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毕业前写论文的时候,我们总是磨蹭到快截至时,才把论文改完上交给老师,甚至还有人在答辩前刻仍在修改论文。工作或生活上有个什么事,不紧急,我们总会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拖延的现象。
拖延症官方一点的解释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有拖延症的,所以在做事时会理所当然的拖延,会觉得这是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但是我们真的有拖延症吗?我觉得大部分的人是没有的。一个任务给你一百万,让你马上完成,你肯定不会去拖延。那么造成我们有拖延症错觉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一:错误的时间预判
当我们拿到任务时,会主观的做一个时间的预判,确定自己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去完成这件事。比如写一篇文章,我觉得我只需要花1个小时就能写完。那我就会因此而放松,认为它不会占用我太多时间,我就会拖延到差不多的时间去完成它。但实际上思考怎么写这篇文章都花了我很多时间,再加上编写、修改的时间,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个人预计。当我们做一个稍微长期的计划时,因为不了解完成目标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当制定计划并执行的时候,会因为遇到困难而认为自己的计划无法完成,导致拖延到最后放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定过半年学会一门外语/考过级,但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低估了需要付出的时间,也低估了难度,导致最后更容易半途而废。
二:害怕承担风险与过错
如果我们已知需要做的事情非常难或者有重大意义时,我们会主动的去逃避风险,潜意识认为只要不开始,就不会犯错。比如要写论文,写不好就不能毕业,比如老板给了一个项目,涉及到公司的生死存亡,让你先给出计划书。在面临如此艰巨的任务时,我们往往会刻意的去拖延它开始的时间,直到deadline来临,不得不解决掉它。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书里就明确指出了因为惧怕风险而不敢开始,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其实犯了一个很简单的认知错误。那就是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是直接做对、做好的。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就容易陷入自卑、怀疑自己的状态。
知道“拖延症”原因之后,又要如何解决呢?其实很简单,就是面对现实,诚实的面对自我,接受会犯错会失败的风险。因为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有犯错的风险,不去害怕后果。对待手头的任务,要理智评估时间,可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拖延症的标签,保持积极的心态,从当下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