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我的理解: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毋意,即不凭空臆测。这意味着不基于主观猜测或未经证实的假设来做出判断或决策。在生活中,我们应注重事实和证据,避免用“我以为”“应该是”等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毋必,即不绝对肯定。是指在认识事物时,不应过于武断或绝对化,因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绝对化的思维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同时,对领导者而言,如果认为拥有权力的意义在于”我说了什么都应该被执行好”,那么组织迟早会面临崩溃的风险。毋固,即不固执己见。是指要不拘泥于自己原有的想法或计划,能够灵活应对变化。不固执己见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或立场,而是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学会拥抱不确定性,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在做事时,不要认为一切事情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而应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毋我,即不自以为是。这要求我们在取得成绩或面对问题时,能够保持谦逊和客观的态度,不自视过高或轻视他人。谦虚是进步的助推剂,自以为是则容易陷入自我膨胀和盲目自信的陷阱。
一句话四个关键词,看似是四条独立的原则或者说道德准则,但仔细想想这句话可能是以一个分总的叙述结构来描述一种境界——无我。所谓“无我”境界,不是说否定自身生命的这个存在,而是将自己和众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我即众生,众生即我。主观上的这个“我”并不重要,“我”都不重要了,那什么“意”、“必”、“固”还重要吗?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其实很好理解,最关键的重点在于:能做到吗?以我目前的认知,我觉得不太可能,我们对这句话的解释本来就带有主观色彩。那要怎么做到毋我呢?接下来我主观地尝试着分析孔子这位伟大的圣人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是怎么做到毋我的?后文中提到他在某国遭遇了一次足以威胁生命的危机,学生们很慌,孔子却很淡然,说了一些天啊命啊之类的话。结合前面提到的子罕言命,乍一想好像有些矛盾,但其实很合理,孔子平时很少说命,但是到了人生的关键时刻又对弟子们说命。相传孔子在为《易经》作的《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如此看来,孔子是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生命维度在看待当前所发生的事,他所在的维度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所以,孔子是很信命的(或者说懂命),但信命不代表认命,是积极做事的同时又能够坦然接受。
知行合一:
我们常听人说有时候不能只做加法,还要学会做减法,减少一些反而更好,我认为这或许便是孔子所说的这句话给予我们的提醒。像是朋友之间聚在一起的时候,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喜欢猜测,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某某人又出事情了,你猜猜为什么会出这些事情?我们很多时候喜欢去发表自己猜测的想法,经常会说“我认为”“我猜测”,这样往往很容易混淆是非,而我们需要努力做到的便是当不知道事情全貌,没有验证过相应的内容,就不发表自己所猜想的想法,这才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其实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只要牵扯到别人,对于别人或许来说就是一种压力,人是很容易主观,我个人觉得很好,但实际可能并非如此。像是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比如说父母说孩子我认为你读什么专业读什么学校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孩子并不喜欢,其实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走得比较顺利,但有时候往往忽略了孩子也有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而这个时候坚持己见,父母可能会对子女造成压力。不管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教学中也是如此,有时候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人和事都是发展的,就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不良的交往,教学没办法起到很好的成效。孔子说“学则不固”,有时候人为什么固执己见,往往是因为学识有限。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许多事情如果我们不知道别人怎么做的或者说知道太少的话,当自己碰到一个特殊情况,就容易乱了手脚。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遇到一时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情况,这时候不管是通过阅读书籍来探究解决办法,还是向他人需求帮助,其实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保持好学之心,之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解决,而好学更代表的是永远不够。老子曾说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其实也告诉我们相似的道理,人不能自以为是,才能看清事实。其实,不论是孔子还是老子都奉行减法的哲学,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去努力去达成的,或者想要做到这些很难,需要长时间地坚持,但只要我们愿意往这个方向发展,总是能看到一些成效。以上是我们小组对本章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