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得比较早,早晨五点半就醒了,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翻看着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西安某高校导师奴役博士生,不同意其出国,学生感觉前途无望,遂投河自杀。大清早刚从暖暖的被窝里睁开眼睛就看到这样冷冰冰的文字,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来。早晨送女儿去学校,寒风中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个有序地往校园里走去,我望着她们远去的身影,又不由得想起了这个博士生,他也是从这么大的孩子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到底教会了他什么?
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中,人们学习无不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如今的社会学习为了什么,不言而喻,为了升学。今天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工作好前途。而学习真的就是为了这个吗?也许有人说为了学知识,如果再问为什么学知识,估计答案就有很多种了。文章中的学子,我们可以称之为学霸,寒门学子能够靠自己一路走来到今天,他肯定是优秀的。可是我想,我对他的优秀的定义只能是分数,作为做人,我没法给他打合格。在学校学的各门学科,说白了不过是做人所需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取得高分便达到做人目的,任凭你把门门功课拿得高分,你能否成人还是问题。学校里所教的,只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基本常识,因为前人已有总结记录,我们不必去亲力亲为自己去摸索,直接拿来学习省时省力。但仅掌握基本常识还不够,我们总需要有一门专业技术,才能谋生,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可是光有常识和学识也还不够,还得有判断力,无论遇到什么繁难的事情,都需要我们静心想清楚条理,然后再去做。他高分数,可是他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仅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丝毫没有梦想的能力,连自己将来能做什么都不知道,认为自己的前途就是只有出国,一旦愿望破灭,就自杀了。难道一个博士生不出国在国内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其实这样的孩子就算门门考第一,就算能出国又能如何呢?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有更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的真正含义。每个人要进行的人生是一场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不知自己的耐力有多久的马拉松,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我们必须得面对人生中每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别无选择,无条件的全盘接受生活中的幸与不幸,这就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必须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
我相信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可能轻松地度过这一生,光是活着,的确就已经让每个人竭尽全力。《活着》里写过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不论贫富贵贱,都是在努力的活着。贫穷和寒门,有时候会打垮你,有时候却能打造一个人的骨气,结果如何全在你自己的选择。出身无法选择和改变,但是你完全可以走自己选择的路。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心浮躁而冷漠,功利和金钱侵蚀着人们的灵魂,迫于生活的压力和竞争,很多人都沦陷成了现实的奴隶,完全的失去自我,挥霍着本该属于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就连教书育人的老师都变得漠视自己的心灵,选择把学生当成了工具,完全忘记了自己这个职业的神圣职责。这是他的选择,我们无法左右,但是我想总有一天他会逃不过内心责问的痛苦。只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无比黯淡、孤独、脆弱、绝望的时刻,这样的时间可能是一阵子也可能是很久很久,在这段时间里,可能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拥有的只有你自己,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自己能坚持,自己不在乎,那就总会熬过去。
我真的无法理解这些稍微受点挫折就要轻生的年轻人,但是我静下心想了想,其实他的结果也是必然的。现在我们的教育大多只是为了追求高分,名校,出国,好工作。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在焦虑不安中,一手拿着鞭子,一手连推带拽,让孩子从小就不停向前奔跑,我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可是又有多少父母会在意孩子性格,人格,情商等的培养?就连我们自己都在世俗中迷失了自我。我们的孩子就好像一个种子,要从土壤里吸收养分,才能更好的发芽成长,而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又给了她们什么?孩子们有极强的可塑性,对孩子来说一种教育,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我们真的是应该多加强孩子们的素质教育,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挫败和困难,而这一切真的没有那么可怕,终究都能过去!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