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五章:行远自迩
原创: 天马酒仙 酒仙看世界 1周前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和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琴瑟一样和谐。和兄弟关系融洽,其和顺快乐无穷无尽。使你的家庭和睦美满,你的妻儿就会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酒仙曰:
上一章提到要素其位而行,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去追求不切实际的名誉、地位、财富等等。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只是不要好高骛远,梦想一步登天,并不是说不要有远大的理想,不要有一飞冲天的志气。红军长征从江西赣州出发到达陕北,不是一天就到达的,而是经过了十一个省,历时整整一年,冲破敌人重重围堵,艰苦跋涉二万五千里才最后到达陕北的。
古代的读书人进京赶考,一般都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就出发,因为路途遥远需要一步步走到京城才能参加考试。到新疆旅游的时候经过连霍高速(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从伊宁到乌鲁木齐,中途要经过天险果子沟,据导游讲,当年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经过果子沟的时候,需要花费七个月时间。这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路太难走了,现在修了高速公路,有了果子沟大桥,天堑变通途,十几分钟时间就通过了果子沟路段。可见,科技的进步看起来使两地之间的距离似乎变短了。现代的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等,使得古代需要个把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到达的地方变得夕发朝至。其实古代的人也一直在想办法使得出行更快捷、更轻松,当然古代的人使用的主要是畜力,比如骑骡马、赶马车,有时也借助风力和水力如乘船。
但是,不管是古代借助畜力也好,现代借助机械或者电力也罢,虽然能够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却无法缩短路程(忽略隧道功能),无法减低山峰的高度。所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原理无法改变。因为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是一种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也就是一种天道,是必须服从的。
于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虽然都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加快速度,但是都不能期望一步登天。
有一个不知出处但是很多人都熟知的故事,是说有一个人饿了,于是吃了一个烧饼,但是他还是感觉饿,于是又吃了第二个烧饼,但是直到他吃了六个烧饼的时候,他仍然感觉到饥饿,于是他吃了第七个烧饼,可是第七个烧饼刚刚吃了一半的时候,他就感觉已经吃饱了,他很后悔,感觉早知这第七个烧饼能吃饱,就没必要浪费前面的六个烧饼了。大家都感觉那个人很蠢,因为他竟然不知道没有前面六个烧饼,第七个烧饼是吃不饱的。人们都只是把这个故事当做一个笑话,其实现实中类似那个人吃烧饼的道理很多人并不懂,他们往往经常犯类似的错误。
有一位伟人特别善于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他说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地要一块一块的犁。民间也有一句俗语说,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都是阐释的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道理。
凡事都有因果的,不同的因产生不同的果,不同的果会有不同的因。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做事顺利,心情舒畅,其幸福感自然爆棚。但是,如果夫妻不睦、兄弟掣肘、父子反目,做事能够顺利吗?心情能够舒畅吗?如果一家人相处吵吵闹闹,乌烟瘴气,家中的父母长辈能够舒心吗?能够感觉幸福吗?因为夫妻闹离婚而使事业遭受重创,使子女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的情况,难道还少吗?
中庸之道实行起来似乎是很难的,原因是人们很难理解中庸之道的奥义。其实,中庸之道的奥义并不玄妙,反而很简单,很容易理解。需要的只是认真去理解,去思考。
想每天收看更多好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酒仙看世界。或者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加关注
欢迎转载,但请尊重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