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想过,我们所学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它真的是我们所理解的理想的“知识”,那么我们为何往往不能在一次学习中完全想通,在第一次应用中顺利地付诸实践。
也许,我们所学,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知识”。
它只是一个影子,真实信息的一个失真的影子。
一个关于猫的故事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信息闭塞的岛屿,上面生活着一个村子的人,但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猫。
有一天,从外面来了一伙人,其中只有船长在家养过一只猫,其他船员都曾见过这只猫,但是也没有和猫亲近过。
船长没有把猫带过来,但是他带来了猫的照片,每一张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猫进行拍摄。
船长到达岛上后,把不同的照片分开展示给了不同的村民,并告诉每一个人,这是猫。
大部分村民看完照片就回家了,只有小部分感兴趣的村民很高兴地发现了这一种神奇的生物,并互相交流起了这一物种,但是他们在交流中发现,他们所谈论的猫的特征并不一样。
他们于是向船长申请拿到那些曾单独展示给他们的照片,当他们看到其他照片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其他人描述的特征,也属于猫。
于是这部分村民整合了所有照片对猫进行了彻底的分析,最终信心满满的宣布,他们已经掌握了全部关于猫的知识。
此时,再拿出照片中的一张,放在所有人的面前,再告诉大家一次,这是猫。
对于未参加讨论的村民来说,他头脑中唤起的是之前自己看过的那张照片。
对于已参加了讨论的村民来说,其唤起了其内心通过大量照片整合的对猫的模样的设想。
对于船员来说,其唤起了自己曾经见过的那只猫的真实模样,包括可能的动作
对于船长来说,其唤起的是那只猫,包括样子,包括动作,包括叫声,包括猫毛抚摸时的触感,包括其以前的行为以及这只猫的习性等等。
完全信息与内心信息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把关于猫的全部知识叫做“完全信息”;人对猫的理解,可以称为“内心信息”;因为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所以内心信息是永远小于完全信息的,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因为掌握的知识有多寡之分,内心信息的范围又有所不同。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故事中不同的内心信息:
首先,显而易见,未参加讨论的村民所拥有的信息最少,而养过猫的船长拿到的信息是最多的。
但当船员和已参加过讨论的村民互相交流时,他们发现,两者所谈论的,都有另一方所不了解的,也有另一方认为错误的信息。
因为船员仅仅是见过这只猫,没有细致地去观察细节,所以细节上不如钻研过照片的村民准确;村民只研究过照片,没有见过一只立体的会活动的猫,所以设想的猫的形象和真实情况仍然有些出入。
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
听了村民的研究,船员们回想着以前看到的那只猫的样子,感觉确实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村民也听着船员的叙述,努力去设想猫的形象,虽然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仍不能清晰地猜测出猫的细节的模样。
这里就非常有趣了,我们可以把知识根据来源分成两种,分别是“一手知识”和“二手知识”。那么亲眼看到猫就是一手知识,通过照片了解猫就是“二手知识”。就好像你亲手去打篮球是一手知识,看关于篮球动作讲解的文章是二手知识。
现在,船员们拥有的是关于猫的一手知识,他们通过交流从村民那里拿到了他们总结过的二手知识,于是感觉学到了不少。
而村民呢?他们本身拥有的是二手知识,他们通过整合分析尝试去还原猫的一手知识,这很好,但是仍然是不全面的。
经过交流后,他们发现船员所拥有的一手知识在表达时已变成另一种二手知识,现在他们仍然只拥有二手知识,这让他们可以想象出一只猫的大概模样,但无法想象出一只活灵活现的有动作的猫。
一手是框架,二手是补充
或者换一个例子,甲乙两人一起开始学习打篮球。甲亲自上场打了一个月篮球,乙在家看了一个月关于篮球技术的书。
一月过去了,甲乙一起检验了自己的篮球水平,结果甲远远高出乙的水平,乙也只是比从来没打过球的人稍微好一点。
于是甲乙坐下来一起分享自己这一个月学到了什么,甲听到了乙学到的技巧后感觉豁然开朗,篮球水平一下得到了很大提升;乙听到甲打球的感受,却因为没有摸过球没有相应的感受,并没有收获多少。
综合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会发现:在拥有一手知识的前提下,二手知识才会变得更加有用。反而,如果只拥有二手知识而没有一手知识,其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一手二手信息带来的启示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
一手知识是你拿到的整体的框架,你可以继续去获取一手信息去完善它,也可以此时再获取二手信息来快速补充它。
二手知识是关于细节或者总结的知识,是框架的补充或是框架间互相打通的桥梁,但如果没有一手知识的框架,单纯的二手知识只是一堆不成体系的碎沙,或者是一个勉强直立摇摇欲坠的体系。
所以合理的学习方式便是先获取一手知识的框架,再去学习二手知识的补充。就像先亲手打游戏到一定时间再去学习网上别人总结的游戏技巧,这样才能进步更快。
而很显然,先去学习别人的游戏技巧,却因为没有可以安置二手知识的框架,即使学到了什么,没有结构的知识也容易忘掉,等到真正去学习一手知识时候,之前学到的反而所剩无几,没有什么效果。
投影对内心信息的唤醒
现在,我们再来谈论“投影”。一个人把内心信息付诸于笔头或者口头时变成二手信息时,其信息必然会遭到一次失真。而产出的产物即二手信息,是内心信息的一个投影。
投影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事物的影子,影子可以说是三维物体从某一个角度的二维度表现,而且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影子是不同的,影子自然也无法反应事物的原始所有信息。
但对于产出这个影子的人来说,即使影子不能承载所有信息,但是影子可以唤起产出者内心的信息。即船长拍摄的猫的照片,可以唤起船长所有关于这只猫的经验。
但对于投影的接收者而言,可以唤起的只有其对相似事物的部分经验,即猫的照片只能唤起船员关于猫的少部分信息,而对第一次见到猫照片的村民来说,换不起任何经验,他们得到的经验也只有眼前这张照片。
同时,也可能唤起一些误导信息,比如如果村民误把其与传说中的神兽联系起来,导致信息的失真。
那么,如果我写下一组定义,也就是写下一组对我内心信息的投影,对我来说,它是内心信息的总结,代表着庞大的知识体系。对没有这方面知识的读者来说,它只是少量信息,代表的内容极为有限,而且可能会唤起一些不在产出者考虑范畴之外的东西,导致方向跑偏。
这就面临着一个知识的失真的问题。而这个失真有两个方面:一是缺失,而是误导。
如何避免信息失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我们读到的知识,就是真正的知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知识,不是书面的总结归纳,而是“理解”。
一句归纳总结是无法代替“理解”的,因为其无法直接从你没有的“内心信息”中唤出任何东西,所以,在文章中,我们必须提供逻辑的支持或案例的支持。而案例与逻辑,才是承载着真正知识的土壤,他可以视作一种可以被学习接受的“内心信息”,而读者在接受到这一内心信息后,面对归纳总结,才能唤起真正的知识。同时,案例逻辑也提供了限定的唤起范畴,减少了对其他误导信息的唤起,最大地实现了信息传递失真的可能。
多投影建立模拟的一手框架
那么,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却没有办法接触到第一手信息,又该如何学习呢?
在工程上,我们用三视图来表示对实物的认知,同样,如果确实无法接触到一手信息,我们便可以动用尽可能多的不同人提供的二手信息即投影,通过这些多角度的投影建立对一手信息的模拟。
就像最开始参与讨论的村民一样,在有限的信息中搭建一个尽可能完备的框架,并以此去吸收其他二手信息。虽然无法完全弥补一手信息缺失造成的困境,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知识的欺骗性失真
如果说,内心信息在表达出来时有一次失真的过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刻意的失真,来扭曲别人对我们内心信息质量的判断?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所以世界上才会出现这么一些人,不管说话对象是谁,一说话满口的术语,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无所不知的专家,听众由于对该学科的不了解所以并不能理解其话语的含义,只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而事实上,漫天让人不知所云的术语之下可能掩盖的是毫无思想的内核,而我们却被其所欺骗,使其获得了一个看似光辉的形象。
术语被创造,本是为了学科内部交流之间的便捷性而服务,这是好的。然而当它脱离了内行之间的交流,变成交流双方中有一方不知道或双方都不知道时,就变成了炫耀虚假才识的罪恶工具。
所以,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若一个人来到你面前用看似专业术语和你说话,就要警觉他是否怀着不当的目的。同样,面对和自己学习领域不同的人交流,请务必莫要使用你学科的专用术语,那会使原本平等的对话变得毫无用处,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尴尬与困境。
本文由灼灼所见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