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家,听说了这样一则故事:
村头一同学,一年前,他谈了女朋友。
那女生家境一般,长相一般,学历一般,工作一般,地点在南通。
我同学家境很差,长相略差,学历不错,工作不错,地点在上海。
他第一个女朋友,没谈多久就带了家,跟家人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次回家,听说他重新谈了一个新女朋友,又带回了家。
新女友较之前一个,家境稍好,长相稍好,学历稍好,工作稍好,地点在上海。
村里人风言风语的谣传说:
1、交第一个女友的时候,他说家里条件不好,找个凑合着过就算了。现在自己在外面混的稍微好了些,就忘了本。---- 是现代版的陈世美!
2、第二个女友家在中西部偏远地区,乡人说他脑子有病,谈个那么远的女友,以后过年都没法子过。原来的那个多好,一部车十来分钟就到了。---- 是舍近求远的糊涂虫!
3、第二个女友长得比第一个稍漂亮些。乡人说他被人家妖里妖气的外表所迷惑,忘记第一个女友当年对她重病的老妈是多么的好的。---- 是见色忘义的不孝子!
一时间各种闲言碎语甚嚣尘上,貌似不对此事品头论足一番,就没有伸张正义。
以我对那同学的了解,他还不至于如此不堪,但为何乡人如此忿恨?
细细想来,便有了几分理解。
1、带回家见了家长就隐形地形成了一种契约。这种契约就是:如果家长看到女孩没有什么大的意见,基本上就可以当做儿媳来对待。剩下的只是时间,等待走各种流程,定亲,结婚等等。
2、百善孝为先。他母亲身体不好。第一个女孩在家尽心照顾他母亲,母亲也帮着宣传她未来儿媳的口碑。第二个不管真实情况怎样,他母亲是没法打脸再大肆宣传了。在孝顺的形象下,更加牢固了之前的那个契约,这会是一个好的儿媳。
3、地域保护意识。虽然从各方面来看,第二个都比较匹配我同学,但是可惜的是她不是本地人。那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地方,在他们看来是配得上各种负面词汇的。
我理解我同学的选择,就我同学而言,没有结婚,什么都可以重来。单从匹配程度上来看,确实也是第二个更适合他。
不过我是不会傻到,把自己的女友早早带回家的。就算你们催,我也不带回来!
虽然两边我都理解,但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大概我们太容易把道德跟契约混为一谈了。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你跟别人讲道德,别人跟你谈契约。你跟别人讲契约,别人跟你谈道德。不仅在农村如此,在大魔都也一样存在。
我跟小伙伴租了套房子,最近房东联系我们。
房东:嘿嘿嘿,要不要咱们涨点价?
我:纳尼?
房东:最近房价涨的特别厉害。
我:哦(跟我有什么关系?)
房东:我租的房子涨了价。
我:哦(跟我有什么关系?)
房东:要不你们也涨个两千?
我:迷之沉默30s.....(WTF!!!,合同期内涨价,你还要涨两千?)
房东:你们商量商量吧
我:哦(暂时不理你)
几天后......
房东:你们商量好了么?
我:没
房东:要不你们提前搬走也行?
我:这合同怎么算?
房东:无奈沉默30s......
房东:你们再商量商量,反正也不急的
我:哦
又几天后......
房东:要不你们加个一千?
我:继续沉默......
房东:加一千给你们住到合同期结束。
我:......(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房东:要么一千块,我给你分200?
我:......(WTF!!!)
如果真的要谈契约,这种无理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房东道德上压迫感却无时无刻不在!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要买房不租房的原因吧。
在契约与道德混淆的世界里,我感觉身体快要被掏空!
本文由 EverFighting 创作,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