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写作课,一个经常关注我朋友圈的女孩儿在下面给我留言:“我也喜欢写作,但我坚持不了,干什么都三分钟热情。”
我懂,其实,她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干什么都三分钟热情,索性我就不干了!”
有多少人,因为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情,从而否定自己的行动,把自己行动的力量活生生地压死在摇篮里,毁掉了自己可能到达的远方。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公众号大号的作者,当了数年的全职妈妈,起初,她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列一个计划,然后从来都没怎么执行,要么就是三分钟热情,要么计划一列就对计划所列之事情再无临幸之心。如此过了两三年,她才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列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项目:如何健身、读书多少、怎样码字……,而且每日必照计划实行,几个月之后成效显著,开公号写博文,成了个大V。
如果,她因为前面的计划没有执行好,就否定接下来的所有计划,认定自己以后的计划都是“反正都三分钟热情,我索性不干吧”。那么,她还会有今天的成绩吗?
在我们越是年少的时候,我们拥有三分钟热情的频次越高,当我们还只是会攀爬与咿呀学语的时候,我们随便拿着手边的玩具就兴趣盎然地投入进去,当然,每次也就玩个几分钟,然后迅速投入另外一件让我们兴趣盎然的事情里,但我们那时候从来不去想“反正我每个玩具只玩几分钟,干脆不玩的事情”,甚至我们在不厌其烦地探索与丢弃、丢弃与探索的循环中,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在众多摆在玩具箱里静静等待我们垂幸的玩具里,找到那么一两件我们是最喜欢的、每次必玩的。瞧瞧,如果不是这种不厌其烦的三分钟热情,我们如何有机会得知那一件是你的最爱,你又如何得知这种爱在你的滥情里面竟然是如此执着呢?
然而,随着岁月流淌,我们似乎对三分钟热情嗤之以鼻,甚至对别人的三分钟热情都会蔑视几分,我们对外界与自己都越来越多质疑、越来越少自信,对周遭少了探索之心、对事情提不起兴趣,就算在死水一潭的生活里偶有那么一点冲动求索的涟漪,都被内心的那句“反正三分钟热情”给活活浇灭了去,我们才不过三十岁,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老了老了”,其实,不过是激情退了,准确的说,不过是自残“热情”之臂,不再给自己拿起的机会。
现在,公号一打开、网页一搜、公司随便开个会,就能接触数不胜数的“如何提高行动力”“如何提高执行力”“如何持之以恒”方法和妙诀,但这些方法和妙诀我们看了千百遍,临摹了无数次,我们仍然原地打转,丝毫没有再进一寸之势。
朋友小愉,原来是我朋友圈子里出了名的三分钟热情的主儿,你可能今天听到她说她要去学烘焙,明天又听到她说要去学插花,后天她可能说其实她最想做的是学摄影,毕业前五年,她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她总是被其他新奇玩意儿吸引,永远不觉得累……但她永远是我们那一堆人最有活力最有激情的人。你可能以为最后她又干出了什么了不起的稀奇事儿,其实不是,她只是后来对绘画这件事情,从捡起到抛弃、抛弃到捡起、捡起又抛弃,反复无数次三分钟热情之后,终于在前两年把这事儿给扶正了。之后,只要她在画室,你跟她说哪个稀奇玩意儿的创始人要来搞个工作坊,她是头也不会抬了。
当然,她也没成什么大师,不过每个月倒是能给自己挣点比工资高的小费(她自己这样描述)。
如果不是她一次次对自己的三分钟热情加以包容,从未对这种热情抱以怀疑,估计也不会过着让人艳羡的“爱好与人民币共进”的生活了。
我们总是一味地提倡坚持,藐视三分钟热情。
可是,如果不是尝过“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如何得知“我却独爱你那一种”?
在一次又一次的三分钟热情后,我们总能找到那个让我们三十分钟热情、三百分钟热情、三年热情和三十年热情的事。唯有一点,就是不要把那些可能成为三十年热情的潜力事件,浇灭在不能坚持的挣扎和自我独白里。
坚持这词儿好沉重,坚持这词儿生来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去你的坚持!三分钟热情,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