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人,一直备受大家困扰,一直十分在意周围的目光,总担心自己会在别人心目中,留个差评。面对这些,许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步调。诚如网络语言所说,你不是人民币,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衡量自己,衡量周围,一直在意别人的目光,频频回头,瞻前顾后的人,永远走不了远路。
一直耳目相传的是以德报怨,这个究竟正不正确?是不是正是因为大家都有这种以德报怨的心肠,才导致抖机灵的人钻了空子?
站在凡人的角度,抛开各种宗教的束缚,公孙弘的做人方式,还是值得大家借鉴几分。
平津侯公孙弘,汉武帝在任期间,得以拜相封侯。早年做过狱吏,犯罪被免之后,家里穷,放猪养家,对后母十分孝顺。这个人品质还是可以的,勤劳孝顺,没有像韩信那样四处蹭饭。
公孙弘也是参加过两次高考的人,第一次是60岁参加的,第二次是70岁。当他做官之后,崇尚节俭,《史记》记载:弘为布被,食不重肉。这一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当下是金钱至上的社会,绝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物质享受的。在自己工作之余,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享受一下生活,无可厚非。毕竟,人活一世,短短几十年,没必要活得像一个苦行僧一样。
现在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要把同事当朋友。放到官场上来看,那就是不要把同僚当朋友。公孙弘曾经与公卿大臣,一起约定建议某事,私底下说的好好的,等见到皇帝,公孙弘立马反水了,开始顺着皇帝的意思。因此,汲黯愤怒之下,当着皇帝的面,指责公孙弘:齐人多诈而无情实。明明一起说好的,你现在背叛了,不够忠诚。皇帝问公孙弘,公孙弘开始打太极,说了一句: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这一句话,收拢了皇帝的心。
或许汲黯对公孙弘之前的背叛,耿耿于怀,抓住了公孙弘异常节俭这一点,做文章。公孙弘官职高,俸禄多,这么节俭,这是在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公孙弘会说话,以退为进,拿出了管仲和晏婴的例子,并且还替汲黯说话,说他为官忠诚。这一件事,又替公孙弘加了分,皇帝更加善待他。
公孙弘对待朋友,十分友好,哪个朋友缺食少穿,他都供给他们,因此,手底没有多余的财物,朋友认为这个人,人品好,十分仗义。对待跟自己有过节的人,假装跟人家关系好,然后背地里捅刀子。在敌人眼中,肯定认为他十分阴险。
这一点跟现在说的一句话,又十分类似了。人们常犯的最大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如果反过来,天下太平。
虽说跟公孙弘有过节的同僚不少,但他雪中送炭拉拢来的朋友更多,关键是他机智、会说话收服了皇帝的心。所以当他年老多病,认为自己不适合相位,主动辞职的时候,皇帝都没有舍得让他离开,最终以丞相的身份去世。他还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
这样一个人,没有办法定义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做人是要善良,但不是要求你做老好人,谁都不想得罪,谁的要求你都答应。无论在生活还是职场,老好人都是最没有地位的。因此,不要受非黑即白的困扰,世间的事远没那么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