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郭震《蛩》

      本次我们将介绍一首七言绝句,如下:


蛩 郭震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在开始正式介绍之前,按照惯例我们先简单介绍几句作者,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以字显。少有大志,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馀,以饷遗宾客。武后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久之,拜凉州都督。中宗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睿宗立,召为太仆卿。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先天元年,为朔方军大总管。明年,以兵部尚书复同中书门下三品,封代国公。明皇讲武骊山,以军容不整,流新州。开元元年,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郭元振,出将入相的人物,凌烟阁里的重臣,入庙设祀的名将。古剑一篇开赫赫盛唐气象,不想绝句亦有可观。

        1、解题

        题目单字一个“蛩”,虽然没有咏字,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蛩,此一物,或解为蝉蜕,或解为蝗虫,或解为蟋蟀,本人以为此处当解为蟋蟀。为何选了蟋蟀这个意思?一是蟋蟀习惯个体活动,鸣叫也比较响亮,出现时间也容易引人情思;二是蟋蟀有诗经唐风篇目的含义层垒,对诗意有升华作用(这个放到后面谈)。

      2、格律

      本诗为一首七言绝句,共两句,每句两个分句,每分句七个字,共二十八字。下面我们将本诗平仄标注如下: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根据标出的平仄,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首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的七绝,它的标准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我们根据标准式看到其中有三句的开头平仄都进行了变化,一处仄变平,一处平变仄,一处平变仄之后连带调整第三字的仄变平。这些手法在上一首诗中都有出现过,我就不再重复介绍了。下面重点说一下首字平仄的问题,很多人会记得一句话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果以此为论,则唐诗首字可平可仄,其实不然,唐诗首字的平仄有其讲究。比如这一首你可以看到首字是三仄一平,不是全部为仄,如果全部为仄是不合格的。所以在这里作者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调整。那么很多人可能会问怎么样算合格呢?最基本的是四个分句的绝句至少是一平三仄或三平一仄,八个分句的律诗至少是三平五仄或五平三仄,如果出现仄过多或者平过多的情况,是需要调整的。另外更细致一点的,如果平声多还要调节阴平和阳平,仄声多还要调节上、去、入三声,也就是说平仄声要尽量有变化,而不能趋同。比如这首三个首字的仄声,“一”为入声,“苦”为上声,“满”为上声。虽然同为仄声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没有出现三个都是上声的情况,请各位朋友写诗时,也最好留意一下,不要出现类似的问题。这些要求本质上都是希望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性能有丰富的变化,让作品不论是形式和内容都能灵动调和。

        再介绍一下韵字,因为本诗为首句入韵式,所以韵字一共有三个分别为“人”、“闻”、“君”,但是“人”属于平水韵上平十一真,而“闻”、“君”属于上平十二文。看起来非同一个韵部,有人可能又要提出“邻韵”的概念相回护,但本人以为这些问题需要历史的动态的看,初唐时期诗韵是否和南宋这部平水韵一致是存疑的,我们无法用一个南宋的东西来框定唐诗,即便它们有继承关系。另外当时的近体诗还在创体阶段,并不稳定。如同上古字形一般尚未固定,比如“略”、“畧”其实是同一个字。这种不稳定性会一直表现在初盛唐的诗歌中,而中晚唐以后会逐步固定。而这些不稳定性的表现有那些呢?承句可能不偶,韵字可能跨韵部,平仄可能不合等等,当然这些都是个例,并不能用个例否定所有唐诗格律的规则。另外还有压私韵的概念,即韵书为官韵,用于正式场合,而很多诗人私下玩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完全遵循。综上唐诗中的一些问题可能是唐诗的历史发展造成的,并非谁犯了错这么简单。

      3、起承转合

      本人认为绝句与律诗一样有起承转合,只不过律诗是按照一句来安排起承转合,绝句是按照一个分句来安排起承转合,所以绝句实际上由四个分句分别代表起承转合,既然代表起承转合,那么一样具有起承转合的特性,下面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之前我们分析的律诗作品都是上景下情的布局,而这一首绝句是咏物诗,所以并没有采用上景下情的布局,所以起句就没有交待时间地点等要素。另外绝句毕竟字数有限,所以不可能向律诗那样进行太多的铺排,起句需要比律诗的起句更抓人眼球,也就是起句要起的高,而律诗的起句一般要求要起的平。那么我们看看这个起句“愁杀离家未达人”,劈首两字就用到了“愁杀”这感情够强烈的,算是起的很高了,大家必然好奇就蟋蟀这么个小虫子,还能愁杀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后面紧接两个词“离家”、“未达”,通过这两个词准确的将什么人圈定了出来,“离家”者羁旅异乡,有家而不能归,“未达”者还没有通达的人(为啥不作没有达到解,原因在合句),这样合起来基本上指的就还在外漂泊讨生活,有家不能回的没啥建树的人们,这些人要愁死了,说完这些各位是不是被勾起了好奇心,一定有一个疑问为啥是这些人愁死了呢?下面作者就紧跟起句,补充了一个承句,来解释为啥这类人要愁死了,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个声音。承句“一声声到枕前闻。”这里用了一个叠字“一声声”,本来绝句字字如金,绝不肯轻易浪费一个字,这里用叠字“声声”,代表这个声音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我想忽略掉它都不行,本来都已经在“枕前”了,结果生生让这个不间断的声音给吵醒了,这样一来作为羁旅在外落魄的人,连最后一点安逸也被剥夺了。即便如此,作者却没有抱怨也没有再更多描写愁苦,因为已经够多了,承句和起句把这个愁苦已经快扩充到极致了,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强调愁苦,那么这就不会是一首成功的绝句了,所以第三分句转句,我们笔锋要转,要生出另一番境界来,这里作者刹住愁苦,一改口气为劝解,仿佛告诉这个蟋蟀,你这种“苦吟”(凄苦的鸣叫),也就吵吵“孤烛异乡人”罢了,还是别去“朱门”高第现眼了,写到这里作者又卖了一个关子,为啥说别去呢?这个就需要我们合句来进行总结了,并且总结的同时还要扣回到起句,我们一起来看合句“满耳笙歌不听君。”是如何说的,因为朱门高第的“笙歌”热闹非凡,小小蟋蟀叫又怎么会被注意到呢?大家看过了合句的总结之后,肯定要问,合句是如何扣回的呢?这里用了对比,用朱门高第里达官显贵们的夜夜笙歌和漂泊无依落拓士人所听蟋蟀苦吟做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体现本诗开头的“愁杀”一词。同时我们也知道咏物诗不会是单纯的描摹事物,必有托物言志之实。此处作者所言何志呢?我们知道诗经《唐风蟋蟀》是一篇劝勉之诗,最著名的一句叫“好乐无荒”,而本诗恰恰在合句中选了“笙歌”一词,不能说作者没有自己的用心。本人认为此处当与诗经唐风一脉相承,但没有直接说明不要过分寻乐而忘记本职,反而是通过上层与下层的生存状态对比,剥开问题给大家看,其中小小的蟋蟀鸣叫,似乎变成了传声筒。将作者自己的一缕忧思表达了出来。至此全诗句句紧扣蟋蟀,而又未尝提及蟋蟀半字,算是一首上乘的咏物之作了。

        4、对偶、比兴

        大家根据之前学的对偶的概念,可以看出本诗不存在对偶。所以这里我们简单谈谈绝句的一个小问题,为啥要谈绝句,是因为有古人说绝句又称截句,乃是从律诗中截出两句,截起承两句则后半对偶,截承转两句则两句对偶,截转合两句则前半对偶,截起合两句则不对偶。那么根据我们的起承转合结构来看,这话我认为显然是不对的,也是小看绝句的。各位碰到此类言论一定要细细分辨,不是来源于古人就是对的。

      我们再来看比兴,这首诗以蟋蟀鸣叫起兴,通过渲染蟋蟀叫声的凄楚,来通感漂泊无依人们的艰辛。用朱门里夜夜笙歌的生活与之对比,规谏莫要荒废治国理政。

      5、物象、意境

      本诗物象不多但用的恰到好处,如“离家未达人”、“苦吟”、“朱门”、“笙歌”都准确的表达了作者需要表达的意思。尤其是“朱门”与“笙歌”将《唐风蟋蟀》中的含义含而不露的表达了出来,让有诗经阅读体验的人可以迅速联系到诗经的劝谏勤勉当中去。使作者所表达的“志”不至于流于表面。“苦吟”一词即是蟋蟀叫声的凄凉,也代表着下层士人的辛苦挣扎。从窄的层面看,可能仅代表未能出仕的文人,从宽的层面看,何尝不是一切下层普通民众为生存而进行的奋斗。

      本诗的几处动词也用的相当精彩,比如开头的“愁杀”,“杀”字一出情绪饱满,痛苦也就至深,似下马威。“满耳”一词用一个“满”字,将高门对外的充耳不闻体现的淋漓尽致,也将前面铺垫的一系列情绪轻轻卸下。可能不同世界的人们,本就如此,在你看来天大的事,再别人眼中连个屁都算不上。这种一拳打在棉花堆的感觉是让人无奈的,同时也增添了作者的无力感。“满”字也恰当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好乐”过度,而“无荒”已少的忧思,充分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人格,作者用最温柔敦厚的形式,不遗余力写下本篇,含蓄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6、其他

      1)蟋蟀是比较早出现在我们的文字记录中的昆虫,而且身影还不停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文字中,以蟋蟀为题目的诗当推诗经唐风第一首。这首诗也赋予了蟋蟀一定的内涵。不过大部分情况下蟋蟀还是作为一个季节性昆虫来标定节气的。

      2)诗里的枕前一词,本人也无法推定是睡后被吵醒,还是根本吵到睡不着,所以只能瞎猜了个吵醒,这样更苦闷一些。如果我猜错了也请方家指正。

      3)听是个平仄两读的字,或者说可平可仄的字,这样的字在诗歌中还有一些,之后专门说明一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