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几个月之前听了一节微课,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其中有一句用于转念的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句话是:“这也挺好的”。这句话的作用就是当我们身上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倒霉的事情的时候,使用它帮助我们转念,赶走坏心情,找回好心情。我使用了几次,感觉是很不错,一直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但是这句话是应用层面的,我很想找到理念层面的依据来支撑它。先有理念,再有应用,我想,这样分享起来,可能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易于接受一些。恰好前段时间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复习了刺激和回应之间的关系,我想,这就是它的依据。
刺激和回应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受条件左右,以某一特定方式回应某一特定刺激,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举例来说明一下,比如前段时间我家里的扫地机器人由于进水而罢工,拿去修,人家说是没有配件而修不了,意味着我要重新买一台全新的,这台扫地机器人买来才用了一个月,就坏了,当时我的反应就是很心疼、郁闷,然后责备老公怎么忘了关卫生间的门、为什么不拧紧水龙头。“心疼、郁闷、责备、后悔”就是我对扫地机器人坏了(刺激)的一种回应方式。这就是刺激和回应。我的这种回应方式是消极被动的方式,即外界给了我某一刺激,我直接根据本能给出了回应,并没有通过自我意识来进行选择。
但是,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即对于特定的刺激,我们可以选择甚至改变回应的方式,还可以选择成为或者至少影响这种刺激。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内在会有强烈的自由感。
“这也挺好的”
记得参加那节情绪管理微课的那段时间,恰好是我走离职流程的时候,其中一个流程的环节就是经济赔偿,当时很心塞,因为要离职了,意味着没有了经济收入,又要养孩子,还要赔偿,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心情低落。我在想,那我就用“这也挺好的”这句话来转念试试吧。 “我要赔一笔钱给公司,这也挺好的,有什么好的呢?”我拼命地想,终于想出了好的地方:因为这件事情,我认识了周律师,之前我的朋友里面没有律师,现在多了一位律师朋友,多大的财富呀!因为这件事情,我咨询了几位朋友,联络了朋友间的感情,使得大家关系更近了,这也是财富呀!因为这件事情,我看了劳动法,身为法盲的我,至少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我的知识领域又拓宽了一点,这是无价的!……想着想着,我居然忍不住笑出了声,感觉自己反而因为这件事赚到了似的,坏心情被赶走,取而代之的是好心情。
“这也挺好的”,乍一听,是非常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当我们遇到倒霉事情很沮丧的时候,主动让这句话出现在我们大脑中时,意味着我们开始这样思考了:
1. 我们在尝试接受当下发生的事情。
事情从发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是过去时了,陷在负面情绪中除了浪费时间以外,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扫地机器人坏了的事情,我“心疼、郁闷、责备、后悔”,对于恢复机器的功能并没有帮助。
2. 我们开始从当下已经发生的“坏”事中寻找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这就是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更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用消极被动的方式回应还是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回应,完全由我们的选择而定。而人类都具有这种选择的能力,完全可以摆脱本能的约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进行开发和锻炼这种能力。
就这样,当我遇到不开心或者倒霉的事情时,就让自己用“这也挺好的”来转念,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负面情绪犹如水龙头里面的水,如果我们不去管理它,任由这个水龙头开着的话,那么负面情绪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到处泛滥。但是,如果我们主动一点,有意识地进行转念,那么,负面情绪的泛滥时间可能就会缩短。我觉得“这也挺好的”,这句话,就特别好用。
我们是否开心,能否觉得幸福,取决于我们是否常常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而且我们都有让自己拥有良好情绪的责任,且具备相关能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距离,“这也挺好的”,这句被我奉为转念法宝的话,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在拥有好心情方面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