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家农村流行很多带有自创性质的娱乐项目,很多跟现在的一些体育项目挺相似的。比如说,以前我们村玩的一种叫“倒窝离”(根据方言读音写的),类似于体育项目中的垒球和曲棍球的结合体;下“方”和“三斜”是跟下棋相似;抗拐、滚铁环大家应该都知道;打宝就是用两张纸叠在一起叠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宝”,一个放在地上,一个用手捏着轮起来往地上的宝打,只要能把对方的“宝”打翻过来,那你就赢了,对方的宝就是你的了;打瓦,就是把几块瓦依次竖着摆好(第一排摆一块,第二排三块,第三排五块,依次类推),人站在离砖十米的地方,用手里的砖扔出去打摆好的砖,打倒多的胜,这个活动类似于打保龄球;还有一种活动叫“打茧儿”,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们村可是相当流行的一种娱乐项目。
所谓打茧,就是木棍打木棍,有点象棒球的感觉。拿在手里的木棍就象棒球里的棒,大约直径四五公分的样子的槐木棍,截成长红三四十公分,有时候也用长条状的木板。用来当“茧”的,是用直径约二公分左右木棍,截取15公分左右,然后把两端用刀削成尖状,外形很象一个长长的蚕“茧”,大约打茧就是由此得名吧。
小时候打茧儿一般要找一个比较开阔地,比如说村子外的场院,怎么打都可以;如果在村子里面,万一打到邻居家里去,那就麻烦了。打茧儿动作有点象打棒球,但又不完全一样。首先要在地上画一个正方形的框,大方框里套着小方框,再将大方框的四个内角与小方框的四个外角用直线连接,这个框被俗称为“锅”。如果经丈量不够数,则不论茧被打至多远,打方的成绩为零。换手和摸鱼的得分标准可以由双方事先商定。
打的时候,将茧置于锅沿外一侧,用木棍敲打茧的前端使之落入锅内,落入不同的方位会有不同的打法。落入锅内左侧区域为“换手”,即用右手敲打茧使之蹦起,再用左手接过木棍在空中敲打茧。
落入右侧区域为“摸鱼”,即用木棍敲打茧,使之蹦起再用手接住。落入上方区域为“五里”,即可以朝远处用木棍连续敲打茧五次。落入下方区域为“二里”,即可以连续敲打茧二次。落入正中间为“十里”,即可以连续敲打茧十次。
如果茧没有落入锅里而仅压住了锅沿则为“独棒”,只能敲打茧一次。如果落在的位置压住了线则必须附加“骑驴”打法,即将木棍从胯下伸出敲打茧。茧被打出后,由打方根据估计报距离,另一方如果有异议可以用步丈量。
在打茧的时候,动作要领在于,用木棍敲击茧的尖端,在茧儿弹起的一刹那,挥动木棍将茧儿击出,越远越好,打的越远积分越高,一般是需要对家用步丈量,十步算一分。
这个游戏有一定危险性,如果离的近了,一不溜神有可能打在身上,所以小时候家长经常告诫我们不让玩。
后来上了初中,这种游戏就很少玩了。
后记: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玩法也记不太清楚了,所以向叔叔求证了一下,聊天截图放在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