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唐诗宋词就是代表,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古诗词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以白话诗为代表的现代诗歌,从此有了新诗与旧体之分。
而且新体诗歌又发展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等等,新诗潮流很快就让旧体诗成为了过去式。
因此,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旧体诗歌主要以唐诗宋词为主,近现代时期所创作的旧体诗能够广为流传的少之又少,当然也不是没有,比如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就是其中的代表。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的人物,这里就不多做介绍,那么《沁园春雪》是典型的旧体诗词,它的词牌名是“沁园春”,在历史上苏轼辛弃疾等名家也都有留下过沁园春的词作。
这首《沁园春雪》,不但意境壮美气势恢宏,而且几乎人人能背,只不过,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版本,其实和原作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其中有两个字是经过修改之后的版本。
《沁园春雪》的第三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句,但是原作并不是这样,而是“山舞银蛇,原驱腊像”。
这里有两个字经过了修改,首先是“原驰蜡象”的“驰”字,原本是“驱使”的“驱”,然后“蜡像”的“蜡”,原作当中是“寒冬腊月”的“腊”,而不是“蜡烛”的“蜡”。那么这首词,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字进行修改呢?两字之差,又有何区别呢?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首次发表于1945年的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来又在1957年的时候、在《诗刊》第二次发表,这两次正式发表,刊登的都是最原始的版本,也就是“山舞银蛇原驱腊像”。
实际上,在作者的众多书法作品当中,这首沁园春雪也非常常见,据考证,作者留下的沁园春雪书法作品至少有九幅以上,其中有八幅书写的都是“山舞银蛇原驱腊像”。
1957年,新中国首个全国性的诗歌杂志《诗刊》诞生,主编臧克家致信沁园春雪的作者,希望能够在创刊号上发表这首沁园春雪,作者一开始不大愿意,他回信表示: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么,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收到作者的正式回复后,臧克家很快当面与作者进行了交流,在面谈的时候,两人就提到了这个“山舞银蛇原驱蜡像”
臧克家提议,将原作中寒冬腊月的腊,改为蜡烛的蜡,他认为,蜡烛的蜡代表白色,又可以和前面山舞银蛇的银字相对,会显得更加通俗易懂。作者稍作考虑,于是同意了臧克家的这一提议。
不过,在诗刊发表的时候,仍然保留了最原始的版本,直到1964年作者的诗集出版的时候,才正式将蜡字改为蜡烛的蜡,此后这首沁园春雪的版本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只不过,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关于修改蜡字的来龙去脉,而原驱蜡像是怎么变成原驰蜡象的,这个驱字改驰字的过程,就不为人知了。
驱字和蜡字的修改,并没有对这首词造成负面影响,但这两处修改到底好不好,却一直存在争议。按照原版“山舞银蛇原驱腊像”,可以解释为:被白雪覆盖的群山众岭就如银色的蟒蛇在飞舞,又像是在驱赶着的白色象群。
“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有人认为,原文采用“驱”字,是个动词,与“山舞银蛇”的“舞”字相对,显得更有一种力量感。而“腊象”采用“寒冬腊月”的“腊”,其实也有出处。
腊象,指的是古时候真腊国一种珍贵的白象,真腊国大概是今天的柬埔寨地区,在唐代的时候,真腊国经常向大唐进贡这种罕见的白象,因此,原文采用月字旁的腊字实际上更为准确。
当然,支持修改的人认为,腊字的修改,的确就像臧克家所说的那样,能够让大众更加通俗地进行理解,原作者同意这样的修改,很显然也是接受了这样的建议。那么在你看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修改,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