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街上的海报,还以为是个爱情片。
真听说了,才知道是个打拐故事。
朋友圈里都说是个刷泪点的片子,不自觉地就提高了泪点期待。
不过陈可辛未必这么想,全片都在不疾不徐地推进。哪怕是田文军被骗子人贩追,三个人在安徽农村里抢孩子这么紧张的场景,都没有用剪辑手段把观众的情绪进一步往高推。
鲁晓娟开着奥迪离开了田文军的小网吧,又一次争执后的不欢而散。两个不同社会层面上的人选择了分手,却因孩子的存在而被联系在一起。她未必只是“觉得”鹏鹏是跟在车后面,只是一直没勇气承认。直到在寻子会上手牵手的一刻才释放出来。有人说这段拍得有点像传销组织,但这样一群受了失子之痛打击的父母聚在一起,除了实际的互相帮助,也需要一个倾听和宣泄的机会,更需要“鼓励”那种形式上的外在激励。
终于找回孩子,田文军在当地派出所的楼梯上放声痛哭。几年来的压力终于释放,如何弥合这几年和孩子感情的缺失,如何重塑生活他还没有想好。寻子会的领头人,生意人韩总把A8默默地停在田文军家门口,远远看着不敢再让孩子离开视线的田文军,不知自己今后是不是还要坚持。
影片的克制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核心被淡化三观也不甚清晰。也许是为了规避审查,也许是为了还原现实,总之全片总有一种展示到位了但是没有说明的不痛快劲儿。鹏鹏如何在两个家庭之间完成心理转换,李红琴对丈夫拐卖行为的内心否定和寻子决定,都是被有意规避的段落。这些段落和现有影片所表达出的任何一点单独拿出来放大,都会使影片呈现出不一样的样貌,表达出更鲜明的态度和观点。
失子群体的自我救赎和互助;
被拐儿童的心理变迁;
拐卖犯罪的社会背景;
接收儿童家庭的行为是否值得同情?
这些问题都是模糊不清的。
《亲爱的》可以一看。如果你有孩子,请教会孩子基本的社会生存技能。如果你没有孩子,请不要对泪点期待过高。如果你是众位明星的粉丝,请给黄渤和郝蕾鼓掌。如果你想为失子父母提供帮助,请让他们的声音传得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