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西游记》就是一部孙悟空的成长史。孙悟空也在取经路上慢慢成长成熟,才有了后来的斗战胜佛。他的成长过程有很多给我们的人生一些借鉴。咱们接着说:
1.关于教育
教育的一个精髓是因材施教。孙悟空是日月精华孕育的灵物,一开始看到猴子们有生老病死,就生出了求教的想法。一路漂洋过海,来到,拜在菩提老祖的门下。前七年和其他弟子一样,打坐参禅。可是悟空不满足这些,向老祖请教更好深的本事。才有了师父在他头上敲三下,手背后走出去的桥段,测试出悟空有慧根,才教他上天入地,腾云驾雾和七十二般变化。徒弟认真学,师父认真教,才有了齐天大圣日后的名扬天下。
教育还需德才兼修。菩提老祖虽然教了孙悟空一身的本事,却没有教会他如何修德行,也才是后来孙悟空惹出滔天大祸,被砸五行山的原因之一,包括取经路上的磨难有些也与此相关。为什么这么说?我也是有理由有依据的。孙悟空学会腾云驾雾,在师兄弟面前卖弄,被菩提老祖发现。老先生没有耐心教他改正,而是把他赶出师门,并告诫“日后惹出祸来,不要提为师的名字”。当然书里讲因果,是知道他日后需要西天取经。但是换到现在,这等于把一个高智商低情商,或者说有才无德的学生推向了社会。孙悟空目空一切,不懂礼貌,去水晶宫强取豪夺金箍棒,大闹阎罗殿,销毁生死簿,再到后面的大闹天宫,与一开始没有教好不无关系。还有他卖弄显摆的毛病,也让他们在观音院等地方吃了亏。所以老师不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而是让他在社会上摔个鼻青脸肿,然后慢慢成长。这成长的代价是不是太过惨重了呢?
2.关于快活
人生的快乐来自哪里?是每天游手好闲、浑浑噩噩,还是历经磨难、获取成功的喜悦。《西游记》里也有答案。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走到女儿国,唐僧和八戒误喝了子母河的水,孙悟空跑到落胎泉求水。没想到正好遇到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的叔父如意真仙。如意真仙说,多少钱也不卖水给孙悟空。因为孙悟空让红孩儿上天跟了菩萨做了善财童子。孙悟空很是不解,跟了菩萨,成仙成神,不死不灭,属于修了正果。为什么他的家人这么生气呢?如意真仙说,成仙修行,哪有在人间成妖风流快活!
这句话一下子点化了孙悟空。(我认为这也是如意真仙没被悟空打死的原因之一。)孙悟空怔怔的站在那里,也不去和如意真仙打架,而是想到自己的经历。自己原本在花果山当猴妖,也是七十二洞妖王之首,整天无所事事,花天酒地,快活是一时的,终究少了些什么。而取经路上,经历万千磨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降妖除魔,有时磨难感觉都跨不过去了。可是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快活,是发自内心的。一下子让他想清楚了取经的意义。原来跟唐僧是为了逃出五行山,后来有这紧箍咒束缚着,也并非完全发自内心。我觉得到这里,孙悟空大彻大悟,深刻领会了自己西天取经的意义。为的是历经磨难后的真正快乐!
这些是不是和我们的人生很一致呢?我们追求人生目标是,也是一路坎坷一路艰辛的。是为了现在的舒服快活,还是为了未来实现人生目标后的真正快乐?是不是也该好好想想呢?因此自律始得自由。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磨难或许会成为你生活中的调味品,让我们在未来更能品尝快乐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