出是有畏惧感的。在人的天性中本就包含着消极与被动的东西。这样的消极、被动,如果你不去帮助孩子改变它,那孩子很可能就会一直处于退缩的状态,甚至越长越小,父母也越来越无力改变了。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或上小学的第一天,都会哭哭啼啼的。为什么呢?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对自己成长的恐惧。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但是父母如果把这种正常当成非正常,并用一种过于夸张的方式去保护孩子的话,孩子很可能就再也不愿意上学了。
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曾跟我说,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哭得特别厉害,爷爷看了特别心疼,就说,那就让他在家里再休息几天,等他不哭了再去。结果没想到第二次去时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于是又带回来了。第三次想带孩子去的时候,根本就带不出家门了。
现在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只要一听说要上幼儿园就哭得死去活来。实际上,孩子正是在父母家人的这种错误的引导之下,从本来正常的某种畏惧紧张,变成了一种病态的反应。
这个妈妈后来问我,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的孩子上学呢?我说作为父母,有时候要帮助孩子成长,你必须要能够狠得下心来,这个狠得下心来,对孩子没有任何的伤害。痛苦只是一时的,但这些痛苦,却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两岁之前,父母要全方位地呵护他,满足他的身心需求。但是当孩子长到两岁左右时,就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叛逆期,他就会提出一些非常无理的要求。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改变跟孩子相处的方式,不能一味满足孩子。
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引导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我们经常说,教育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轻易形成的。
这个习惯就是父母所要教育孩子的主要的内容。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温和而又严格。这里说的严格是指对于原则性问题的态度。
一个两岁多的孩子,通常会很好动很淘气,有时候会有一些无理的要求,但是他并没有能力辨别这个要求是否是无理的,这个要求是否是危险的。比如说,有的孩子对电器很好奇,对电器的插座很好奇。你不让孩子玩儿,他就会哭闹不止。对父母来说,对这一类的原则问题,就不能因为孩子一哭闹心就软了。
对于那些孩子绝对不能做的、父母不能满足的事,父母一定要坚决拒绝。所谓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就是给孩子立规矩,或者说是订“契约”,与孩子明确约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这并不是一次就能到位的,所以父母需要特别耐心,要一次一次跟孩子讲道理。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还要学着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引导他。 我小时候,父母对我有几条特别严格的要求。一条是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太响的声音,还有一条是不允许筷子在菜里面搅来搅去。
我妹妹吃饭的时候,手里的筷子老是会碰到别人,因此经常被母亲批评。我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妈妈因为身体不适躺在床铺上,突然很生气地说:“儿子,你吃饭的声音怎么这么响啊!”我特别惶恐不安,也很纳闷:妈妈怎么能听出是我的声音呢?
但是等我们长大之后却发现,母亲的这种提醒,让我们一生受益。小时候的很多规矩,不知不觉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
台湾有一个学者曾经跟我说,为什么很多大陆同胞意识不到在公共空间不应该大声喧哗呢?
其实这与这些人在童年时期父母没有严格要求他,没有告诉他一些基本的规则有关,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立规矩”。
比如使用不同房间有不同的要求:在你自己的房间,你就有更大的自由度,只要不破坏环境,不伤害自己,你想怎样都可以;而对于爸爸妈妈的房间,没有经过爸爸妈妈的允许,你是不能进去玩、翻找东西的,尤其不能带其他小朋友进去;而客厅则是全家人共同的空间,就需要有客厅的规则,比如在客厅里不能大声喧哗,如果有客人来了,你就需要有礼貌地跟客人交谈。
这位台湾学者说,这些规矩看起来很多、很复杂,但要想“立”住它其实并不困难,只要父母或老师能一次一次帮助孩子,指导孩子,纠正孩子,慢慢地他就养成习惯了。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在幼儿园就完成了。比如老师教他只能拿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东西;饭前要洗手;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饭后要漱口;要把玩具归类;回家的时候,不能把别人的玩具带回家,等等。这些习惯就塑造了他的品格,成了他自我学习的起点。
我到江苏一所乡村学校参观时,看到墙上写着三条“学会”:一是要学会走路,二是要学会吃饭,三是要学会说话。
这三个“学会”让我既感慨又欣慰:我们的教育终于意识到要把起点放低了。把起点放低了,就是让孩子回到生命最原始最根本的起点,从那里开始学习。
如果把这些做好了,孩子就会一生受益。 大人给孩子立的这些规矩,都是为了使他更为坚强,更为独立,更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而无原则的过度的爱,对孩子只是一种伤害。有些人说独生子女是教育不好的,其实关键在于很多父母对独生子女会过度溺爱,过度保护,过度代替,这样一来,孩子就很难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