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夜幕西沉,城市一隅,古羊路的尽头,有一家属于深夜食堂的日本料理,仿佛是被尘封的宝石,不需刻意雕琢,却依然光彩夺目。
《料理仙姬》里面阿仙说:“真正的料理要考虑到做给吃饭人的胃口和吃饭人的心情。”
在这里,它保留着传统的和食文化和潜藏的人文精神,这或许也是「一升庵」超凡脱俗的最高境界。没有被时代洪流淹没的传统名店自有它独树一帜的风格理念,保持着原汁原味,自然的风土民情,对于到处充斥着速食主义的商业时代,难能可贵。
坐落在古羊路上的一升庵。古朴的老式日本料理店的木门,推开眼前的隔断,室内的光线渐暖。有各色脸谱和照片,油画,插着一些手工制作的小工艺品:用绢或布做成的金鱼,气氛宜人,落座之后,让人心安。
饮食,这件在我的生活中经常因为忙碌或专注而被忽略的事情,在这里,带来特别的享受。日本料理在注重新鲜质地和季节性之外,更偏向的是一种审美的仪式感,一种试图以日常生活行为与人的精神心绪彼此结合和彼此影响的联结。
年轻或年长的厨子们,在客人面前炸天妇罗,用矿泉水和白米在瓦罐里做米饭,烧烤鱼或牛肉。因为做法注重自然,不会有炒菜炒得烟熏火燎的感觉。相反,倒是有一种沉浸和融入在食物的制作和享用过程之中的感觉。
酒吧式餐台上有一列大盘子,放着煮好的冷菜,都是家常菜,如萝卜,土豆,小鱼,毛豆之类,做法是日式的,注重用天然的调料入味或腌制。选好其中几样,店员会用小蝶小盘装起来,送到面前。
分量与中国菜相比,显得恰如其分。一边喝酒,一边吃冷盘,橱子会慢慢把烤鱼,汤豆腐,蔬菜,生鱼片等送过来。一边吃一边做一边选一边等。客人有足够的心情和时间,慢慢研究菜单,决定下一步还要吃什么。整个过程显得从容而延续。店员们随意地与客人聊天。中心人物是穿着传统和服梳着干净发髻有一定岁数的老妇人,笑容言谈利落自然,仿佛招待的是家里的客人。丝毫没有生分,但又有分寸。
走过窄小的木质楼梯,来到二楼相对私密的隔间,傍晚的阳光路过窗边的风景,给窗棂的木质感增加了柔和的线条。
应该是遵循着一种微妙而准确的节奏,不同的菜式,陆续有序地送过来,吃完一道撤走一道。灯光忽明忽暗,散播者温暖的光影,在这个即将步入夜晚的小店里,细细密密地清润到每一个食客的心里。
本真的食物,让人看到它的天然质地。并且,食物与季节性相应,就觉得夏天的确已经来临。
按照日本人的习惯,鲷鱼刺身应从相对清淡的原料吃起。当一盘刺身摆在我们面前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美感的造型。将鱼片折叠,蘸上酱油,拈起来送入口中。刚开始咀嚼时,能轻易品尝出三种味道,即鲷鱼的本味,酱油的鲜味,芥末的香味。
随着不断地咀嚼,鱼肉越嚼越烂,你会感觉满口生津,这时刺身也变成了复合味。芥末气味冲鼻,既辣又香,香、甜、沙、咸、辣混为一体,自然十分美妙。
将去掉皮的芝麻磨碎,煮好后用葛粉凝固成豆腐状。芝麻富含维生素E等成分,营养价值高。胡麻豆腐作为灵地、高野山的特产品广为人知,是素菜中不可缺少逸品。绵软滑腻,丰盈于口的满足感,糯糯黏黏,奶香四溢。
梅枝独立于冰山上,讲究“色、香、味、器”和谐统一的日料,精致的摆盘和鲜嫩的食材,让人食指大动。切得很薄的鲜鲍片由于事先在鲍汁中沐浴了10分钟,滴上柠檬的酸汁,吃起来软嫩咸鲜一口下去,多重味觉体验令人心满意足之余,更忍不住吮吮手指,再来一片。
鲜活的口感,急需来自热油碾压过的炸鸡块来中和口中的鲜腥味,紫苏叶裹挟的炸鸡块色泽诱人,香酥可口,咬一口,传来小时候妈妈手中炸鸡的味道,袅袅暖意,直指内心。
在这一刻的时候,生活的疲惫感,在嘴角的油汁里,消磨殆尽。
一顿晚餐,有清雅的食物带来的夏日里的风凉以及日本酒带来的微醉。
这样直到深夜,吃完饭,胸口与脸颊都很温暖。告别店长,撩起门帘,踏上石板道。大马路上华灯初上,人群涌动,上海是个不夜城。巷子中的灯笼,伞,石板道,广告牌,殷勤告别声,使人一时不知道在何处。我在夜幕里拍下那条巷子尽头的门牌匾,上面写着一升庵,这会提醒我以后想起这夏日晚阳中的上海街头,有这样一个褪下疲惫,享受美味的地方。
它用它的坚持,温暖了时光,惊艳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