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孩子有没有福报?
——教子之道漫谈
·汪重阳
“现在,我们的社会本末倒置了,研究来研究去,教的大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重视广学多闻,重视专业技能知识,不知道‘先以道德为本,次及文艺之末’。”
近日,在微信圈里读到了一篇《强烈建议民政部门加强婚前培训,让将要为人父母的人明白用传统文化教育儿女的重要性》的文章,文中的这段话让我感触颇深。
一、现代人:本末倒置事太多
说实在的,现代人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事太多了。
比如,一味追逐经济利益,结果环境污染了,蓝天几乎看不到了,害得我们大家都遭罪,导致国家不得不出重拳,下大力气,花费巨量的人力、物力再去治理环境,实在是得不偿失。
再比如,学校教育“唯分数论”倾向严重到了极点,而德育却长期流于形式化。最后,我们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多变成了“个人主义接班人”,被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惊呼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实在是可叹可惜。
更为糟糕的事,学校教育把分数当“命根”,家庭教育也“助纣为虐”,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追逐着“提分”的目标,在业余时间给孩子争相报班:平时有热门的英语、作文、数学、物理、化学辅导班,中招前夕还有体育集训班、实验操作集训班等。
同时,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除了上述辅导班外,家长们还会给孩子们选报很多技术、艺术类特长班,比如钢琴、舞蹈、跆拳道、书画、游泳、乒乓球兴趣班等,并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类技术、艺术类的考级,好像孩子拥有了几项特长证书,就真的能比他人跑在前面一样。
殊不知,这种认识是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为,上文提到的考试分数、文凭学历、各种特长等,都不过是做人的细枝末节而已,我们普遍都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是什么。而做人之本被忽视后,那些细枝末节迟早会枯萎、凋零,归于无用,或者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给社会带不来丝毫贡献。
二、做人之本是什么?
那么,做人之本是什么呢?答曰:良好的德行。
但一提到德行,我们就觉得有点笼统,不知道具体的范围都包括什么。不知道修德都要修什么,那肯定也就做不到了。所以,请大家记住,一个人要做到堂堂正正,必须修好八种德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八种德行是互有联系的,每一项都丢不得。如果有哪一项做不好,都会导致一个人做人的大偏差,从而把做人的根本丢掉。而做人的根本一丢,合格的人就没有了。合格的人没有了,合格的人才、出色的人才不就成为社会的灾难了吗?
《大学》上有句话说得就非常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意思是: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把修身当作为人处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连根本的修身都搞乱了,却想要治国平天下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齐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
你要说,现在的家长们都在害孩子,他们可能还觉得冤呢。他们为了让孩子成才,花费了大量金钱、精力,怎么可能是在害孩子呢?但是,如果家长们只想让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那就是在害孩子。
教孩子成人,就得从小开始教孩子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姐妹,讲诚信,懂礼仪,清白做人,并有正确的荣辱观。这样的人,长大了就自然而然有忠于职守、忠于婚姻和国家的好品质。
三、看看你的孩子有没有福报
而这样合格的人,德行必然很厚,福报也会很大,因为“厚德载物”,“物”就是福报,深厚的福报只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否则,就是“德不配位”,结果是“必有灾殃”。
福报大的人,前进方向就正确,能力也会较高。反之,不教孩子怎样做个合格之人,而让孩子成为了不孝父母,不敬长辈,不会与人共事,不讲诚信,不知廉耻的人,他的福报就会快速耗光,非常可怕。
另外,很多家长对孩子不讲方法的“富养”,也会让孩子把福报快速耗光。
比如,家长们任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玩具要最好,衣服要名牌,吃饭要美食,还说什么“现在条件好了,吃、喝、穿上不能让孩子受屈”,简直是糊涂蛋一个。因为孩子本来就不会创造财富,是个纯消费者,你再让他这样耗费物质财富,这都是在消耗孩子一生下来就已经基本有定数的福报呀。
有的人认死理,会反问一句:福报在哪里?我咋看不见?实际上,福报虽然无形,却时时会以有形的表现彰显出来,标准如下:
有福报的孩子的表现是:身上有正气,不逆反,不暴戾;干起事来沉稳执著,积极向上,根本不会抑郁、自闭、精神分裂,也不会生大病遭大灾,更不会夭折。
反之,福报大量消耗后孩子的表现是:身上没正气,邪气横生,逆反,暴戾;干起邪事(比如打电子游戏)来精神十足,干起正事(比如学习)来却浮躁不已,没有精神,一点也不投入;还经常抑郁,自闭,精神分裂;或者生大病遭祸灾,甚至夭折。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现代社会中,以上所说的“没福报”的孩子是不是特别多?你也可以对照一下,你家孩子有没有福报。而且,如果你想让孩子增加福报,也一定该知道怎么做了——把颠倒的本末颠倒回来就行。
这个标准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