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成长的集中的或相互联系的基础。”杜威提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应该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此,他说,在理想的学校课程中,各门科目并可不是先后连贯的。对于他的这一提法我不完全理解,也不完全赞同。但是关于教材,他认为不应该给儿童太多的与社会无关的专门科目,这与当下时兴的整合课程、校本课程、课程的重组与利用、社会实践课程是相吻合的。毕竟,学生作为一个人,是有思想的,而不是盛放知识的容器;毕竟,教材是人类已有知识的系统化。所以学校、学生、教师对教材的使用,的确应该有历史的角度、现代的观点、未来的眼界。其实,这样来看,教师的压力特别大,既要兼顾前人经验的传承,又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如果不能立刻做到,那么就时刻警示自己,教育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这也是杜威的观点。
“我相信——方法的问题最后可以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发展的顺序问题。”杜威说,学校工作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浪费的原因,就在于儿童是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所以他认为,要遵循儿童的本性来发展心智。鉴于儿童的特点,教师只有经常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兴趣,才是教育的最大帮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当代仍有很大影响力,而且不只适用于学生,成年人亦是如此。
杜威的教育信条之五——“我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这一条的条目叫做“学校与社会进步”,可是整个内容阐释的却是教育与社会。我理解是因为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最佳场所与途径的原因。而教师则是生的最好榜样,是实现学校或说教育对社会的道德责任的重要桥梁。即便像朱永校报教授所说的那样,在未来学校(即学习中心)中,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很多现在的职业教师可能不会存在了,但是作为指引学生人格发展、心理成长的教师,是任何一种人工智能等机器都无法取代的。因为只有人才知道如何去了解人、尊重人、引导人、发展人。
很吃力地读了两遍杜威的教育信条,不得不佩服处于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他,能够高屋建瓴地对教育提出如此大胆的设想并付诸实施,而且他的好多观点现在仍不过时,这让他更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