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问题,就是父母有问题!曾经有人说过,家庭会为人带来终生都不可磨灭的烙印,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在研究家庭系统治疗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点
1951年,萨提亚接诊了一位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年女子,经过了大约6个月的疗程之后,这位病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之后萨提亚却接到了来自病人母亲的一个电话,她的母亲扬言要控告萨提亚离间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
也许一般人听到这样的控诉一定会很气愤,但是萨提亚女士听到的却是话语背后的意思,听到了这位母亲内心深处的呼求。于是萨提亚邀请这位母亲和女儿 一起来参加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当治疗开始后,女儿与萨提亚之间的关系顿时开始瓦解,这位年轻的女性似乎回到了她治疗过程中的起点。而当萨提亚继续与她们两个开展治疗的时候,一种崭新的治疗关系渐渐在母亲、女儿以及治疗师之间形成。由此,萨提亚想到邀请这个家庭中的父亲/丈夫也加入进来。但是当他真的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刚刚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再一次土崩瓦解。 这时候,萨提亚敏锐地觉察到:她开始接近事物的核心, 她询问在这个家庭中是否还有其他成员存在。余下的这个成员被家人描述为"黄金宝宝",他是家庭当中的儿子(同时也是女儿的兄弟),当他进入治疗室, 并展现出他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时,萨提亚更加清楚地看到女儿所扮演的毫无地位的家庭角色,以及她为了在家庭系统当中生存下去而做出的种种痛苦挣扎。 这些早期的经验以及后来许许多多相似的案例让萨提亚意识到在家庭系统当中存在的动力和力量。要想治愈被认为是病人的个体,就必须对整个家庭系统进行干预。萨提亚的治疗开始更多地选择多个家庭成员的参与,而不是病人本身。
经过50多年对家庭系统动力和力量的研究及对家庭治疗模式的探索和总结,萨提亚女士提出了一句如今已成为亲子教育领域广为人知和认可的一个观点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刚出生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而第一个在这张白纸上书写的人正是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特质、思考方式 和行为习惯往往都会带着父母的影子。人最初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孩子的首要模仿对象就是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父母,而这种模仿对其以后行为方式的建 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一个人身上不自觉地带有父母影子的重要原因。人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大,尤其是小孩子。孩子的生活经验都是随着长大的过程慢慢习得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得勒就把人们这种从小时候到现在学习到的各种情境下该做如何反应的经验称为"生活模式"。毫无疑问,孩子最初的生活样式来自父母,如果一个孩子对人很没有礼 貌,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父母没有教给他如何礼貌对待他人,或者他父母本身就没有做到以礼待人。反之,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予他正确的 影响和教育,那么孩子所接收到的就是正确的信号,最终所获得的生活模式也将是积极的、良好的。
每位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毕竟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现实生活里有很多人空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却不了解爱孩子的方法。很多时候由于无心、无知,父母就犯下了错,而错在哪里呢?错往往就错在不会沟通。沟通的品质决定了生命的品质。父母会不会与孩子沟通,沟通的品质如何,往往直接决定了亲子关系的品质,进而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沟通的品质往往可以由一个角度来衡量,那就是看沟通处于哪个层次。通常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大致可以分成五个层次。我们跟不同关系的人,有着不同的沟通层次。这种沟通层次是五个同心圆,就像孩子们爱吃的棒棒糖。从外到内、从低到高分别为打招呼、谈事实、谈想法、谈感受和敞开心扉。
当你认识新朋友的第一刻,你所做的第一件事通常是打招呼:"你好!"这是第一个沟通层次,我们叫做打招呼。
接下来你会问一些问题:"你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等等,这是第二个层次谈事实。
接下来你们可能会继续交谈:"你为什么来上课?"对方说:"我的孩子不听话,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跟他相处。"这是沟通的第三个层面谈想法。
如果在谈想法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很赞同对方的想法,对方也认为你的想法很有意思,彼此就有可能产生好感,于是谈起更多话题,谈着谈着开始互相交流一些生活的感受,表达当时的心情,这样你们的沟通就进入到了第四个层次谈感受。
到后来,如果你觉得他比谁都更懂你,理解你,当你情绪低落、需要支持,或是有非常开心的事想与人分享,就有可能打电话给他。这样,你们就变成了真正亲密的朋友,能敞开心扉,达到心与心的和谐,你们之间的沟通就进入到了5~~最高的层次敞开心扉。当然,相反的,你也可能碰到另一种情况:对方的想法和你很不同,或对方并不太愿意表达自己,不想和你交往,于是你无话可说,放弃了进一步交流,你们的沟通层次止步于谈事实的层面。
为什么你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与和成年陌生人沟通不同的是,亲子沟通通常一开始是处于最内层敞开心扉的层次。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渐渐变化,在有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层次会从最内圈变成最外圈,从最高层次变成最低的层次,甚至更加糟糕。
有位家长说说:"我和孩子的沟通层次已远超过这五个,是水火不相容的仇人的层次。"他说这话时看起来是那么无奈,那么悲伤。要知道,为了帮孩子戒除网瘾,他已经花了几万块钱的积蓄。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回溯孕育生命的最初,孩子生命来自我们,孩子是我们的骨中之肉、肉中之骨,我们对他的爱就像对自己的爱,我们之间是多么的亲密!同样,孩子对我们也没有任何保留,他全身心地向我们敞开,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那时候我们多么幸福!可为什么后来会越来越疏远,甚至于变得如同仇人?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护士们只会告诉你说你生的是个男孩还是女孩,而不会说你生的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还是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是一样可爱,那到底是谁把孩子变成一个好孩子或坏孩子的呢?父母恐怕难逃此责。就像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过的那句话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身为父母,我们必须是时候要好好思考了:到底我们做了什么,令孩子和我们之间的沟通变成了这样?
让我们来看一看。其实,变化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自然的、个体的生命被训练、被教导、被社会化的过程中,很多制约就开始进入到了他的生命中。如果当他哭泣的时候父母压制他说:"干什么哭哭啼啼的,不许哭!"在他大笑的时候父母又呵斥他说:"有什么好笑的,不许笑!"那么他和世界的沟通方式就会渐渐发生变化。他会渐渐得出结论:情感不能随便表达的,爸爸妈妈认为我不够乖,不够勇敢。由于他是如此的弱小,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所以开始察言观色,隐藏自己的感受、情绪,说一些父母亲爱听的话,如此一来渐渐就把自己的真心慢慢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感觉父母越来越不理解他,和父母的感受也越来越不一致,他会把和父母的沟通层次一圈圈往外移,由敞开心扉、倾诉感受,变成讲想法;如果想法也总是被否定,那就只剩下讲事实、打招呼了。比如,有的小朋友在学校不开心,回家对爸爸妈妈说不想上学,可爸爸妈妈的第一反应却是生气地呵斥:"什么话?!居然敢不上学?!"孩子的感受就是被否定了。又比如,有的孩子会向父母表达自己对其他人的看法:"我不喜欢爷爷(或奶奶、老师等),因为他们怎样怎样。"父母当然会认为孩子是大不敬,多半会告诉他不可以这样想。孩子便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想法都会被批评。如果孩子想吃薯条、汉堡之类的想法也总是被"没有营养"等理由给驳斥掉,他就慢慢地从不愿或不敢表达感受、情绪,变成不愿意向父母表达想法,剩下来的就只是谈事实了:"我明天春游要交80元。""我的书包破了要买个新的。"甚至有时就连谈事实也不愿意,宁愿通过爷爷奶奶去跟爸妈讲。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到了只是打招呼的层面,甚至招呼都不打。
如此看来,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父母一步步引导的结果。既然问题出在这里,那么要如何让孩子再次对我们敞开心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