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天
一直以来,心中分外钦慕那些穿一身户外服饰,带着头巾,墨镜,背着登山包,腿上绑着护膝,手握手杖,穿行在河流、高山的人。
第一次参加活动,就是从架花山穿越至白雀寺,户外群和“净水鸟”志愿者团队共同组织的捡拾垃圾一日游活动。
领队秋水大哥说,山的高度只有600多,一条道,不用担心迷路,对于初次徒步的人来说这样的难度不算大,中途有许多的休息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休整。
前两周户外群组织的黄梅山穿越,我认真阅读了群公告,浏览里面介绍的路线难度系数、时间、人员装备情况等。我想观望一次,等待群友回来后反馈再说。
我没有想到,黄梅山穿越里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我心里一下子很看不起自己。
所以,群里公布了新的穿越线路,还有捡拾垃圾的环保活动,这更是对我的路。我参加了一个公益资助群,做一些小小的活动,这次能穿越还能做公益,我心里乐开了花。
装备不足,就各种凑,手套、头巾是自行车运动的,帽子是以前钓鱼时候防晒用的,徒步鞋子是冬季最冷时候保暖用的,没有户外服饰,就穿上一条宽松的牛仔裤,上身着运动服,配上一周前特意买的手杖,背包里装上干粮、水果、两保温杯热水,出发!
乘坐面包车来到山脚下集合,秋水大哥再次宣布了进山的注意事项:今天的穿越活动是我们大秦岭户外和“净水鸟”志愿者共同组织的,是户外穿越和捡拾垃圾一日游活动。今日来的许多都是新人,在这里宣布一些规定。
最近凉山木里县的森林大火牺牲了那么多的年轻警察,大家都很心痛。我们的群规一直以来都是一日游人员不得带火机上山、在山里抽烟,这是第一;第二是自己使用过的食品袋、塑料水瓶等,不得留在山上,必须带下山。另外,将沿途见到的不能降减的塑料袋子、瓶子等一并带下山。秦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绿色资源,让我们世代繁衍生息,到我们这一辈要好好的保护它,为我们的后代留下这个宝贵的资源。
大家聚在一起,合影留念。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往山上爬。
一开始就是陡坡,走了百十步身体发热,拐角处脱掉了外套,轻松了许多。
一路往上,人们逐渐拉开了距离。
到达第一个平缓的休息点,是在几棵松树下,先期到达的已经各自找好地方坐下来喝水。我靠在路边的斜坡上,缓了缓。
看到有人上来没有停歇往前走去,我想:老话说的好,不怕慢,就怕站。决定不使蛮劲,稳稳地走。所以,我站了起来,跟了上去。
一路上山,见到了左边山下潘家湾高速建设工地,也见到了右边山下蜿蜒的潘太公路。城市在北,生生不息。
山对面一重重的山峦在阳光的照射下尽收眼底。松柏长青,不知名的树也返青,粉色的桃花夹在其间,春天的气息在山间萦绕。
小路两旁出现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举起手机拍摄,留待网上查询。
路边的桃花树下,爱美的女性纷纷合影留念。
天空上阳光明媚,走在林间,微风拂面,温柔待人。
走到大磨盘,“净水鸟”的蓝天雄鹰大哥手里提了满满的一袋塑料水瓶,是我们这一行人里收获最大的一个。
一路上,雄鹰大哥给我们说前几年在架花山捡拾垃圾的事情。那时候的人环保意识比现在弱,山上垃圾很多,我们每人都能捡拾满满的一个编织袋,然后背下山。
现在人们乱丢弃的习惯改变了许多,加入我们净水鸟组织的人也多了许多,我们在每次户外活动中都不忘宣传环保,带动了各户外群的人们都注意自己的行为,将自己产生的垃圾以及别人留下的垃圾一并带下山。所以你看,我今天手里只有一袋。
听着大哥说环保,心里佩服的要死。可看见被人丢弃的水瓶及食品袋在自己够不到的地方,心里却又暗暗的骂他娘。
弯曲的小道引领着我们这群户外人向上攀登。
一个小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四五岁的样子,苗条的身段,一身运动装束,走在爬山队伍的最前面。
一打听才知道,她两岁多就跟着妈妈户外活动,算是个老驴友啦!
她的妈妈是活动组织人,要做一些协调沟通工作,不能照顾她,所以队伍里的阿姨们轮流带她,她和队伍里熟悉的伯伯阿姨们有说有笑,十分开朗。让我好生羡慕。
经过两个小时,11点30分,处于先头部队的我们到达了架花山的松林,这是一个大的休息点。
老驴友们开始吃饭,我们也仿效,各自找到地方坐下,拿出干粮和热水吃了起来。
吃完说是到架花山庙转一转。我忍不住好奇跟着去了。
庙里是一对老夫妻,生活清贫,一大间房兼做厨房和房间,进门左面是大火炕,右面是灶,灶门前堆着柴草,紧挨着一张超大的面案。房屋中间一个柜子上面摆放碗,柜子边一个大的汽油桶,塑料布隔着,里面是面粉,前面几个涂料桶里装满了泛黄的水。庙的右边地里种了麦子,左边巴掌大的一块青菜地。山上缺水,喝的是天上的雨水。存水坑在松林旁边,好久没有下雨啦,坑里只有浅浅的水。
我无法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们在这个荒山上过着清贫的日子。
我进去时候,老驴友里的几个美女正在厨房里的大面案上包饺子,这是她们在家里准备好带到山上的,大锅里的水烧开了,煮了先给老人吃。她们是好有爱心的公益人!点赞!
秋水大哥是收队的人,待他领着最后的一批人上到山顶,我们准备再次出发。
这次我们一行五人,都是第一次户外徒步。除我一人,其余是两对夫妻。我们吃饭时听老驴友介绍了前面的情况,心里很笃定,迈开双腿就出发了。
相比前面的上山,在山脊上行走,十分的轻松。大家的话语多了一些,互相了解到,大家都是第一次。他们以为我是老驴友了。其实我只是比他们多了一支手杖,穿了一双正规的户外鞋而已。
走出去好一阵,看见对面远远的山顶上有建筑,我们猜想那里可能是我们的目的地。
翻过几座山梁,又下到山腰间行走,斜斜窄窄的小道布满了松软的落叶,踩在上面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我靠着手杖的支撑,和户外鞋踩地的踏实,走了过来。
这条路,从山脊下到山腰再回到山脊,路像一条细细的腰带扎在山腰上,连接了好几座山。
回到山脊,抬眼一望,架花山庙进入到眼帘,我们开心的叫了起来:“快看,快看,那不是我们中午休息的架花山庙吗?”
“你们看,我们好像在山里走了一个弧形吔”。
“呀!真的!我们走了一个弧形。”
这时候,一个男人出现在路的对面,手里就一个水瓶,好似散步一样,让我们好惊讶。“师傅,你从白雀寺来的吗?”
“是呀。”男人淡淡的口气。
“您走了多久到的这儿?”
“一个多小时吧。”
我们好兴奋,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到达目的地了!
这座山脊上,白色的李花灿烂的开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沁人的花香。我们几个女的站在李花树下,伸长脖子大口的呼吸。阳光透过花瓣照在我们的脸上,暖暖的。天空中云是那么的白,天是那么的蓝,时间好似停止了,云朵一动不动,我们就这样站在树下闻着花、任凭风轻抚脸颊。
等到后面的人跟了上来,男人笑话我们是花痴,却不知后来的女人看见这满山的李花发出了“啊,好美呀”的声音,引得在场的人大笑不止。
行进的队伍越来越长,在山间小路上连成了一条移动的彩练。
接下来的步行没有一点难度,大家一路走,一路闲聊着。不时的,路边有不知名的花草吸引了大家的视线,都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最有吸引力的是一大片的小蒜。刚有人说起它的吃法,队伍中有人就忍不住上手去挖。只可惜这小蒜刚刚从地里伸直了腰,瘦小细碎,还达不到食用的标准,只得放弃。惋惜地说:“留着它长大吧,有一周时间就够了,等下周徒步的人采它回家吧。”
转过一个山,白雀寺出现在山顶上,大家都很兴奋。马不停蹄的向上走去。
我因为捡一个瓶子耽误了,落在队伍的后面。
从早上9:30开始上山,15:30到达白雀寺,我在手机上忘了开运动轨迹,但我感觉我们在山里走了一个U字型。
在白雀寺院子里休整时,突然刮起了凉风,天空飘来一大片乌云遮盖了太阳。几个妇女在焚香祈福,嘴里唱着“南无阿弥陀佛”,朝着庙里的菩萨双手合十拜了,走进了庙里。
天色越来越暗,风也越刮越紧。隆隆的雷声传来,要下雨了。
很久没有下一场有效的雨。我心里期盼着雨下起来,希望春天的雨浇灌大地。让农作物噌噌往上涨,让山变绿,万物复苏生长。
乌云越积越厚,雷声滚滚而来,雨点儿也跟着下来了,打落在地上很快就消失不见。大家赶紧跑到门廊里躲避。
可秋水大哥说:“不要担心,这个雨不会长久下,大家休息一会儿,等这阵过去,再下山吧。”
我们到厨房的大锅里盛开水出来,乌云消散,天空放晴,太阳又露出了头来。这正是:雷声大雨点小。
下山时候和“净水鸟”的雄鹰大哥、夏雪一起走,听他们又说了一些做公益的事情。
不知不觉转过了几个弯,看到了远处山崖边的消息树。
那是一颗松树,崖顶上唯一的一棵树,有饱满圆润的树冠,低处的枝条上扎满了红色的祈福条,在风中摇摆。
大家都走到树下拍照留恋。
站在崖边,看远处,东市区尽收眼底,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崖下,很多的树还是干枝条,光秃秃的,但邻近村子的地方,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麦地里绿油油的,村道边的樱花开的正艳,一派生机。
从崖边的小路往下走,一不留神摔了一跤,下滑几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在迈步的时候,耳朵里听到后面的人说自己穿的是皮鞋,而且是第二次穿这双皮鞋爬山了。我没有忍住心里的好奇,想看看这位大神的尊容,但还没有容我扭头,脚下就滑了!
万幸的是,眼看快碰到前面姐姐的时候,我坐在了地上。
这是个教训。以后徒步时千万要专注,不能马虎!
下山后,我们将捡拾的垃圾倒在了村子里的垃圾集中点。
我用环保袋捡拾了满满一袋的塑料瓶和塑料袋。
这次徒步,我没有产生一点废弃物。中午吃的饼子,喝掉两瓶热水,水果没有吃,又带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