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般的美妙时光曾在生命中游荡,我们却视而不见,任凭沙石掩埋;天使曾降临我们身边,我们却浑然不觉,唯有她离去时才恍然醒悟。
最近在看一本书,名叫《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根据自己在讲授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中 一些体会写成的。之所以会拿来看,是因为这本书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
一直以来,我接触的心理学知识大多都比较偏消极的,对人以及心理的研究,缺少很多积极的态度。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一些积极心理学的书。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儿像成功学,但不是成功学,有点儿像鸡汤,但是绝对不是鸡汤。总之,我建议每个人都去看一些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还是有好处。
1.人生的“汉堡模型”
这本书开篇就提出一个有意思的模型,作者把人的状态进行归类,形成了一个“汉堡模型”,也叫“幸福模型”。这四种汉堡每种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正好也代表着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在追的剧《欢乐颂》。其中的几个女孩子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也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态度。
曲筱绡:享乐主义型
曲筱绡属于那种比较幸运的人,一出生嘴里就含着金钥匙,所以做事为人自然和一般家族的孩子不一样。在她的眼里,及时行乐,与朋友们享受眼前的快乐,是最重要的。但是有时却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毫不在意。当然,在剧中曲筱绡本质上是个善良的女孩子,但是却带着享乐主义的色彩。
这种汉堡虽然很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了等于享受现在的快乐,却是为未来埋下了痛苦。
安迪,关雎尔:忙碌奔波型
其实,在剧中,安迪和关雎尔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同一类人的。所以这也使得她们两个的关系相比其他几个女孩子而言,显得更加微妙,只是因为两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本质上却却可以看得出来。如她们拼命工作,为了工作可以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一起跑步,生活方式极为规律等。
这种汉堡当中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食用这种汉堡可以确保以后的健康,但是却让食用者很痛苦。
邱莹莹:虚无主义型
邱莹莹是几个女孩子当中最幼稚、最无知的一个,但是也是最让人心疼的一个。她对于生活缺乏自己的想法,对待事情也不能清晰、冷静地分析。这让她在爱情和工作中都受到了许多伤害。她对于生活,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
这种汉堡实际上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无法享受现在的美味,日后一定也会影响健康。
樊胜美:感悟幸福型
樊胜美,其实在这部剧中,算是最正常的一个。虽然在开始时以大龄剩女的形象出现,有点儿虚荣,有点儿臭美。但是却又很懂得人情世故和生活哲理。在生活中,始终以大姐姐的身份照顾其他几个女孩。在遇到自己真正心爱的人之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这种汉堡就是“感悟幸福型”汉堡。这种汉堡,既好吃,又健康。他们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也能够通过目前的行为,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种,或享乐,或奔波,或虚无,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去感悟幸福。这大概也是最近这部剧这么火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剧中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一个惬意的环境中被动地生活所感受到的快乐,远远比不上那种有激情地投入到有价值的活动中,以及为目标而奋斗所能体验到的满足感。
2.对幸福的人,大概不会问“你幸福吗”
曾经看过川端康成的《舞姬》,在一开始,故事描写主人公波子与竹原约会时,竹原就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对幸福的人,大概不会问“你幸福吗”。似乎故事的一开始,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印象,波子并不幸福。
波子的不幸福,应该是体现在几个方面的,一是被家长安排了一场自己不愿意的婚姻,无法与爱的人一生厮守,二是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生活相对艰难,三是自己热爱的芭蕾舞,变得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几度想要放弃。故事中一次次描写了波子挣扎的心理,丈夫对自己的冷嘲热讽,儿子对自己的不理解,让她的内心备受煎熬。
对于波子来说,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似乎决定了她的生活。她的生活经历了战争,书中描写的这一段是她刚刚经过二战之后,她的家庭,感情,梦想的变化。在她年轻时,日本还处于落后的阶段,守旧封建思想还很严重,因此,她的婚姻生活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而对于她所热爱的芭蕾舞,也收到社会环境影响,芭蕾在日本兴起不久,她深爱着芭蕾。并且让自己的女儿品子也早早地练习。她也曾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她与很多家长一样,把自己的梦想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几年前,有句相似的网络用语传遍大街小巷。“你幸福吗?”,人们纷纷以“我不姓福,我姓xxx”来作调侃回应。当时年纪尚轻,我终究没有领会这个梗,唯一觉得印象深刻的,便是那时因这句话带来的一个个玩笑。然而,这时回头来看,当时问出这句话,给出答案的人,是否究竟真的幸福。
3.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幸福
不要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而要问问什么会令你满足,并且为之做点什么吧!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正是你为之付出的。
作为刚刚毕业的我们,经历了史上最难毕业季之后的更难毕业季。人们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而我,不管是为了所爱的专业,或是为了逃避这样的困难,选择了继续深造。也许这也是我们当下环境所带来的“不幸福”。
然而,在这样不幸福的环境下,总有一些人可以让自己幸福起来。去年,我回到母校所在城市,与大学时的闺蜜相聚。她开玩笑地跟我说,感觉自己吃顿肉都是奢侈,每隔三个月交了房租后,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然后去吃土。我知道这是她的夸张式玩笑话,但是我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毕业后她生活上的困难。于是,那一餐……我吃的很感慨。我一直想问她,当初没有选择继续读研,现在幸福吗,但是忍住了。
闺蜜始终是个开朗,热爱生活的文艺女青年。她利用周末时间,剩余的一点钱,报名去学习插花,学习画画,过着她的小日子,不受任何人打扰。
所以,至此为止,我从来都没有问过她,你幸福吗,这句话。因为我知道于她而言,虽然物质生活相对匮乏了一些,但是精神生活却很富足。
我突然意识到,当时我一直没有提出那个愚蠢的问题是一个多么明智的选择。因为我终于明白,对幸福的人,大概不会问“你幸福吗”。每个人也值得拥有自己所认为的幸福。幸福的定义有很多种,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内心的幸福而努力。这种做法,无关对错,只与内心有关。
虽然《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中,写了很多能够让我更加幸福的方法,借鉴一下无妨。但是我们却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为自己定义的幸福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幸福。
这一刻,幸福于我而言,就是写下一段温暖自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