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这是每天一篇文章的第33篇。
生活中,我总是羡慕那些非常自律的人。
他们坚持早睡早起,坚持每天运动,坚持合理的饮食……
他们总是能控制住自己,拒绝不良嗜好、垃圾食品和拖延症;
他们情绪稳定,不急不躁,喜怒不形于色;
他们懂得爱人,更懂自爱,为人通达,堪称周围人的良师益友。
我非常希望能够成为他们那样子,这样就能让我少去一些懒惰,可以更加合理的掌控自己的人生,把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不自律,影响的就是自己,从没有想过深层次的原因,我为什么不自律?
今天再次学习《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作者M·斯科特·派克告诉我,我的不自律来自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来自于父母对于我的影响。那同样的,我现在的不自律,也依然会影响着我的孩子,如果我不能改变,我的孩子极有可能是和我一样不自律的人。
那究竟什么是自律?
作者说,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痛苦才会变成我们学到的知识、经验,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克服一关又一关,走向成熟的彼岸。
而懒惰,是人类生而带来,又无处不在的。所以要想变得自律,就得主动去承受挑战懒惰所带来的痛苦。
那为什么说我的不自律会影响到我的孩子呢?
那我们得知道,自律的四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叫做“推迟满足感”。
只顾当下的安逸、快乐而不能对长远未来带来益处,甚至有害的行为,都不是推迟满足感的行为。
为了一时贪财,抢劫伤人,是无法推迟满足感的;孩子贪玩,只想尽快让他们停下,而没有耐心了解他们,只用吼叫或谩骂也是。
而为了减肥瘦身,忍住不吃眼前的巧克力蛋糕是推迟满足感的行为。
为了弹奏出流畅的曲目,每天坚持花时间练习钢琴是。
为了与真正合适的人在一起,放弃暂时安定下来的想法也是。
第二个原则,承担责任。
我们必须面对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过多地为自己包揽责任,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止步不前,这个极端就是患上神经官能症;一概地推卸责任,当然也无助于解决问题,极端就是患上人格失调症。
唯有直面问题,明确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的职责范围,并付诸实践,才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道路。
第三个原则,忠于事实。
要做到忠于事实,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允许别人来检视我们的地图是否过期。
但是当切实地为了对方好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白色谎言的存在。
第四个原则,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是对以上三个原则的备注,保持平衡,意味着建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知道了自律的四个原则,那我们的不自律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一:浪费时间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每天都在浪费自己的时间,长时间的停留在刷微信、微博,看无关紧要的娱乐话题、小视频等等。为什么我们喜欢浪费时间呢?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时间的价值,或者本身就觉得这个时间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我有这点时间,就刷手机,看各种无聊的段子就挺好,因为我们不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价值。
而这种价值感,来自于小时候父母的爱和照顾,当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照顾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缺乏价值感。而父母能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照顾,来源于父母自不自律。不自律的父母,会常常打骂孩子,对孩子大喊大叫,这样的行为就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因为他们希望立竿见影,希望自己喊一声孩子立刻就好了。而有耐心的父母,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一起经历孩子童年时候的痛苦的。
父母没有学会延迟满足感,孩子长大了也基本不会。而能做到推迟满足感,是自律的起点。
例二:承担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症,也就是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也就是把自己承受痛苦看成是罪有应得。
父母是可以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的,我们有成千上万个机会去教育孩子,可是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是勇于承担起父母的责任,还是推卸这个责任呢?
如果你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你就会成为问题。如果你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更加健全、更加成熟的人,你就会把问题带给你的孩子,带给你的家庭。
终于领悟,我的不自律,可能来源于我的家庭,我的父母,但是他们却不自知。但这不能成为我不改变的借口,因为既然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自律会给下一代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么我就应该从自己做起,改变懒惰,积极的面对痛苦,变得越来越自律,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更加成熟。
想到孩子,你有没有更充足的改变动力呢?我是有,也正在慢慢改变的路上……