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自古以来都不需要上岗证,但如果父母不努力学习成长自己,很可能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育儿问题都会让你束手无策。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凭着本能去管教孩子,我们可能会发脾气,可能会纵容,可能会不理他。但从专业的角度讲,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很多人为了做一份工作会去学习、读书、考研。但其实人生中哪一份工作会比做父母更重要呢?如果我们不学习如何做父母,那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几种常见误区
1、控制型
你是否熟悉当孩子不按照你的规则做事情时你会对孩子说:“我数三下,1、2、3,或者给我停下来!不许乱跑!再捣乱就别想看电视!”。
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的父母的典型表现。
在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出现以下常见的问题:1、懦弱,因为从小被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信。2、特别有控制性,而这个世界上真正能被一个人控制的部分很少,所以他会特别的痛苦。
2、放任型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你不去管他,甚至会说:“让他哭,哭一会对身体好,让他哭好了再说,”或者是不理他,我没办法,小孩子闹一闹没关系的。
在父母的这种教养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极度的缺乏团队的归属感,缺乏归属感的后遗症是他具有过度的依赖性,最常见的是他可能网络上瘾。为什么会网络上瘾呢?因为他没有团队归属感,而他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3、贿赂型
“宝贝,别哭,爸爸带你去游乐场玩;宝贝,这次期末考试如果能取得好成绩,妈妈带你去旅游”等等,这种情况通常会奏效,这就是贿赂型父母的做法。
比如我们会采用在墙上贴小红花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激励,很多父母认为这种做法还不错,而事实上这都叫贿赂。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的问题是什么呢?他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有来自内心真正的动力,他的动力全部来自于外在,来自于别人给他一个确认。他做一个好孩子本身并没有乐趣,他做好孩子的乐趣是别人能给他一朵小红花;他学习成绩好也只是为了得到奖学金。
人们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感受到事情本身的乐趣。我们清楚:一个人做事情不可能永远有人给你外部的确认,也不可能永远有人给你外部的激励。
在这种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通常会丧失人生的意义,会抑郁,干什么都觉得没有意思。
4、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情景一:刚从幼儿园把孩子接回来,孩子就对你说:“妈妈,我好饿……”,这时候很多妈妈会说:“刚吃完饭,怎么会饿呢?”
情景二:孩子摔倒了,尤其是一个男孩子摔倒了,这时候妈妈走过来说:“不疼不疼,快起来,男孩子不哭”。
情景三:孩子对你说:“妈妈,我腰疼”,一般的妈妈都会说:“小孩子,没有腰”。
类似的情景非常多,都无一例外的忽视孩子们的感受。
当很多父母炫耀说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了的时候, 父母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孩子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怀别人的痛苦。
孩子摔倒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宝贝,你没事吧?如果孩子受到了惊吓,要告诉他:妈妈看到了,你荡秋千荡得很高,掉下来确实吓人,要不要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再去玩?
当我们忽视孩子的感受时,长大后他也会忽视别人的感受,会造成大量和别人沟通的矛盾。
5、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不是说不可以惩罚孩子,只是惩罚孩子我们要用“直接后果”,而不要用“消极后果”。
直接后果的案例:你和孩子约好五点半吃晚饭,当你准备好晚餐叫孩子吃饭,此刻,孩子正被动画片所吸引,你叫他吃饭,他拒绝了,你问他:“你打算再看多久?”,孩子回答:“半个小时”。当半个小时过后,孩子过来吃饭,饭已经没有了,孩子对你说:“我要吃饭”,这时候你回应孩子说:“对不起,我们说好的五点半吃饭,你没有过来,现在饭吃光了,妈妈理解你饿,可是没办法,只能等到明天早上的早餐了,希望下次我们遵守约定,好吗?”
消极后果案例:当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杯子,所以你今天晚上不能看动画片。显然,不能看动画片和打破杯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会使孩子感觉很奇怪,这样做得结果是让孩子学会如何欺骗你。当孩子们被父母用消极后果惩罚很多次后,会变得更善于撒谎。
6、体罚
轻微的体罚在很多教育学的领域里是可以被接受的,比如:打几下手心,打几下屁股等。而在生活中为什么体罚往往会出现问题呢?因为大部分父母在体罚孩子时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孩子不是怕父母揍他,孩子怕的是父母突然间翻脸,当孩子感觉父母会失控,他整个人生安全的屏障就摧毁了,这就会埋下一个种子,会让孩子和你之间的亲密感留下一个巨大的裂缝,从而导致孩子以后有什么错误你都不能指责他。每次当你指责他,他就会担心你的失控,担心父母突然间变得如此陌生。请记住:我们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屏障。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
最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
文章的最后请你问自己几个问题吧
当你管教孩子的时候,请自问:
以上六种模式,我属于那种?当然契合的越少越好,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请思考你的替代方案。
由于篇幅的问题,替代方案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