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年俗来,好像比较常见的就是贴春联、放爆竹、点烟火等(贴窗花好像在南方比较少见)。我的家乡好像从我记事以来就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传统――大年初一“抬轿子”的年俗活动。今年的这项年俗活动因一些原因我几乎全程参与了,并跟着拍摄了很多蛮有纪念意义的照片。照片是受委托的主物,而交托了任务之后,我也突然想练练文笔,写一些心里️想表述的话,也算是一种纪念啦。
其实,在“抬轿子”的年俗活动之前,还有一个非常有传承与纪念意义的活动,名字叫做“上针”(用我们家乡话是这么念的:“shang ding”)。大概意思就是将村里的新生儿的名字载入族谱,与村里的同胞们共同分享喜悦与欢乐。因而参与“上针”的家庭一般都会准备上佳的零食干货以及香烟,分发给在场的人们。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上针”活动举行的比较早,大概六七点吧。(我好像没有从始至终地参与过,因为过年起不来……尬笑)
“抬轿子”年俗也是一种具有祈福与祝愿的大型活动。首先,这是一项需要年轻力壮的青壮年男子自愿参与的年俗活动。村里一些小孩子们也高兴地参与,高高地举起小红旗走在“抬轿子”队伍的前列,准备浩浩荡荡地游行。今年也新增加了妇女花鼓队,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忽视我的垃圾拍照技术,呃 尽力地跑到队伍前匆忙一照 ~ ️️ ️)
而村里各家各户会先准备供奉的食物放置于门前桌上,等待迎神。在“上针”活动举行完成后,村里的领导人之类的有话语权的人便会组织人们去寺庙里请菩萨等各路神仙(金身塑像)。不过,今年比较特别――原寺庙因扩建已拆除,而新寺庙尚未建设完,故将各路神仙金身塑像暂供于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的二楼。(图一 人们在广场准备中)
“抬轿子”的年俗是全村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年轻人将各路神仙塑像分别请入轿子里,然后放鞭炮开始一起抬轿子全村游行。
今年我才知道,原来“抬轿子”首先要绕村口牌坊游行三圈,以祈愿各路神仙保佑族人。
然后从村里最前边的房子开始,一家一户地游行、祝福。当“抬轿子”队伍游行到一家门口时,这家人会放鞭炮迎接。祈福队伍里会有专门的人收取红包(这些红包之后都会汇总,张贴红报告知村民,之后用于村里发展建设)。
在跟着“抬轿子”队伍全村游行途中,我快被燃放的爆竹声淹没了,勇敢地穿行在“抬轿子”队伍的前前后后。(想分享游行途中一张好笑的珍贵照片――扫帚撑死电线为轿子“保驾护航” 哈哈)
记忆中,好像十多年的大年初一都不曾落雨,即便是有雨也是纷纷小雨,今年的大年初一这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倒是有些好事多磨的意味。(是的,我也淋成了落汤鸡 无奈脸)后来,雨势太大,游行队伍不得不中途暂停,纷纷各处躲雨,等雨停。
本来,当“抬轿子”的队伍游行完全村后,会返回广场然后再绕着广场跑几圈(抬轿子的人跑着抬轿子)村里很多人会出门观看,极其热闹。(下图为去年旧图 视频截图)
年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春节为中心,从腊八到正月十五这一时间区间中展开的一系列民俗庆祝活动。以时间长,气氛热烈,内容丰富,仪式感强而著称。现在年轻一代的人们总觉得年味儿没那么足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只有在过年才有机会穿的新衣服和吃的各种美食在平日里也可享受到。所以,物质享受对于过年来讲变得比较次要了,更多的是一种家人朋友相聚一堂团圆美满的感觉。而家乡“抬轿子”这种几乎是全村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年俗活动,除了其祈福祝愿的显层意义来讲,也应该是一种传统的仪式,一种将内容与形式整一结合的纽带,能凝聚人心,培养族人的团结友爱精神以及身为族人之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