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想了想有孩子的这几年都发生了什么。一个不确定是不是读来的想法浮现出来说,孩子教给我很多,带给我很多切身的感触体会和成长。孩子的出生也许目的之一就是要对父母进行一遍再教育,让父母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一遍童年的轨迹。
1. 责任。有些事情就像下雨自然要打伞一样,连思考都没得机会。例如:孩子要吃就得喂,要拉就得擦,不会走就得背,背不动那只能抱。做父母的一句牢骚都说不出来,主要是因为一点用都没有。因为没用,所以就默默地背了,背着抱着没有办法就拖着,然后问题被时间消化了。不得不做的事,成年人美其名曰责任。
2. 定义。在有孩子之前,跟老婆吵架经常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可是有了孩子,他都不跟你讲道理,一开始他不会,是没法讲。然后他会说话了,突然发现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好有逻辑,根本没法讲道理。“香蕉不是水果,因为没有水。“那种感觉是直接顿悟,然后仰视。概念,有意思吗?
3. 沟通。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面,沟通几乎从来都是追求简单直接,却永远无法达到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点。孩子不是这样的,他实际上并不重视这回事。想干就干了,不说。说不干就不干了,愿意说反对拿是给你面子。如果你非让他说服你,或者你说服他,互相欺骗就开始了。所以,真正好的沟通是什么?是想说什么就说,无所顾忌。打完架第二天继续一起玩玩具,这是接近无我的境界了。
4.管理。带孩子是一个好玩儿的事情,可孩子一旦开始懂事,感觉就像跟电脑玩游戏一样,那不是孩子而是一个聪明灵活的对手。如果说有什么事是类似的,我能想到的只有大禹治水。那些人的本能就像水必然往低处流一样地不可阻挡,能做的最多只是画个河道让他顺势而流。觉得孩子会听你的几乎是一种幻觉,他顺从的只是自己的身体和习性。
5.学习。 孩子一开始就是模仿,孩子好像是天生就有一种动力,要跟周边的环境交互。不模仿,就没法达成一致性的交流,模仿验证了自己的推测就像是得到了某种激励一样。但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很抗拒,我想了很久,只能猜测说孩子开始是在抗拒被外界环境所安排和推动,他开始不愿意承受丢失一部分主动权的伤害。每当我们在河道上修一座大坝要塑造流向的时候,流向下游的水是不是跟之前一样多呢?那些精力和意愿,是全部顺水而下了吗,不然去了哪里呢?学习这个词是字典定义的,但动力真的是父母老师给的吗?给了多少?
6.孩子。来自哪里又去向哪里?观察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像是看到了记忆中已经模糊了的自己,带着另外一重的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