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元祐更化复旧法
第一节 哲宗立
公元1085年三月初五日,十岁的皇太子赵煦即皇帝位,是为哲宗。这是大宋的第七位皇帝。
哲宗赵煦是神宗赵顼的第六个儿子。原名赵傭,立为皇太子后改名为赵煦。为什么改名?这是个常识问题,实际就是为了避讳。“傭”字是佣的繁体字,赵傭做了皇帝,“傭”字在民间就不能用了,所以改为“煦”,相对而言,傭(佣)字使用更为普遍。
如果读者细心,可以发现另外一个问题。“煦”(音序)没有避神宗赵顼名字中“顼”(音须)字的讳啊!其实,“顼”字在北宋时期并不读“序”,而是读为“玉”,和“煦”字读音并不相同。
神宗共生育了十四个儿子,依次为赵佾、赵僅、赵俊、赵伸、赵僴、赵傭、赵价、赵倜、赵佖、赵伟、赵佶、赵俣、赵似、赵偲。
赵佾、赵僅、赵伸、赵伟四人薨逝时连名字也没有、现有的名字是后来宋微宗追赐的。另外赵俊、赵僴、赵倜、赵价四人虽然取了名字,但也是幼年夭折。到公元1085年,老六赵傭成了老大,皇后向氏又没有生儿子,所以赵煦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帝。
赵煦生于公元1076年十二月七日(阳历为公元1077年1月4日),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赵煦出生时,红光照室,此后他居住的宫内经常有红光,立为太子后,光红似火,耀眼夺目。
唉!作为皇帝,如果没有一点瑞兆写在史书上,不光皇帝忒没面子,史学家可能都不好意思下笔吧?
三月初七日,尊皇太后高氏为太皇太后(因其死后谥号为'宣仁圣烈'后世也称她为'宣仁皇后'、或'宣仁太后'),皇后向氏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也就是后来的钦成皇后)。
神宗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皇后向氏垂帘听政?而是请自己母亲高氏作为太皇太后听政?很明显,向氏虽然是皇后,但不是皇帝赵煦的亲生母亲,而赵煦的亲生母亲朱氏健在,虽然没有皇后封号,可毕竟是皇帝的母亲,如果朱氏不安分,有皇帝这块金字招牌,向氏很难和朱氏抗衡,从而造成政局动荡。因此让哲宗的祖母高氏听政,反而没有掣肘,可以保证政权的稳定。
随后,朝廷任命首相王珪为神宗山陵使。三月二十一日,因为大臣的多次请求,赵煦和太皇太后高氏开始一同听政。
二十六日,朝廷下诏,赐皇叔赵颢、赵頵“参拜不名”的政治待遇。命中外避讳太皇太后父亲高遵甫的讳名。二十七日,宰相王珪进封岐国公,赵颢进封杨王,赵頵进封荆王;皇弟赵佶为遂宁郡王,赵佖为大宁郡王,赵俣为咸宁郡王,赵似为普宁郡王;太师、潞国公文彦博为司徒,济阳郡王曹佾为太保,特进王安石为司空。这些都是新皇帝登基后的“规定动作”了。
宰相蔡确,见太皇太后高氏听政,想向太皇太后高氏邀宠,提出了一个“非常规动作”,建议为太皇太后高氏的伯父高遵裕恢复官职,高遵裕在五路伐夏时犯了错误被赵顼贬官。
高氏反对道:“高遵裕在灵武之战时,让百万官军殒命(这当然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先帝(指赵顼)半夜闻报后,吓得当即起床,环绕御榻而走,整夜不能入睡,经过这次惊吓,身体一直不好,这都是高遵裕引起的祸端,先帝没有诛杀他,已经是万幸了,先先帝尸骨未寒,吾怎么敢顾及私情,而违天下的公议?”
蔡确马屁爪子,一把拍在了马蹄上,呛得满脸通红,讪讪而退!
佐料:钦成朱皇后,开封人,父亲为崔杰,母亲姓李,后来改嫁朱士安,故改姓朱。年幼时被亲戚任氏抚育。大概在公元1068年后,朱氏入宫为御侍,后来晋封为才人、婕妤、昭容、贤妃。
朱氏生育了哲宗及蔡王赵似、徐国公主等,公元1084年正月进位德妃。1085年三月尊为“皇太妃”,按理,皇帝亲母自然是皇太后,因为高氏占据了“太皇太后”的尊位,向氏占了“皇太后”的尊位,朱氏只能屈尊为“皇太妃”了。
公元1088年,太皇太后高氏下诏:春秋大义,“母以子贵”,追寻典故,应该优待。也就是说,要提高朱太妃的政治待遇,于是朱氏的舆盖、仗卫、冠服都和皇后等齐。
公元1093年哲宗亲政后,皇太后向氏再次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改乘车为乘舆;可以由宣德东门进出宫廷;百官上笺称“殿下”,住的的宫殿改名“圣瑞宫”。追赠崔、任、朱三位父亲皆至太师、太保。但朱氏始终没有被尊为皇太后。
哲宗死后,徽宗即位,对朱氏尊礼尤其恭敬。
公元1102年二月,朱氏薨逝,享年五十一岁,徽宗追册她为皇后,上尊谥“钦成”,陪葬神宗的永裕陵。后世称其为“钦成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