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一本书对于我来说,从来就没有想过会去阅读它,更不用说用来学习了。
智慧不够这是根本,但是这本书就算市面上有译文我依然无法理解和掌握。
有译文也不能理解和掌握,那基本可以断定不是我的问题,而是译文本身的问题。
南山空同老师有一首诗道明了为什么这么好的一本书后世之人却没有看懂它。
世间道德是有经,二千年中看不明。
终南山下图有踪,九九八一连空同。
莫道书中有皇天,不言易中存天帝。
谁言旧书高如山,道易书成见分明。
这本书便是《道德经》,现在,我想好好去阅读并学习它,是因为南山空同老师的《道德图》面世,这本书中直指文字后面的事物本质,道理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世间大道,莫不从简。
《道德经》影响后世二千年,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下去,其中的智慧精华谁学习谁受益。
我不能说我能学好它,只是想到要学去学就是了,就像我写日记想到要写去写就是了。
什么是道德呢?
道的本意是指:一切规律。具体指三方面的规律:其一,天道,指自然之道;其二,地脉,指人与外界的交互规律;其三,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
德的本意是指:按照规律去办事。
《道德经》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可以按照里面的规律去做事的指南。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为了不曲解原文,特摘南山空同注解:世间的一切规律,都是能够被掌握的,但这些规律,却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认知这些规律。我们为了方便识别事物,会给他们命名来加以区分,但这些名词所包括的内容,却并非一成不变。
世间事物本无名,我们给一些事物命名,是我们认识世间万物的起始。如果我们心无所欲,就可以发现生育万物的自然之妙;如果我们带着偏私虚妄之心去认识世界,所看到的世界,就只限于自己的认知范围(边界)之内。
因此,世间的规律和表象,本是一体的,只是人们在认知识别时出现了偏差。“同”的本意是指,表象能与规律相重合,也就是“道”与“名”相结合,如出一辙。但这二者却又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在这不断变化中,才不断地生育着世间万物,对世间万物起着作用。
我终于知道我以前为什么看不懂了,因为绝大多数的解释都是解释字面的意思,譬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某些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比原始的还久远,比最小的还微弱,比最初的还本真。它像渊一样深不可测,幽暗无光;它恍惚无状,又好像其中有东西存在;它寂寞空旷无边无际,却又仿佛在你身边触手可及。这就是“道”!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是一切奥妙微妙的大门!
唉呀!妈耶!我只能说上面这样的解释我看一百遍也看不懂呀!懂了和没懂也没区别呀!
这里的玄指的是变化,而不是玄幻微妙,不怪自己以前不懂,是没有看到本源的解释。
学习体会:一切规律都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但是世人认知规律都是通过对一些表象加以分辩、概括、总结,但是无论是规律还是表面现象都是会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颗能识别变化的心,这颗心越纯正越能认识世间规律。
那么究意这世间规律都有哪些呢?
第二章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