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凭什么让人念念不忘

焦裕禄一直被人念念不忘。

1966年,新华社播发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同时中共中央各机关、各省市先后发出《向焦裕禄学习》的通知,全国掀起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2009年,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人民日报》称他为标杆;如今,习总书记赞他是全党榜样……

“品现于事,心藏于身。”几十年来,焦裕禄一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受人敬仰,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凭什么让人如此念念不忘呢?

凭的是心系苍生、造福人民的公仆情怀。焦裕禄做事的出发点是天下苍生,他自觉厚植为民情怀,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活中他没有架子、扑下身子,喜欢与群众同坐一张板凳、同喝一杯粗茶、同吃一碗淡饭。身残的王锦魁一度意志消沉,焦裕禄就把被子拿到他家,和他同睡一个被窝,并鼓励他重鼓斗志。终于,让王锦魁认识到了错误,重新焕发了生机;村民韩玉明家要垛院墙,焦裕禄就去给他搭把手,一面干活,一面用"一盘散沙不能垛成墙”的浅显道理教育大家要团结奋斗;

焦裕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帮助百姓解决具体困难,于是他成了兰考人民的贴心人。有一年冬天,大雪下了一夜,一大早,焦裕禄就召集县委领导说:“咱们不能待在火炉前,得到群众家里去看看,看他们有什么实际困难……”他忍着剧烈的肝痛,访问了几十户群众,楞是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在社员梁俊才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子?”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

焦裕禄就是这样,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他最大的幸福是造福人民,他最大的追求是人民满意。

凭的是艰苦朴素、严于律己的一身正气。焦裕禄的一身正气,首先体现在艰苦朴素的作风上。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他修了修,照样使用;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大家劝他换床新的。他说:“被子破了,是需要换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其实,这比我要饭时披着麻包片,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强多啦!”

焦裕禄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他总舍不得换;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裕禄同志严肃地说:“兰考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焦裕禄的一身正气,还体现在严于律己的情操上。焦裕禄除了自己参加集体劳动,还经常教育子女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没有买票,就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他还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其规定的每一条准则,都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焦裕禄认为职位是为人民服务的,职权是受人民委托的,既然选择了做官,那就是要燃烧自己,奉献人民,把一个共产党员无私的革命精神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凭的是兢兢业业、务实创新的豪情壮志。毛主席曾说过:“共产党员就怕认真二字。”焦裕禄就是一个认真细致的人。1953年7月,洛阳矿山机器厂要抢修一条公路。任务重、时间紧,大家都产生了畏难情绪。焦裕禄迎难而上,吃住都在工地,认真帮助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工程顺利施工。焦裕禄任调度科长时,经常深入车间,实地解决问题。他随身携带好几种工作手册,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各车间情况,以及工人的思想、家庭问题,难怪工人们说:“跟着焦科长,再重再难的任务,我们都乐于接受”。

工作求实更要创新。焦裕禄善于总结经验,派到起重机厂学习时,他写成了《减速机工段党小组是怎样保证完成计划的》等一系列论文,厂党委采用他总结的经验,改进了管理方法,他自己带领的一金工车间连年被评为红旗车间。

焦裕禄任职兰考时,这里正深受“流沙、洪水、盐碱”三害侵扰。为改变兰考穷差糟现状,他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开创性地提出了“方针、方法、政策”三管齐下治理新措施,探索出“贴膏药”“扎针”等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彻底改变了兰考的落后面貌。

在焦裕禄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是今天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并践行的品质,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焦裕禄那样,把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行动践行使命、用脚步丈量民情,善于总结,创新发展,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把我们的事业做扎实。

凭的是身体力行、不屈不挠的忘我胸襟。无论工作多忙,焦裕禄总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经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

就在县委决定他住院治疗的前几天,他还挥舞铁掀在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和群众一起劳动。为了解“三害”,起风沙时,焦裕禄经常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总是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为整治“流沙”,焦裕禄顶风雪,冒酷暑,不断实地走访。

1964年,焦裕禄同志的肝病更加严重,护士要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的阶级兄弟吧!”住院期间,他嘱咐县里同志最多的是把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他看看;他留给大女儿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病危时他说的是,自己没有党交付的任务,死后要求埋在兰考沙丘上,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一个对人民亲、抓工作韧、干事业拼的党员干部,职位虽然不高,但精神一定浩然长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焦裕禄精神都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都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让我们弘扬焦裕禄精神,修炼我们自己的沉静力、抗挫力和战斗力,难中坚守,乘风破浪,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桃李芬芳,前途似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