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不約而同都在幾堂課上,都講到巴黎手稿的異化理論。「異化」一直是一個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個概念,覺得在微觀的生活實踐當中很有啟發性。
為什麼我會這樣認為呢?這可以從「異化」這個字說起。
「異化」在比方哲學和社會理論當中,一直是個很被重視的概念,尤其是在德國學術界。哲學不用說,在黑格爾、費爾巴哈那裡,都被當作核心的概念。社會理論方面,比方巴黎手稿就讓「異化」被廣泛關注;近年來,比方法蘭克福學派第四代的偶像級女性健將,柏林洪堡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Rahel Jaeggi在2005年出版的《異化:社會哲學問題的翻新》(Entfremdung: Zur Aktualität eines sozialphilosophischen Problems)(2015年英譯本剛出版)也讓這個概念再度成為社會理論的熱門議題。
雖然一堆可怕的哲學理論家讓「異化」這個字看起來好像很恐怖、很難懂,但其實如果就字面上來看,它也沒那麼複雜。「異化」的德文是Entfremdung,基本的構成是ent+fremd (-ung是名詞形式的「XX化」的意思)。「ent-」這個字首有很多意思,在這裡是「開始變得XXX…」之意。「fremd」則是常見的形容詞,「感到陌生、疏離感」之意。Entfremdung既然加上「ent-」(開始變得……),就表示Entfremdung裡面的fremd(陌生)並不是原本就是陌生的,而是後來才開始變得陌生的。所以,就像德文字典說的,Entfremdung就字面上的原意,意指:「bewirken, dass eine bestehende enge Beziehung aufgelöst wird, fremd machen」或是「sich innerlich von jemandem, etwas entfernen」,亦即「本來是內在的、或是密切關聯的,但開始變得疏離而陌生」。
這個字,在黑格爾那裡被充分賦予了豐富的哲學內涵。雖然黑格爾對「異化」的闡述非常複雜,但在《精神現象學》的導論(Vorrede)當中,確有段清楚簡單的闡述:
科學就是關於意識的經驗的科學;實體和實體的運動都是作為意識的經驗對象而被考察的。意識所知道和理解的,不外乎是它的經驗理的東西;因為意識經驗裡的東西只是精神的實體,即只是作為經驗的自我的對象。但精神所已變成了對象,因為精神就是這種自己變成他物、或變成它自己的對象和揚棄這個他物的運動。而經驗則被認為恰恰就是這個運動,在這個運動當中,直接的東西、沒經驗過的東西,即是說,抽象的東西,無論屬於感性存在的或屬於單純的思想事物的,先將自己予以異化,然後從這個異化中返回自身,這樣,原來沒經驗過的東西才呈現出它的現實性和真理性,才是意識的財產。
([...]Die Wissenschaft dieses Wegs ist Wissenschaft der Erfahrung, die das Bewußtsein macht; die Substanz wird betrachtet, wie sie und ihre Bewegung sein Gegenstand ist. Das Bewußtsein weiß und begreift nichts, als was in seiner Erfahrung ist; denn was in dieser ist, ist nur die geistige Substanz, und zwar als Gegenstand ihres Selbsts. Der Geist wird aber Gegenstand, denn er ist diese Bewegung, sich ein anderes, d.h. Gegenstand seines Selbsts zu werden, und dieses Anderssein aufzuheben. Und die Erfahrung wird eben diese Bewegung genannt, worin das Unmittelbare, das Unerfahrne, d.h. das Abstrakte, es sei des sinnlichen Seins oder des nur gedachten Einfachen, sich entfremdet, und dann aus dieser Entfremdung zu sich zurückgeht, und hiemit itzt erst in seiner Wirklichkeit und Wahrheit dargestellt wie auch Eigentum des Bewußtseins ist.)
(這裡有個小詞彙值得一提,就是「揚棄」(Aufhebung)。Aufhebung這個字很妙,同時是「捨棄」與「抬升」的意思。白話文來說,大略有點「去蕪存菁」的意思。不得不說「揚棄」真是太經典強大的好譯詞了)
黑格爾在這段話說的是科學的認識,意思大概是,科學認識首先是把意識投注到經驗對象上,這是一種異化過程。爾後把這種異化的意識再揚棄回來,便成為意識的真理知識;這個最終階段大概也就是「絕對精神」的階段了。
但很顯然這不單純是指科學的認識。所有的知識學習,也都是這種過程。大家一定都有個經驗:上課聽老師講課,一開始覺得好像在聽神諭,腦袋一團豆腐,彷彿聽課的人是別人而不是自己,自己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感到萬般陌生(異化)。但慢慢不斷反覆琢磨,卻開始發現好像有那麼一點意思(揚棄)。後來突然豁然開朗,發現自己真懂了(絕對精神)。不過,如果總是停留在腦袋豆腐階段,也就是持續處於異化狀態了。
不要說知識或學習這種這麼高尚的事;其實,談戀愛也是同樣的過程。
當愛上一個人的時候,自己總是會把自己的全部投注到對方身上,愛對方愛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對方才是自己全部的世界。這是異化的階段。
慢慢的,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真心,漸漸也願意用對方的感情回應自己的感情。這就是揚棄的階段。
最後,兩個人終於彼此相愛,成為再也分不開的生命共同體,而且自己孤單的生命因為跟對方的結合而感到完整且美好。這就是絕對精神。
只是,有時候兩個人不見得會相愛,而是一個人的單戀。單戀就很可怕了。單戀,意指我愛著對方,所以我把我的全心全意、所有生命都投注在對方身上,對方就是我的世界。但是對方眼中沒有我、對方的世界裡根本沒有我。
也就是說,單戀意指我活在一個沒有我的世界,一個自我消失了的世界;一個絕對異化的世界。
任何的生命過程,都應該把絕對精神當作目的地,而不該把異化當作終點。如果異化了卻無法揚棄,那麼,生命那麼寬廣,就應該大方走向另一段路,不要停在異化。
說了那麼多,我只是想說,咱們不是洋人,所以聖誕節很幸運的不是我們的過年,而更多是一個情人節。所以,有情人的人們,就好好擁抱著你們的情人在寒冷的冬天裡用絕對精神廝磨取暖。而單身狗們,不要讓自己異化了,有愛,就大方大聲跟對方表白。如果失敗了,大不了甩甩鼻涕找下一個更好的人;但成功了,也許這個聖誕節、下個聖誕節,就可以用絕對精神過節。告白,實在沒有什麼損失。
單身狗們,上吧!大家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