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在这个越来越“短”的时代里,寻找一点深度

当我看到《深度工作》这本书的题目时,我马上就意识到我需要看这本书。

原因很简单,我发现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是很难的,要心无旁骛的工作三个小时,要拿一本书看一下午,非常困难,除非是特别紧急的状况才能投入工作,否则的话,通常刚集中注意力几分钟时间,就会想要看手机。

别说工作学习了,就连娱乐也是,一个视频超过5分钟,哪怕是一段娱乐视频,我也很难自然播放到底,通常看十几秒就会往后拖着看,或者干脆关掉。

据说,现在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均长度是50秒。我一点儿都不惊讶,因为超过1分钟的视频,我自己都懒得看。一篇文章最好只有1000多字,如果超过2000字,看起来就会不耐烦。如果是这样的话,又怎么会有人想要看一本20万字的书呢?

当我发现自己变成这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病了。无论如何,我也要回到能够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时候。

但转念一想,好像我从来没有那样的时候……我觉得我身上有一个非常要紧的部分是缺失的。

深度工作(Deep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我缺乏的,乃是一种可称之为“深度工作”的能力。

据说,所有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在瑞士圣加仑(SwisscantonofSt.Gallen),靠近苏黎世湖(LakeZurich)北岸,有一个名为伯林根(Bollingen)的村庄。1922年,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Jung)选择在这里建起居所。最开始他建起一座简单的两层石头房子,将其称作“塔楼”。在一次印度之行中,他发现当地人有在家里开辟冥想屋的习俗,那次旅行之后,他便在自己住所中开辟了一座私人办公室。“在休息室时,我可以独处。”荣格这样评述这个房间,“我随时都带着钥匙;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进入这个房间。”记者曼森·卡里(MasonCurrey)在他的著作《每日仪式》(DailyRituals)中整理了各种关于荣格的材料,重现了这位心理学家在塔楼中的工作习惯。卡里在书中写道,荣格会在早上7点起床,吃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在私人办公室中度过两个小时不被人打扰的写作时间。下午,他通常会冥想或在周围的乡村长时间漫步。塔楼里没有电,因此日光暗去夜色朦胧之时,油灯为亮,壁炉送暖。荣格会在晚上10点上床休息。他说:“从一开始,我就感觉能够在这座塔楼里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恢复。”


如果探究一番远近历史中其他重要人物的生活,你会你会发现深度工作在他们身上是非常普遍的。比如16世纪的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MicheldeMontaigne)早在荣格之前就在远离自己法国城堡石墙的南塔楼区建起了一座私人图书馆,而马克·吐温(MarkTwain)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都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当时他在那里消夏。吐温的书房离主要房屋区太远,以至于他的家人要吹号吸引他的注意力,召唤他去吃饭。历史再向前推移,就可以看到剧作家、导演伍迪·艾伦(WoodyAllen)了。在1969~2013年这44年的时间里,伍迪·艾伦编写并导演了44部电影,获得23项奥斯卡奖提名——对于电影艺术作品而言,这个比例高得惊人。在这段时期里,艾伦一直没有电脑,所有写作都不受电子设备的干扰,而是在一台德国奥林匹亚SM3型号的手动打字机上完成。此外和艾伦一样拒绝使用电脑的还有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Higgs),他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工作,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记者都找不到他。J.K.·罗琳(J.K.Rowling)确实会使用电脑,但是广为人知的是,她在写作《哈利·波特》小说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尽管这段时间恰逢科技迅猛发展,公众人物也多对此趋之若鹜。罗琳手下的工作人员最终还是在2009年秋天用她的名字开设了推特账户,当时她正在写作《偶发空缺》(TheCasualVacancy),开设账户之后的头一年半里,她只发布了一条推特消息:“这是我的实名账户,但恐怕我不会经常发声,因为当前纸笔仍是我的最爱。”当然,深度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人物和厌恶电脑之人。众所周知,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正是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盖茨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InternetTidalWave)备忘录,将微软的注意力转移到一家名为网景通讯(NetscapeCommunications)的新兴公司。另外很具有讽刺性的是,被称作网络朋克作家的尼尔·斯蒂芬森(NealStephenson)参与创造了流行的网络时代概念,我们却几乎无法通过电子通讯的方式联络到他——他的个人网站上没有提供电子邮箱地址,还贴出一篇文章,解释自己故意不使用社交媒体的原因。下面一段话是他曾经对此的解释:“如果我如此安排生活,能够得到很长的、连续的、不受人打扰的时间,我就能写作小说。反之,如果我备受打扰又会怎样?不会有一部传世的小说……而是会有许多封发给个人的电子邮件。”

《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在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许多成功人士曾经有意识的为自己创造大块的时间,并将自己置身于不受打扰的环境中。

这种例子真是深合我心,作为一个作家,我也发现这种环境对创作来说的重要性。近期,我准备饯行这种半闭关式的工作方法,我认为这对我这样一个长期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人来说有极深远的意义。

本书作者认为真正重要的、创造性的工作都是需要深度工作的,没有深度工作就不可能有成果。然而,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等等因素,深度工作成了一种稀缺的能力。

深度工作假设(TheDeepWorkHypothesis):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本书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注意力残留”,可以说印证了我对自己的一些模糊的认识。

勒鲁瓦在2009年发表的一篇题名很有趣的论文“为什么完成工作那么难?”(WhyIsItSoHardtoDoMyWork?)中介绍了一种她称之为“注意力残留”(AttentionResidue)的效应。在这篇论文的前言中她特别提到,其他研究者已经研究过多任务处理对工作表现的影响,但是在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中,一旦级别达到一定高度,通常会按次序完成多项工作:“一项会议结束后开始另一项会议,开始一个项目的某项工作后不久没有任何过渡便开始另外一项工作,这些都是组织生活的一部分。”勒鲁瓦解释道。这项研究发现这种工作策略存在一个问题,当你从某项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你对任务A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但即使你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A,你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勒鲁瓦在实验室中强制进行任务转换,以此研究这种注意力残留对工作表现的影响。比如,在一项实验中,她先请研究对象解一些文字谜题。在某次实验里,她会打断研究对象,要求他们转移到一项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上,此次是阅读简历,做出假定的聘用决定。在其他几次实验里,她请研究对象完成谜题之后再开始新任务。在文字谜题和聘用之间,她会安排一次快速的词汇判断游戏,以此量化第一项任务的残留量。⑥此项实验以及其他类似实验的结果很清晰:“转换任务之后处于注意力残留状态的人,在下一项任务中的表现通常很差而且残留量越大,表现越糟糕。”

每隔10分钟左右瞥一眼收件箱或许看似没有损害,很多人还试图证明这种行为优于时刻保持收件箱开启状态的旧习惯(已经很少有人坚持的一种坏习惯)。但是勒鲁瓦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并不是一种进步。更糟糕的是,看到一些当前无法解决的信息(几乎总是这样),你就被迫回到最初的任务上,但是又有第二项任务留在脑后没有完成。这种未完成任务之间的转换带来的注意力残留对你的表现十分有害。

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边刷微博一边工作?看两眼微博似乎没有什么伤害,还能缓解一下工作中紧张的神经——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你会始终受注意力残留的影响,无法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

然而要撇开微博的诱惑,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的。

的欲望中最普遍的五种包括吃、睡和性,这些都不足为奇。但是前五榜单中还包括“在困难工作中休息一会儿……查看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上上网,听听音乐或是看电视”。

本书提出了四种深度工作哲学:

1、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Philosophy):把自己与会影响深度工作的因素区隔开。

2、双峰哲学(BimodalPhilosophy)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比如,按周划分的话,你可以每周4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同样的,如果按年划分,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很多做学术的人都在夏季或休假期间完成)。

3、节奏哲学(RhythmicPhilosophy)

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换言之,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你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链条法是节奏哲学深度工作日程安排的典型例子,因为这种方法结合了一种简单的启发式调度(每天都要做这项工作)和一种提醒你做这项工作的简单方法:日历上的大红X。

4、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Philosophy)

我将这种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这个名称是对沃尔特·艾萨克森一类记者的认可,他们经过训练可以随时转入到写作模式,因为他们的工作中经常要面对截稿期的催促。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正如我在本准则的开头所述,使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的能力并非自然得来。未经练习,这种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这种习惯同时还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而且将会成功。这种坚定的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基础之上。比如艾萨克森就比一名新手小说家更容易转入写作模式,因为艾萨克森此时已经成为一名受尊重的作家,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写出一部史诗级的传记,也懂得这将成为他职业道路上的一项关键任务。这种自信对于激励艰苦的努力会有很大的作用。

我个人非常倾向于双峰哲学,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就准备这样做了。对我来说最好的工作方式可能就是专门找时间写一本书,做一段时间其他事情,再拿出一段时间写下一本书。

无论采用哪种深度工作哲学,都应该把深度工作“习惯化”。

记者曼森·卡里用了5年的时间编录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习惯(也是通过他整理的资料我才了解到上述两个例子),他总结了这种系统化倾向:有一种很普遍的认识,认为艺术家的工作靠的是灵感——不知从何而来的创意魔法让你灵机一动,灵光一闪,才思泉涌……但是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使大家明白,等待灵感来袭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计划。事实上,我能给出的最好的建议或许就是,任何做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应忽略灵感。在《纽约时报》的同主题专栏中,大卫·布鲁克斯(DavidBrooks)用更坦率的方式总结了这种现状:“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

本书指出,深度工作是有时限的,我们不可能全天候都处于深度工作的状态。

在艾利克森1993年发表的同主题重要论文“刻意练习在专家技能习得中的作用”中,专门有一节用于回顾研究文献中揭示的个人对高认知要求的工作的负载量。艾利克森指出对于新手而言,每天一小时左右的高度专注工作似乎已经是极限了,而对于专家而言,时间可以长达4小时,但基本不能再长了。其中引用的一篇研究文献中记录了柏林艺术大学的一群精英小提琴演奏家的练琴习惯。这项研究发现精英演奏家平均每天在刻意练习状态练琴三个半小时左右,通常分两个独立的时段进行。成就稍逊的演奏家在深度状态下练琴的时间稍短。此项研究结果显示,你每天处于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

安纳斯·特立信(AnersTricsson)及他的同事在关于主动实践的重要论文中就此做了研究。他们发现对于此类实践的新手(特别引用了一个刚开始培养专家级技能的孩子的例子),一天一小时是一个合理的上限。对于熟悉此类活动严酷性的人来说,上限可以达到4个小时,但是很少能持续更久。

从我个人体验来说,一般我集中注意力工作1个多小时就会感觉疲倦,一天之中,最多高效工作3、4小时,可以说是上述理论的佐证。

本书花了大量篇幅讨论社交网络——我也认为这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议题,也即社交网络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要谈论如何高效工作,要谈论如何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社交网络都是绕不过去的。

本书首先论证了社交网络对深度工作巨大的破坏力。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分心状态切换到专注状态,但是正如我所说的,这种想法过于乐观:一旦你适应了分心,你就会迷恋于此。考虑到这个现实,这个策略就是帮助你重新编排大脑,让它的结构更适合长期专注于任务。

国外用的比较多的是ins、Facebook等等,国内则是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这些软件并非只是占用了你的碎片时间——它们还占用了你宝贵的注意力。一旦你分心在这些软件上,你就会迷恋上它们,反复使用它们,无法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这方面,我太有发言权了,我可以刷一天微博,哪怕什么都刷不出来了,还是可以隔几分钟刷一次,期待出现一点新的东西。严重的时候,我不得不戒掉微博,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忘了这状况有多严重的时候,我就会重新点开微博,重复这个无尽的循环。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不在社交软件上分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然而,本书作者不提倡完全戒除社交软件,他认为这陷入了“二元论”之中,简单的把社交软件当成坏的东西,忽略了它们的好处,并且,要完全戒除也不现实。作者提出了一种“限时使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使用网络看作寻求使人分心的刺激。(当然,你可以以专注的深度方式来使用网络,但是对于一个分心成瘾者来说,这是很难的。)同样的,我们暂且认为没有网络的工作是更专注的工作。(当然,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你也会分心,但这种分心通常更容易抵挡。)在这样粗略的分类下,我们的策略如下: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我建议你在自己工作的电脑旁边放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记录你下一次使用网络的时间。直到那个时间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能接触任何与网络相关的东西。

此外,本书还提出了一些让人更能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方法,比如联想。

我觉得这本书提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让我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梳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将饯行深度工作的理论,看看能否有所成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